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作者:帝哥說史

1959年1月的一天,在河南省焦作市九裡山鋼鐵廠的女工晉菊清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的男朋友周榮慶竟然是周恩來總理的親侄子!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晉菊清

周榮慶也是九裡山鋼鐵廠的一名普通員工,晉菊清已經和他談了半年戀愛。但此前周榮慶從未向晉菊清透露自己的身份,晉菊清在吃驚之餘,又有些生氣,于是便跑去質問周榮慶:“你為什麼不早說你是周總理的侄子?你騙人,俺父母是農民,太不般配,不談了!”

周榮慶連忙解釋說:“周總理是我大伯又如何?我大伯是我大伯,我是我。 我大伯要求嚴,不讓我說我和他的關系。”

周榮慶既然是周恩來的親侄子,怎麼會在鋼鐵廠當一名普通員工呢?這就得從他的身世說起了。

周榮慶的父親周恩溥是周恩來的親弟弟,在1944年底就不幸去世,母親王蘭芳很早就參加革命,在東北打遊擊時負過傷。新中國成立後,王蘭芳因為傷病不能正常上班工作,周恩來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對王蘭芳說:“你不要拿國家的工資了,以後由我來照顧你。”王蘭芳聽從了周恩來的建議,便提前退休了。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周恩溥

此後周恩來每個月從自己的工資裡拿出50元資助王蘭芳,直到王蘭芳去世。周恩來曾專門交代周榮慶:“這50元錢是給你媽媽的,誰也不要用,你們花錢自己掙。”

周榮慶長大後參軍入伍,曾在北京志願軍醫院當宣傳文化幹事。1957年,周榮慶從部隊轉業,周恩來鼓勵他到基層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周榮慶便轉業到河南一家衛校當宣傳文化幹事,母親王蘭芳也跟着他一起來到了河南。

不久以後,周榮慶又調到焦作市九裡山鋼鐵廠,成為了一名普通員工,他在工廠裡一直牢記伯父對他的要求,從不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是以後來晉菊清和周榮慶談戀愛時,隻知道他是從北京來的,并不知道他就是周恩來的侄子。

在周榮慶的印象裡,自己從未因私事去麻煩地方上司,唯一一次例外是母親王蘭芳身體不好,要去北京治病,那時焦作不通火車,要坐汽車到新鄉,再轉火車到北京。但當時王蘭芳已經病得很重,坐不了公共汽車,周榮慶隻好給周恩來打電話求助,周恩來這才讓秘書給當地政府打了電話,安排一輛車把王蘭芳送到了新鄉。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周恩來

當然秘書也沒有向當地政府透露王蘭芳和周恩來的關系,他隻是說王蘭芳是一位老革命,在戰争年代負過傷,現在要到北京去治病,請地方給予幫助。

再說回周榮慶和晉菊清,盡管周榮慶不停地解釋,但晉菊清的氣仍然沒有消,周榮慶沒有辦法,隻好請出母親,王蘭芳向晉菊清解釋說:“好孩子,咋能因為他伯父是總理就吹哩!我們來焦作時,總理一再交待,自己的路自己走,能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要以總理的親屬自居啊!”

晉菊清覺得這番話很有道理,而且經過這半年的接觸,她感覺周榮慶為人謙和,身上沒有一點高幹子弟的架子,是以最終原諒了周榮慶。

1959年5月10日,周榮慶和晉菊清正式結婚,遠在北京的周恩來夫婦得知這個喜訊後非常高興,專門為他們寄去了賀信和禮物。婚後晉菊清育有2子1女。

1968年5月1日,王蘭芳突然對晉菊清說:“菊清啊,你陪我去一趟北京吧,我想你大伯和七媽了。”

晉菊清聽後興奮不已,她和周榮慶結婚9年了,還從來沒有見過伯父伯母呢!周榮慶因為有事不能同去北京,他便找了輛車把母親和妻兒一起送到了新鄉火車站。

由于王蘭芳等人到得晚,沒有買到坐票,上火車以後,晉菊清找了一塊硬紙闆,讓婆婆坐在車廂的接口處,她抱着2歲的小兒子,手拉着8歲的大兒子和6歲的女兒,在車上站了一天一夜,才熬到北京。

5月6日,王蘭芳帶着一家人走進了中南海,鄧穎超早早地迎了出來,她接過晉菊清懷裡的小兒子,親了親說:“多可愛的胖小子啊!”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鄧穎超和晉菊清

鄧穎超和藹的笑容讓晉菊清放松了不少,在随後的交談中,鄧穎超拉住晉菊清的手,親熱地說:“我也是河南人,咱倆還是老鄉呢!”原來鄧穎超是河南省光山縣人,這樣晉菊清就成了周氏家族中的第二位河南媳婦。

中午12點左右,周恩來回來了,他熱情地對晉菊清說:“你可是咱家第一個勞工階級,又是農民的女兒,我還得向你學習呢!”

