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鳥哥的Linux私房菜--基礎學習篇》 讀書筆記

############################################

第14 章 Linux賬号管理與ACL權限設定

2015.04.12

############################################

增加賬戶:
$sudo useradd test
設定自己密碼:
$passwd
root設定使用者密碼:
$sudo passwd test
删除使用者:
$sudo userdel test
           

############################################

第15 章 磁盤配額(Quota)與進階檔案系統管理

2015.04.12

############################################

RAID(磁盤陣列)通過一些技術(軟體或硬體)将多個較小的磁盤整合成一個較大的磁盤裝置。

LVM(邏輯卷管理器)将幾個實體的分區(或磁盤)通過軟體組合成為一塊看起來獨立的大磁盤(VG),然後将這塊大磁盤再經過分成為可使用分區(LV),最終就能夠挂載使用了。

############################################

第16 章 例行性工作(crontab)

2015.04.12

############################################

at指令排程單一工作的任務,crontab指令排程循環例行性工作。

############################################

第17 章 程式管理與SELinux初探

2015.04.12

############################################

直接将指令丢到背景執行:在指令後加 &
将目前的工作丢到背景中“暫停”:[ctrl]-z
檢視目前的背景工作狀态:jobs [-lrs]
将背景工作拿到前台來處理::fg %jobnumber
讓工作在背景下的狀态變成運作中;:bg %jobnumber
殺死程序:kill PID or kill %jobnumber
           
程序的檢視:

ps -l         僅檢視自己的bash相關程序
ps aux      檢視系統所有程序
top           動态檢視程序的變化
pstree      檢視程序樹
           

############################################

第18 章 認識系統服務(daemons)

2015.04.12

############################################

/etc/services    這個檔案裡存放常用服務與端口的對應關系,通常不建議修改

############################################

第19 章 認識與分析日志檔案

2015.04.13

############################################

############################################

第20章 啟動流程、子產品管理與Loader

2015.04.11

############################################

系統啟動過程:

  1. 加載BIOS的硬體資訊與進行自我測試,并依據設定取得第一個可啟動的裝置;
  2. 讀取并執行第一個啟動裝置内MBR的boot loader(即是grub,spfdisk等程式);
  3. 依據boot loader的設定加載Kernel,Kernel會開始檢測硬體與加載驅動程式;
  4. 在硬體驅動成功後,Kernel會主動調用init程序,而init會取得run-level資訊;
  5. init執行/etc/rc.d/rc.sysinit檔案來準備軟體執行的操作環境(如網絡、時區等);
  6. init執行run-level的各個服務的啟動(script方式);
  7. init執行/etc/rc.d/rc.local檔案;
  8. init執行終端機模拟程式mingetty來啟動login程序,最後就等待使用者登入。

############################################

第21章 系統設定工具(網絡與列印機)與硬體檢測

2015.04.11

############################################

############################################

第22章 軟體安裝:源碼與Tarball

2015.04.11

############################################

make會在目前的目錄下搜尋Makefile,Makefile裡面則記錄了源碼如何編譯的詳細資訊。make會自動判斷源碼是否經過變動了而自動更新執行檔案。

軟體開發商會寫一個檢測程式來檢測使用者的操作環境,以及該操作環境是否有軟體開發商所需要的其他功能,該檢測程式檢測完畢後,就會自動建立Makefile的規則檔案。通常這個檢測程式的檔案名為configure或者是config。

Linux distribution釋出安裝的軟體大多是在/usr裡面的,而使用者自行安裝的軟體則建議放置在/usr/local裡面,源碼建議放置在/usr/local/src下面。

利用MD5的編碼可以判斷下載下傳的檔案是否為原本廠商所釋出的檔案。

############################################

第23章 軟體安裝:RPM、SRPM與YUM功能

2015.04.11

############################################

############################################

第24章 X Window設定介紹

2015.04.11

############################################

X Server管理硬體,X Client 是應用程式。X Client 應用程式會将所想要呈現的結果通過它所提供的硬體繪制出來。

X -version            //檢視X Server版本
           

############################################

第25章 Linux備份政策

2015.04.11

############################################

增量備份:系統進行完第一次完整備份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比較系統與備份檔案之間的差異,僅備份有差異的檔案,第二次增利備份則與第一次增量備份的資料比較,也是僅備份有差異的資料。

差異備份:與增量備份類似,需要進行第一次的完整備份。差別是差異備份每次的備份都與原始的完整備份比較的結果。

############################################

第26章 Linux 核心編譯與管理

2015.04.11

############################################

核心就是系統上面的一個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