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弦樂流淌廣州藝博院,音樂沙龍紀念馬思聰誕辰109周年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今年是20世紀傑出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音樂教育家馬思聰誕辰109周年。

5月16日,廣州美術館與廣州交響樂團共同舉辦音樂沙龍,以"銘記赤子之心,慶祝家庭國情"紀念馬雲誕辰109周年,以藝術成就演繹、記錄馬雲作品故事的形式紀念中國音樂界的先賢, 和現場音樂欣賞。

弦樂流淌廣州藝博院,音樂沙龍紀念馬思聰誕辰109周年

沙龍場景。

大咖喱齊聚一堂,分享音樂沙龍

音樂沙龍邀請了珠海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何平先生、星海音樂學院作曲副教授陳祥先生與觀衆一起演繹馬雲的藝術成就。2020年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奕娜錄制《馬雲作品》背後的默默無聞的故事,由兩位專家講述。

弦樂流淌廣州藝博院,音樂沙龍紀念馬思聰誕辰109周年

F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現場表演。

為了讓觀衆更深入地感受馬先生的音樂魅力,廣州交響樂團團長張毅和今年成立十周年的"飛翔廣東"弦樂四重奏,演奏了馬雲先生的《F音小提琴協奏曲》(獨奏和弦樂四重奏改編)。現場觀衆陶醉于音樂的魅力。

廣州交響樂團将向廣州美術館贈送音樂專輯《馬思聰收藏》,廣州美術館将歸還音樂收藏《馬思聰收藏》。

2007年出版的《梅森全集》收錄了馬雲的交響曲、協奏曲、舞蹈歌劇、合唱、小提琴音樂作品、生活照片、文章、信件、錄音等。其中,所有音樂作品都收錄在13張CD光牒中。

弦樂流淌廣州藝博院,音樂沙龍紀念馬思聰誕辰109周年

馬思聰的鄉愁。

廣州交響樂團常任指揮景歡創作的《馬思聰合集》音樂專輯于2020年8月完成錄制。曲目包括他的第一交響曲,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鄉愁。著名小提琴家徐玉儀聆聽協奏曲和鄉愁的獨奏曲。

他擁有該國第一個音樂家藝術博物館

共濟會音樂藝術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以音樂家命名的音樂廳,于2002年5月17日正式向公衆開放。博物館收藏了113把小提琴,鋼琴,手稿和他早期使用的物品,包括18個重要的音樂手稿

。博物館還展示了馬雲在北京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修複的學習場景的模型。在展示設計和展覽模式中,以全新的理念,運用場景化、計算機烘焙等技術,融合視聽,讓人仿佛融入了馬思聰的藝術生活,置身于音樂與藝術的奇妙世界。

弦樂流淌廣州藝博院,音樂沙龍紀念馬思聰誕辰109周年

圖像.png

馬雲是最早獲得國際聲譽的中國小提琴家、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之一。他畢生緻力于中西音樂藝術的融合,以精湛的西方音樂功底,精湛的演繹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内涵和文化遺産。

馬思聰是中國小提琴音樂的先驅,憑借出色的演奏和創作,使來自西方的小提琴音樂成為中國音樂,在中國廣為流傳。他也是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先驅之一,推動了中國現代音樂教育體系的建立,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年輕音樂家。

作者:孫玉佳

資料來源:南方報業媒體集團南方+客戶

來源:南方Plus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