晉菊清聽後激動地說:“伯伯,我向您學習!”

中午吃飯時,周恩來問晉菊清:“幾個孩子幾歲了?都叫什麼名字?”

晉菊清說:“老大是1960年3月29日出生的,正趕上您通路印度,取名周中印;老二1962年12月20日出生,是女孩,當時婆婆夢見了茉莉花開,取名周小莉;老三1966年出生,您通路越南,就取名周中越。”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周恩來和家人一起吃飯

周恩來聽後樂了,他對鄧穎超說:“這名字起的不太好。”鄧穎超想了想說:“那就給孩子改個名吧,從大到小依次叫周志勇、周志紅、周志軍。”

從此以後,幾個孩子就按鄧穎超說的改名了,不過一段時間以後,晉菊清覺得女兒“周志紅”的名字有些不妥,便改回“周小莉”了。

60年代末,有人見周榮慶為人耿直,想整他,便給他扣了一個“反對周總理”的帽子,并把他關了起來。周榮慶被關後,仍沒有說出他和周恩來之間的關系。

晉菊清急了,找到那些人說:“老周是周總理的侄子,怎麼會反對總理呢?”

那些人卻嘲諷晉菊清說:“我看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竟敢攀周總理為伯父!”

晉菊清隻好回家拿出周榮慶與周恩來夫婦的合影,那些人才知道她說的是真的,最後放了周榮慶。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1976年1月8日,周榮慶一家正在吃飯,突然接到了鄧穎超的電報:

總理逝世,在京的親屬參加葬禮,在外地的親屬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不要來北京,這是總理的安排。

晉菊清看完電報後放聲大哭,她吵着要去北京見伯伯最後一面。周榮慶把着門,流着淚說:“既然伯伯和七媽不讓去,那咱就得聽他們的話,免得讓七媽再生氣。”

最終周榮慶一家沒有去北京,不久以後,鄧穎超托人給他們捎來了周恩來生前穿過的一件襯衣、住院期間枕過的一個枕頭套和穿過的一條内褲,鄧穎超還留言說:伯伯不在了,讓你們睹物思人,化悲痛為力量,不要做對不起伯伯的事。

1992年對晉菊清來說,又是一個悲傷的年份。這年1月15日,周榮慶不幸病逝,享年63歲;7月11日,鄧穎超與世長辭,晉菊清從廣播中聽到了噩耗,她帶着3個孩子去北京送了七媽最後一程。不久以後,晉菊清和其他親屬一起乘軍艦,把七媽的骨灰撒向海河……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周榮慶之墓

晉菊清的3個孩子長大成人後,隻有周志勇有正式工作,這也全是靠他自己打拼出來的,周志勇早年參軍入伍,退伍後到焦作市城管支隊工作,在一線整整幹了20年,直到2010年才被提升為科級幹部。周志勇的弟弟、妹妹、弟媳、妹夫均沒工作,靠做些小生意、打工維持生活,但他們從不打着周恩來親屬的旗号,去找政府提要求。

1989年,晉菊清正式退休,她退休後為了補貼家用,找了一份在市政府家屬院看管自行車的活兒,每月能多收入150元。家屬院的人聽說晉菊清是周恩來的侄媳婦後,都表示不相信:“周總理的侄媳婦能看自行車?騙人的吧?她一定是冒充的!”

晉菊清聽後卻笑着說:“我覺得看自行車沒啥丢人的,我不偷不搶,自食其力,心裡感到踏實。再說,我本來就是農民的孩子,由于跟了老周,才有了這個當總理的伯伯!”

1959年,一女工得知男友是周總理侄子後,提出分手:俺父母是農民

晚年的晉菊清(左一)

作者簡介:帝哥,一位90後上班族,專職寫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體平台發表多篇10萬+的爆文。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搜尋關注我的公衆号“帝哥說史”,一起探讨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