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TCP/UDP,動态路由,RIP/OSPF/BGP簡述

1、TCP/UDP的差別:

TCP相對UDP相對安全;但傳輸效率慢

2、什麼是靜态路由

靜态路由就是必須手工配置,無法适應網絡拓撲變化,變化一次就得

修改一次

什麼是動态路由

路由器自動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自動調整

當網絡中節點和節點間的鍊路發生故障,或存在其它可用路由時,動态路由

可以自行選擇最佳的可用路徑并繼續轉發封包。

檢視路由表最長比對原則:

看子網路遮罩

3、RIP

RIPv1/2都是小型網絡下使用的動态路由,路由器之間開啟rip程序

周期的通告鄰居的路由,保證明時更新拓撲變化,是一種基于傳聞的路由機制,也就是距離矢量協定,按條數的大小來選擇路徑。

但是由于RIP的TTL隻有15跳,16跳不可達,所有就限制了網絡的規模。

AD=120

4、OSPF

OSPF就可以适應中大型的網絡,也是動态路由,是鍊路狀态協定,對于同一個區域每個鄰居的鍊路狀态資料庫都是一樣。分為多個區域,結構也是骨幹-分支結構,非骨幹通過骨幹區域通信。AD=11

5、BGP

可以在長時間内穩定的傳輸。大量的路由條目,可以賦予路由條目衆多屬性,實作路由條目的靈活控制

有的時候将其稱之“路由矢量”,同樣存在自動彙總,但是可以人工關閉,因為BGP協定傳輸理由時,是有子網路遮罩的

BGP的主旨是提供一種域間路由選擇系統,確定自主系統隻能夠無環的交換路由選擇資訊,

BGP路由器交換有關前往目标網絡的路徑資訊。

BGP是一種基于政策的路由選擇協定,BGP在确定最佳路徑是考慮的不是速度,而是讓AS能夠根據多種BGP屬性來控制資料流的傳輸。

6、浮動路由

原理:

路由表的 管理距離越低,優先級越高。浮動路由,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将 動态路由的 管理距離優先級修改為低,手動添加的 靜态路由優先級修改為高。當 動态路由出現問題時,原有的路由會失效, 路由器會自動選擇 靜态路由,保證網絡不中斷,實作 備援備份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13505138/206350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