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作者:木喬天下觀

在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文/木喬

編輯/木喬

前言

“肉身給大家辟謠,毒隐翅蟲不僅可以玩,還可以捏。”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進入六月,又到了毒翅隐蟲活躍的季節,往常科普都忙不過來。

卻有人發視訊“幫隐翅蟲辟謠”。

紅黑色,形似螞蟻,但是長了對翅膀,一般出現在燈光周圍或者樹林中,這種小飛蟲,大名叫毒隐翅蟲。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螞蟻和毒隐翅蟲

對于它,想必大家見過衆多說法。

有的說“咬人極疼”,有的說“爬過就會爛臉”,還有人說它是“行走的硫酸”,甚至“比眼鏡蛇的毒液”都強十幾倍。

雖然有誇大成分,但是危險性不言而喻。

這些飛蟲遍布中國各處,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巴掌下去,就給自己惹上了大麻煩,輕則起水泡,重則爛臉,連出門都沒法出。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可這個部落客就這樣輕飄飄的蹭着科普的熱度,将一個教導大家如何“肆意把玩隐翅蟲”的視訊放到了大衆面前。

這個将近35萬人看過的視訊,到底是如何誤導大家的呢?

重新定義“沒有危險”

部落客自稱是從事科普和自然教育機構的專業人員。

在視訊中,他将一隻毒隐翅蟲放在手上,任由它爬動,稱抓在手上玩完全沒事。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除此之外,他還頻頻引導身邊人用手指按壓毒隐翅蟲頭部或者尾部。

聲稱隻要不拍死,就完全沒有問題。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從視訊可以看出,毒隐翅蟲被按住後,表現激動,并且立起尾部有“蜇人”動作。

但是因為沒有“尾針”,是以似乎沒有造成什麼傷害。

部落客在視訊最後對人們說:“是以我們遇到後,是可以玩的,隻要不去捏死它,是沒有什麼事情的。”

這樣不負責任的話語出自“專業機構人員”口中,忍不住讓我們有些犯懵。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毒隐翅蟲的危害在于咬人或者有沒有尾針嗎?

隻要不去捏死它,就真的什麼事都沒有嗎?

防不勝防的毒蟲,臭名昭著

關于毒隐翅蟲的危險性,我們一直在努力科普。

不少人小時候就對這種蟲子印象深刻,一身黑紅,隻要見過自己身上大多都要留點痕迹。

那時候,我們都以為是被咬的。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敏感體質或者皮膚角質層比較薄的地方被“咬到”,症狀還會格外嚴重。

這就是為什麼毒隐翅蟲會有“咬人賊疼”的标簽。

不過正确的應該是不小心碰到後,沾染了毒翅隐蟲的體液。

被“咬到”還算輕的,大多數時候隻記得一巴掌下去,第二天自己的身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症狀,格外吓人。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比較容易被毒隐翅蟲禍害的人群有三種:

第一是居住在四川,貴州或者廣東廣西這些濕熱地域生活的人們,他們是最慘也最先認識到毒隐翅蟲危害的人群。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因為當地毒隐翅蟲數量太多,幾乎被“無差别攻擊”,各種案例層出不窮。

比如這位廣西的網友:“高中時,教學樓旁邊有一大片農田,每當收割的時節,教室裡就會大量隐翅蟲,校醫務室的綠藥膏賣到脫銷,那段時間全校學生十個有八個的外露皮膚都是紅一塊兒綠一塊兒的。”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還有這位四川的網友:“以前小腿咯吱窩被這玩意腐蝕過,直接黑爛了一塊,真的太恐怖了。”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以及這位廣東網友,稱隐翅蟲為一生的痛。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最恐怖的,就是爛臉。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第二類是學生和孩子,本來他們就對危險的認知不夠,初生牛犢不怕虎,還處于最好奇的年紀。

