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女排要赢回關注度,靠四連勝夠嗎?

中國女排要赢回關注度,靠四連勝夠嗎?

作者:莫小隽

本文字數:3385字

建議閱讀時間:13分鐘

中國女排要赢回關注度,靠四連勝夠嗎?

日本名古屋,世界女排聯賽火熱開打。蔡斌帶領的由新面貌組成的中國女排在和世界勁敵角逐鏖戰,鍛煉新隊伍,打造新體系。目前出征的這支隊伍裡,隻有隊長袁心玥和龔翔宇是裡約奧運冠軍,隊中有9人參加過去年女排世錦賽,其餘都是新的面孔。

四連勝,外界才開始關注女排

四連勝,中國女排成為名古屋站唯一不敗的隊伍。一位新華社資深媒體人用“不知不覺”來形容四連冠的感受。在他看來,當下的這支女排隊伍,樸實,低調,卻讓人眼前一亮。他的形容道出了很多人的感受,現在的這支中國女排不再是神壇之上,光環無數的隊伍。但就是這支隊伍對陣日本時,在第二局落後8分時,都能逆轉取勝,提振士氣,打出隊伍的霸氣和自信,這也是中國女排從來沒丢過的底蘊。

從出征到開打,蔡斌帶領的中國女排之于外界,都有一種“不知不覺”的感受。如果你不是中國女排的鐵粉,你不會知道他們何地啟程,賽程安排怎樣,是否水土不服等等。顯然,對于過往在郎平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打造出這支隊伍不可磨滅也無法取代的神話故事那些年,中國女排的一舉一動都是各路不管是主流媒體還是自媒體關注的焦點。報道角度,内容都力求獨家新穎,媒體會“下血本”跟隊一路追蹤探訪。再看看此次世界女排聯賽的關注度,外界對這項賽事的報道回歸到普通操作,看點亮點賽後統一程式化的操作,讓人看不到過往對女排高密度輸出的報道盛景。

但就是在如此“不知不覺”中,蔡斌打出了他帶隊第二年的“代表作”,将隊伍高攔網、高度與速度發揮出威力,用四連勝為執教打出了氣場。關注度從來都不是求來的,隻有勝利,不斷地勝利才能奠定一支隊伍的底氣。從最開始的低調無聲到現在四連勝,蔡斌起碼給自己和隊伍開了個好頭,也讓埋伏着眼于巴黎奧運會的各家贊助商們看到了出手的希望和動力。畢竟,中國女排還是中國女排,不同于任何其他隊伍有一種國人天然的體育情懷,這也是體育營銷中,最容易打動外界的情感底蘊。

女排關注度下降,因為賽事級别不夠?

中國女排要赢回關注度,靠四連勝夠嗎?

對不是女排鐵粉的人來說,“世界女排聯賽”這個賽事名稱稍顯陌生。畢竟,更多人熟悉的是女排三大賽:奧運會、世錦賽和世界杯。相比于三大賽來說,世界女排聯賽的重要性無法同日而語。但說起這項賽事的前身,可能會讓很多人恍然大悟:創辦于1993年的世界女排大獎賽是國際排聯舉辦的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廣的女子排球商業比賽。2018年時,國際排聯将賽事更新為世界女排聯賽。

雖然論賽事重要性,世界女排聯賽不及三大賽,但對正在經曆成長陣痛的中國女排來說,這項賽事在2023年還是有着特殊的意義。

首先,對在新老交替階段的女排來說,今年最重要的任務除了家門口的亞運會之外,就是能否在9月16—24日開打的巴黎奧運會預選賽上鎖定席位。對這兩項不容有失的重大賽事而言,世界女排聯賽的任務就是鍛煉隊伍,在比賽中找到“蔡家軍”的差距,磨合隊伍,培養默契,為9月的兩項大賽練兵。

其次,世界女排聯賽相較于以往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開始計算世界排名積分。而積分會關系到巴黎奧運分組情況,想在巴黎獲得有利分組席位,要看排名積分和對手糾纏情況,能避開死敵賽程後半段再遇,是任何隊伍都期待的場面。也就是說其實當下中國女排走的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互相牽連的。想要在巴黎站上領獎台甚至複制神話,那就要實力和運氣都有兼顧,畢竟“死裡逃生”的驚天逆轉不是每次都能絕地上演。

沒有郎平+朱婷,女排失去兩大最有價值IP

中國女排要赢回關注度,靠四連勝夠嗎?

