天天看點

中職會計專業記賬實訓基地建設的探讨

作者:數審

摘要:由于會計專業的崗位特殊,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需要處理某個企業的整個會計核算流程,是以,中職會計專業需要引入記賬公司建立校内生産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專業課程實訓的機會,從原來的模拟教學走向全真的實訓教學,是實作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必備條件。本文從會計專業校外實訓基地的現狀出發,提出了會計專業依托記賬公司建立實訓基地的設想和運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職會計;記賬;實訓基地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是适合當地地方經濟發展的應用性技術人才,在會計專業教學中不僅僅要抓理論教學,而且要通過實踐教學,達到學生做中學、學中悟,增強會計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并使學生在踏入社會後更好的适應會計工作崗位。引入記賬公司并在校内建立生産型實訓基地,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使實訓教學真正的從仿真教學向全真教學轉換。

一、中職會計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實習現狀

(一)專業課程設定缺乏合理性,教學主體地位不突出

目前,會計專業課程缺乏實用性、缺乏針對性強的實訓校本教材,是由于會計專業課程的課時安排、實訓場地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平時教師上課,授課内容無法與實際會計工作中的内容接軌,教師的教學目标主要是考證,然而考證隻需要理論考試,故教師上課很自然的就偏向于基礎的理論教學。除此以外,在課程的設定上,核心課程設定不太明确,課程涉及面較廣,使用的教輔書籍跟不上最新的會計政策和稅法政策,學生學習的财務知識滞後,不能很好的與行業發展相銜接,導緻不少畢業生在就業時無法勝任會計專業相關工作。

(二)校外實習基地形式化,校企合作模式表面化

中職學校為完成相關考核名額,中職會計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都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個人關系,聯系到合作機關,再将合作協定上蓋上機關的公章,學生的實訓一般就走一個流程。企業方考慮到财務工作畢竟與錢息息相關,如果将學生安排在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上存在一定的财務風險,是以,給學生提供知識和技術含金量較低的崗位。這種合作操作層面并不是學生想實習的合作模式,是學校與企業基于完成任務型的表層合作模式,使學生很難掌握一個企業中會計工作的核心内容,幾乎得不到專業技能的鍛煉。

(三)師資隊伍結構單一化,課堂教學模式程式化

會計專業課程性質要求教師需要具備會計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會計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專業課教師是由學生角色直接轉為教師角色,缺少在企業的專業實踐經驗,所學的理論知識沒有得到實踐,那麼,在教學生時,也僅僅将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課堂上的内容無法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上課基本上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連一些專業實訓教學課也以教師講解為主,并以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等簡單的動手操作,導緻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強,隻能應付考證的題目,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中的任務。

二、中職會計專業記賬實訓基地建設的設想

(一)記賬公司在校内建立生産型實訓基地的内涵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引入記賬公司在校内建立生産型實訓基地、進行校企合作,?是因為記賬公司的服務對象有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建築業等不同類型的企業,專業性雖然很強,但經濟業務較為簡單,通常隻有會計核算、各類稅費的納稅申報、工商管理年檢及驗資等日常業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記賬公司規模較小,資金不多,學校可以免費或以優惠價格提供辦公場所、辦公裝置等供對方使用,日常的經營與管理由記賬公司自己完成,學校教師通過記賬公司的教育訓練後可以作為記賬公司的顧問或兼職人員參與其運作,記賬公司為會計的教學實踐提供必要的支援。記賬公司的盈虧與學校無關,學校免費或優惠提供一些人力、物力,記賬公司不僅降低了經營成本,而且還可借助校方的“雙師型”會計教師擴大業務,甚至可以利用跟崗頂崗完成企業基礎工作,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學校可以獲得相關企業的實踐資料、實踐知識、實踐環節等豐富的支援,為學校的實踐性教學提供有效運轉。是以,學校要認真的向記賬公司分析合作的益處,讓記賬公司認可校企合作是一個雙赢模式,為以後的實踐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記障公司在校内建立生産型實訓基地的運作保障