遇到各種稀奇古怪的飛蟲,大多數學生不僅不會害怕,還會主動伸手逗玩。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遇到普通飛蟲還好,遇到特殊帶毒的,就非常難過了。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一隻隻毒隐翅蟲,為不少人留下了“難以言喻”的童年記憶。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第三種則是最無辜的了,無論認不認識毒隐翅蟲,都躲不過這一襲擊。

因為隐翅蟲實在太小,同時又會飛,他們會出現在家裡的任何地方,并且樓層高也不能阻擋他們的滲入。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很多人都是睡一覺後發現身上有了隐翅蟲毒液腐蝕的傷疤,

一般都是睡覺時不注意壓住了,不論是壓死還是壓傷導緻沾染隐翅蟲體液,都會中招。

這一點真的堪稱無解。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至于隐翅蟲為什麼會出現在卧室或者睡覺的床上,是來吸血的嗎?

并不是這樣。

隐翅蟲嚴格來說,甚至可以算是益蟲,他們以很多有害的昆蟲為食。

但是令人讨厭的是,隐翅蟲自身有非常嚴重的趨光性。

寂靜深夜裡,一個亮着的燈光,以及燈光附近飛舞的各式“食物”,這兩樣對于隐翅蟲來說,堪稱“大自然的饋贈”了。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燈光熄滅後,沒有了光源的隐翅蟲又飛不出卧室,就這樣和我們共處一室。

一不小心,就命喪黃泉,順便給我們留下巨大的傷疤。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同時,趨光性也是造成毒隐翅蟲變成毀容爛臉高手的原因。

疲憊工作一天後,不少人都選擇關燈後摟着手機在被窩進行最後的睡前消遣,昏暗的卧室隻有臉前閃着光亮,是吸引隐翅蟲的主要原因。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而臉上驟然落下一隻飛蟲,又有多少人能沉着冷靜的先開燈。

再照鏡子,看看什麼品種。

然後選擇拍死或者攆走呢?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隐翅蟲體液不是硫酸,而是接觸性毒素

鞘翅科甲蟲類有一萬多屬,可是裡面真正有毒的包含毒翅隐蟲在内,不過20多種。

其中,毒隐翅蟲應該是最接近人們生活的一種。

既不咬人又吃害蟲的它,成年體型也不過1厘米。

可是從它造成的傷害來看,堪比硫酸都說的輕了。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同樣體積的硫酸,落在人身上,和用繡花針沾水點在人身上沒有什麼差別。

但毒隐翅蟲的體液,卻能輕易就能在人身上“腐蝕”起一個巨大的水泡,就算立即沖洗,都效果甚微。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一旦沾染,傷口會有類似灼傷和腐蝕的劇痛。

其次就是發癢,癢到不得不上手去撓,一撓水泡就破,一破就繼續蔓延感染,直至沒完沒了。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毒隐翅蟲造成的傷害,短則一周,長則半個月痊愈。

這是不考慮敏感體質和并發症的理想時間。

不過哪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留下的疤痕徹底消失,最少也得半年。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到底是什麼樣的體液,能這麼毒?

毒隐翅蟲最開始,曾被人稱呼為“硫酸蟲”。

因為根據研究表明,毒隐翅蟲體内的體液酸度pH值為1-2,當時人們都以為捏死它之後的傷口如此恐怖,主要是因為被“硫酸腐蝕”了。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實際上,體液中的強酸并不是造成大面積創傷的主要原因,

除了強酸外,毒隐翅蟲還攜帶了一種強烈接觸性毒素,顧名思義,隻要接觸,就一定會中毒。

毒素由“隐翅蟲毒素、拟隐翅蟲毒素和毒翅隐蟲酮”三種成分組成。

會在表皮組織立即引發由淺入深的急性發炎反應,導緻皮膚細胞水腫,破碎,溶解壞死,最終形成硬币大小的水泡。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至于其他并發症,就要看接觸毒素人員的體質和毅力以及接觸位置的角質層厚度了。

比如一個正常人接觸到毒素後,可能立即就會起一個紐扣大小的水泡。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但也有人例外。