中國女排褪去“神話”最直接的原因莫過于郎平的離任。這位功勳教練締造的中國女排的傳奇成了中國體育史上無法複制的一段輝煌過往。從輝煌的高點離開,任何隊伍都要面臨重新爬升的艱難,更何況是這樣一支締結無數國人情懷、事關中國三大球門面的隊伍。

郎平離任後,蔡斌接手。随着“裡約神話”的隊員也由于年歲和傷病等諸多原因相繼轉場退役,留給蔡斌的局面比之以往要困難,這仿佛又回到了中國女排從低谷中開始打天下的那段歲月。考察新人,組建隊伍,磨合陣容,确立打法,疫情過後重新出發的中國女排在不多的時間裡,争取着隊伍成長的機會。

不僅沒有郎平,名古屋還沒有了朱婷,這位中國女排在過去兩屆奧運會上最為倚仗的核心力量。在參加完意大利聯賽後,以“需要更多時間康複手腕、目前體能和傷病的狀态,還不适合國家隊的訓練量以及比賽的激烈程度”為理由沒回到蔡斌的麾下。這意味着從東京奧運會後,這位中國女排的當家球星還沒身披國字号戰袍為國而戰。

沒有了朱婷,中國女排的受關注程度自然掉下去一半。這位幾乎斬獲世界排壇所有榮譽,MVP收割機的第一球星帶給中國女排的能量相當于梅西之于阿根廷男足,C羅和葡萄牙男足。她缺席此次世界女排聯賽,對中國女排來說正負參半。沒有了她,隊伍沒有了赢球的第一利器,年輕隊員也失去了和她的磨合和學習,球隊影響力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語。但也正是朱婷缺席,給年輕的小将更多鍛煉機會,讓她們在大賽中被倚重,豁得出去,光速成長。

朱婷不參賽不等于不為國效力

多重猜想該休止

有關朱婷是否還會為國效力的争議在網上不絕于耳,從她結束意大利聯賽征程後,女排排球圈“泛圈”化的讨論也從未停息。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代表真相,但事實是也許他們其實從未接近過真相。不管是排協,國家隊還是朱婷背後的故事是否會在未來大白于天下,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朱婷的職業素養和愛國情懷,她肯定還有為國效力的時刻。

畢竟,現在的朱婷不是初出茅廬在長身體的小将了,28歲的年齡讓她在多年高強度的征戰中也不可避免地存積下了傷病。她不再是那個即使崴傷腳還能咬牙上場的戰神了,她需要休養,需要給身體緩沖,以維系高水準的職業生涯。是以,放下那些飯圈化的猜疑和争論,給朱婷以時間。

縱然蔡斌打造的新軍讓人眼前一亮,這支隊伍還是需要有定海神針般的人物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向各路對手發出威力超強的炮彈。為國效力9年,227場國家隊正式比賽,貢獻了3483分,這是朱婷過去交出的成績單,她對隊伍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這就是球星獨一無二的價值和影響力。

朱婷商業價值開發有所回落,該如何維系?

在谷愛淩強勢崛起之前,朱婷穩坐中國女子運動員“一姐”之位。《2020年sCSI全球現役體育明星商業價值榜單top20》公布時,朱婷排在第6位,是現役選手中 名次最高的。排在她前面的是C羅、梅西等。看得出,朱婷在彼時中國女排開啟市場化改革後,有着其他任何國内運動員都無法比拟的商業價值,裡約後,東京前,她算得上中國體育新領軍人物。

畢竟,效力于歐洲豪門,巨額職業年薪。從土耳其聯賽開始,朱婷的豪門年薪就随着她女王級的表現水漲船高,第一賽季110萬歐後來至135萬歐。加盟斯坎迪奇女排,對方看中的除了她的球技之外,還有就是她身後廣泛的中國市場。

除了年薪之外,朱婷也效仿姚明當年打NBA有專業的國際化經紀團隊運作。她的意大利經紀人在排球圈是頂級經紀人之一。在女排裡約加冕,締造神話後的幾年間,為朱婷拿下數個高額代言。東京奧運會時,共有30家企業成為隊伍的贊助商,這些贊助商中不少是沖着郎平和朱婷去的。

在朱婷個人一串贊助商中,安德瑪,谷歌,浦發銀行信用卡,汽車之家,佳沃等都算中外品牌中的翹楚。東京過後,女排贊助熱潮褪去,中國女排更換了獨家商務開發機構。而一直在海外征戰的朱婷盡管在賽場上還持續保持高光表現,盡管經紀公司依舊穩定,但有關個人的商業開發距離她和中國女排頂峰時期還是有所回落,雖然這也難逃當下大的經濟背景不景氣的事實。一位體育圈營銷專家表示,朱婷當下的任務就是合理安排,調整好身體,在更需要她的賽場上繼續綻放女王的光彩,“想想姚明職業生涯的後半期,過多的比賽超出了他的身體承受範圍,導緻職業生涯過早結束。而對朱婷來說,她還有繼續職業生涯閃光點的大巴空間,随着中國女排和她自身的成熟,她的商業價值還會在長遠得到開發。”

在2021年,朱婷還向河南當地法院起訴,要求以诽謗罪追究5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賠禮道歉并賠償有關财産損失,看得出充滿戾氣的網絡環境也讓朱婷煩惱不止。在裡約過後的那段黃金時期,朱婷在個人社交平台的商業合作從沒停過,而如今有關她上一次釋出商業合作的内容還要追溯到2021年10月。

維系商業價值的最好辦法還是在賽場,不管是職業賽場還是國家隊。雖然已近職業生涯後半段,但朱婷隻要能在接下來的國家隊比賽中及時健康回歸,讓外界看到她無可取代的地位和表現,在海外征戰市場繼續高光發揮,她個人層面的商業開發還是會有相當的運作空間。

給中國女排以時間,給朱婷以時間。

本文圖檔源于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