為了保證校企合作機制的長效運作和後續工作的順利展開,校企雙方應各自安排固定人員參與實訓基地管理,一方面,能夠保證學校利用記賬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職業化、企業化的教學環境,安排教師展開實踐性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能夠保證學生跟崗頂崗實習的品質,提升本專業的實務操作技能。學校聘請經驗豐富的财務人員擔任學生跟崗實習指導老師,企業可以聘請學校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兼任财務工作。在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學生逐漸參與記賬業務中的會計一系列核算程式,同時,協助辦理注冊年檢、納稅申報等會計服務,提高就業品質。記賬公司可以從實訓的學生中選取進步較快、接受能力較強、成績較突出的高素質學生聘為員工,省去人才招聘的時間和費用,并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不斷夯實雙方合作的基礎,達到“雙赢”。

(三)記賬公司在校内建立生産型實訓基地的優點

相對于校内仿真模拟的學習情景來說,記賬實訓基地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全真的職業情境,平常實訓過程中,将真實的企業資料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提升學生對企業的認知程度。非常明顯的優勢展現在學生的操作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會計專業教師依據記賬公司真實的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學生配置設定工作任務,以任務為驅動,以團隊合作為主要方式,組織實施課程教學,讓學生逐漸掌握本專業的工作技能,提升綜合職業能力,實作企業實踐與會計教學融合、企業業務及其處理與校内實訓融合、技能考核與課程考核融合,實作了“教、學、做”一體化。

三、中職會計專業記賬實訓基地建設的運轉

利用好記賬實訓平台,需要借助合理的課程設定、優秀的教師團隊、科學的教學方法,實作記賬實訓基地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服務功能。

(一)專業課程設定要與會計崗位相銜接

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理論課程,主要有基礎會計、财務會計、成本會計等,沒有專門設定會計崗位實訓的課程,是以,會計專業實訓課程可以依托實訓基地來進行。中職會計專業課程設定可以與記賬崗位相銜接,可将記賬公司所服務的企業按企業性質、業務規模大小進行分類。剛剛進入角色的初期,學生可以選擇業務簡單的企業,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專業課的教學則選擇相應行業的企業,對于具體發生的經濟業務,可以直接用于教學,也可以直接用于訓練,讓學生更夠很好的勝任會計工作中的每一個工作崗位。利用記賬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将工學結合貫穿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二)精心打造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

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是以,會計專業教師既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有熟練的會計實務操作技能,更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是以,學校要有的放矢,聘請企業專家、行業優秀人員來充實教師隊伍,進而使“雙師型”教師隊伍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從學校層面上要加大教師的培養力度,因為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課堂教學水準直接關系到培養學生的品質。首先,學校需要建立教師教育訓練機制,根據教師的業務能力、業務水準定期選派教師到企業參加會計實際工作崗位的一系列工作,獲得相關的證明及榮譽證書,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其次,加強每年寒暑假江蘇省教育廳或蘇州市教育局組織的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的教育訓練,促使他們成為專業技術強、教學水準高、素質優良的教學中堅力量;第三,鼓勵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社會調查或深入企業兼職,通過接觸去了解會計專業實踐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情況,更加直覺的提高職業實踐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

(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組織教學借助記賬實訓基地進行會計專業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那麼,傳統模式下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已無法适用,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組織教學,這一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墨課等多媒體教學來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進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來完成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了解與掌握,便于學生課後的複習與掌握所學知識。通過對學習資源的擷取、整理和應用,邊學邊做,邊做邊學。教學實踐證明,運用任務驅動法、微課學習等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會計課程的興趣,化難為易,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提高他們在會計實踐能力、自主與協作學習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姜莉莉.如何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J].沖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2).

[2]沈楠.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3(02).

[3]王江洋.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13.

[4]陳文霞.中職會計電算化專業記賬實訓基地建設探究.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2)

作者:沈金芳 機關:吳中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