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王思雪 編輯|過江鲫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管理費用包括管理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公司一級折舊費、修理費、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産和遞延資産攤銷費及其他管理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土地使用稅等)。
2022年,A股計算機行業(申萬一級行業)331家上市公司共實作管理費用超598.62億元。
在這其中,管理費用最高的10家公司為海康威視(26.42億元)、納思達(20.48億元)、軟通動力(14.59億元)、同方股份(12.73億元)、廣聯達(12.29億元)、科大訊飛(12.27億元)、大華股份(11.44億元)、用友網絡(11.17億元)、航天資訊(10.37億元)、紫光股份(9.64億元)。
上述公司中,并非所有管理費用的提升都帶來了公司效益的增長。有4家公司2022年歸母淨利潤增長率為負,分别為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大華股份和用友網絡。
将選取範圍進一步擴大,計算機行業331家标的公司中有201家公司當年歸母淨利潤增長率為負,占所有總量的超過60%。
若對當年管理費用超過5億元且淨利潤增長率為負的公司,按照管理費用增長率進行排序,則博彥科技、恒生電子遙遙領先,以41.2%和27.7%的幅度超越了海康威視及其餘公司。
如果管理費用增加,會導緻公司淨利潤下降,進而影響公司的所有者權益。這暗示着這些公司需要更加有效地控制其管理費用,以提高其淨利潤和經營績效。
結合上述公司2023年一季度業績情況,我們認為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大華股份、用友網絡、博彥科技5家公司管理績效較差,值得重點關注。
1
海康威視管理費用最高
在計算機行業管理費用最高的公司中海康威視的2022年年度管理費用最高,達到了26.42億元,增幅高達24%。
公司稱,管理費用的大幅增長是随公司業務規模擴張及人員增長而相應增長。
2022年,海康威視淨利潤下滑了23.59%,僅為128.37億元,尚不及2020年水準。
這也意味着業務規模的擴張并沒有在業績水準上給予公司良好的回報。海康威視沒有對外詳細說明職工薪酬在管理費用中所占比重,以及這一數字增加對整個管理費用增加的貢獻。實際上,把員工薪酬完全混同于“管理費用”令真正的“管理績效”變得無從判斷。
從資料上來看,當期公司的職工薪酬确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長。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業績仍然繼續大幅下降,增長率為-21.69%。
海康威視近年一直受困美國的“制裁”影響,2019年美國政府将海康威視等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2023年3月28日,美國商務部又将5家中國實體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絕大多數為海康威視的子公司。
公司主營業務受限同時,海康威視努力推進其“1+N”的分拆上市規劃。其中,螢石網絡已在2022年12月28日登陸科創闆,海康機器人創業闆IPO已進入券商輔導階段。
2
科大訊飛業績進一步惡化
2022年,科大訊飛以12.27億元的管理費用,僅創造了5.61億元的淨利潤,業績同比下滑63.94%。
淨利下降的同時管理費用上漲11.35%,公司對外沒有說明管理費用上漲原因。
具體來看,主要是員工薪酬和外包服務費上漲較多。其中,董事長劉慶峰考慮到公司發展階段,為獎勵優秀員工,主動下調了當年的薪酬,2022年實際領取390萬元。
2023年一季度,科大訊飛業績進一步下降,實作營業收入28.88億元,同比下降17.64%;歸母淨利潤-5.8億元,同比下降152.26%。
科大訊飛表示,虧損是由于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特殊的社會經濟客觀環境,當期無法推進項目程序和合同簽署等工作,随後又面臨春節假期,較多大項目在一季度的簽單、實施、傳遞、驗收等工作程序出現了延遲,影響了收入的實作進度。
5月6日,科大訊飛釋出了“星火認知大模型”,但随後陷入“套殼GPT”傳聞;近期,有百度AI文心一言的使用者使用AI撰寫的文章稱,科大訊飛被曝涉嫌大量采集使用者隐私資料,并将其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導緻科大訊飛股價暴跌。對此,科大訊飛稱傳聞不實。
3
大華股份年度業績大降,高管職務調整,今年Q1有所恢複
去年,安防雙雄2022年業績都不如意。2022年,海康威視增收不增利;“千年老二”大華股份營收淨利雙降,2022年實作營收305.65億元,同比下降6.91%,實作淨利潤22.62億元,同比下降33.70%。
同期,管理費用增加19.78%,達11.44億元。年報中未披露管理費用增加原因,報表顯示,公司管理費用增加主要在人工成本、折舊費及資産攤銷以及行政辦公費用上。
2022年12月,大華股份張興明辭去執行總裁等職務、江小來辭去進階副總裁,他們不再擔任大華任何職務,并将分别擔任大華旗下子公司華睿科技董事長及總裁、華感科技執行董事。同時,原大華進階副總裁及海外營銷中心總裁趙宇甯接替張興明,擔任公司執行總裁。
今年一季度,大華股份的财務狀況有所改善,營收同比增長2.87%至60.16億元,淨利潤增長43.20%至4.93億元。
4
用友網絡單季度最大虧損
盡管用友網絡2022年淨利下降非常明顯,達到了-69.03%,但公司的管理費用仍然增長4.29%。
今年一季度,用友網絡去年勉強維持住的盈利局面被打破,虧損3.97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4.96億元,創下2001年5月上市以來最大單季虧損。
同期,用友網絡的收入同比增長15.3%,達到14.75億元。
用友網絡在回答我們的疑問時強調,2023年一季度管理費用同比增加3.01%,增長率較低,對公司淨利潤下降影響不大。
用友網絡表示,公司持續的戰略投入盡管對當期利潤業績有一定影響,特别是研發投入對業績釋放具有一定的滞後性,但公司産品的全面創新突破、公司人員結構優化與進階人才的引進,為公司業績的未來增長打下了關鍵基礎。
用友網絡在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中對淨利潤下降的原因解釋說,為搶抓企業數智化與信創國産化的曆史性發展機遇,公司戰略導向,繼續堅定、積極地加大研發等方面的投入,戰略性優化人員結構,繼續加快引進進階人才。
5
博彥科技管理費用增長率最高
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軟體與資訊技術服務商,主要業務涵蓋産品及解決方案、研發工程和IT營運維護。
2022年,公司2022年全年營業收入為64.79億元,同比增長17.11%;歸母淨利潤為3.09億元,同比下降23.45%。
令人驚訝的是,博彥科技的管理費用同比增加了2億、增幅41.2%,遠高于營業收入、淨利潤增幅,管理費用增加占全年利潤2/3。
公司稱,主要是業務擴充增加管理投入及本年度開始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所緻。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到,2022年,公司在職工薪酬、差旅交通、中介機構服務費以及股權激勵費用上全面提升。
睿藍财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睿藍資本(ID:realan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