比如這位到四川旅遊的網友,就因為皮厚躲過一劫。

他當時下意識覺得有蟲就拍了一巴掌,之後又疼又燒,趕緊去了醫院,途中還查詢各種資料,把自己吓的夠嗆。

結果一路上再沒出現其他症狀,還被醫生告知:“行醫這麼多年,頭一次見過像你辟這麼厚的!”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不過像這樣的皮厚選手,畢竟是少數。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除此之外,如果真的像開頭視訊中所展示的那樣,輕輕按壓或者把玩,不捏死。

會有什麼結果呢?

毒隐翅蟲确實不咬人,但是在受到刺激或者緻命危險時,他就會釋放毒素。

在這種時候,屬于過敏體質的,基本就已經要中招了。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其次,頻繁逗弄毒隐翅蟲,毒隐翅蟲固然緊張,咱自己就能完全保證把玩過程中不緊張嗎?

一旦用力過度,那就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也不要想着簡單用衛生紙隔開或者仗着衣物遮擋,就把它拍死。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毒液沾染在任何自己身體可能接觸到的地方,都有危險。

接觸性毒素的特點就是,間接接觸也是接觸。

毒液一旦滲透衣服或者紙巾,那和直接和毒隐翅蟲“擊掌”沒有什麼差別的。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是以,“不捏死就無害”完全是不負責任的無稽之談。

隐翅蟲本身就比較小,當它體液滲出時,很難用肉眼在第一時間察覺。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如果有觀衆因為這個視訊降低戒心,導緻受傷甚至引起嚴重過敏。

那這位部落客是否需要負責呢?

整個視訊充斥着“專業人士”的傲慢,也不知道是想炫耀自己的學識和經驗,還是想認真科普幫助大家。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那我們究竟如何來避免被隐翅蟲誤傷呢?

作為非專業人士,遇到昆蟲落在身上,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甩胳膊和拍飛身上的異物,有時候手重直接拍死,也是常有的事兒。

大多數時候,這一技能用來對付蚊子,沒有一點點問題,拍死後甚至覺得自己又造福了世界。

但是遇到“肉體炸彈”毒隐翅蟲時,這一“本能反應”必須控制住。

首先就是“避免殺生”。

千萬不能像這位網友學習:“雖然我受傷了,但是它失去了一條命。”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這樣的極限一換一是完全不可取的,互相放過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發現毒隐翅蟲落到我們身上時,直接上手拍死或者捏走是最差的選擇。

正确方式應該是深吸一口氣,直接将它吹走。

或者用一本書做橋,讓毒隐翅蟲先從自己的身上離開。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至于離開後它的命運如何,就全在我們手中了。

随着毒隐翅蟲危險性的不斷科普,已經有很多人養成了身上落蟲不拍不打的好習慣。

這在夏天将至關重要。

因為昆蟲類帶有毒的還有很多,夏季更是出現頻繁。

比如蛾蠓、蜜蜂、綠刺蛾、蜱蟲等,一不注意,就可能給我們帶來慘痛的傷害。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在這些昆蟲之中,最不起眼的蛾蠓也是一大殺手。

很多人可能将它當做廁所氛圍組,覺得最無害。

但是這個出自下水道的昆蟲,随身攜帶“蠅蛆病”,甚至能通過傷口将卵産在人體裡,并且進行孵化。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這些昆蟲并不是隻在南方地區或者濕熱地區才有。

隻要條件合适,都會滋生,是以大家都必須注意。

而毒隐翅蟲也早已經被發現,全國很多地區都有了。

隻因關燈玩手機,一覺醒來就起泡爛臉,這種小飛蟲,千萬不要碰到

結語

隐翅蟲的可怕,還是在于人們對它的不了解。

夏天又到了,在這個隐翅蟲橫行的季節,希望大家都能多多注意。

3月份到10月份都是它們的活躍季節,如果遇到了一定要記得“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