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藍領用工招聘平台的數字化建設思路

藍領用工行業在近幾年迎來了轉型更新,那麼在這樣的環境和趨勢下,藍領用工招聘平台可以從哪些次元加快數字化建設程序?在本篇文章裡,作者嘗試梳理并總結了藍領用工招聘平台的數字化建設思路,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方案總結吧。
藍領用工招聘平台的數字化建設思路

一、藍領用工行業轉型更新

藍領用工行業,即指那些以技能為基礎的勞動力市場,主要涉及制造業、建築業和物流等行業。

最近幾年,國家産業化結構更新,市場經濟體制競争加劇,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消費者對産品和服務标準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企業對各個生産環節精益生産,更迫使藍領用工行業進一步轉型更新。

藍領用工招聘平台更是加速了數字化建設的程序。

二、藍領用工行業待提升事項

1. 用工企業

  • 周期性招工難(如季節性爆單需求);
  • 用工招聘降本增效;
  • 用工規範管理;
  • 服務品質傳遞。

2. 用工個人

  • 藍領零工群體服務不規範的滿意度;
  • 藍領零工群體服務收費未标準化。

3. 藍領勞工

4. 招聘平台

  • “勞工—崗位”比對精準度、畫像體系、評分回報體系;
  • 訂單全流程管控;
  • 勞工維權支援;
  • 勞工技能教育訓練提升服務;
  • 變現方式單一;
  • 招聘垂類拓寬。

三、藍領用工招聘平台數字化建設方案

1. 建設方向

藍領用工現階段,更高水準的數字化技能服務傳遞成為行業共識,用工個人、用工企業不再滿足于招聘平台對于用工資訊的展示和撮合,精準化、個性化的用工服務端到端傳遞成為了招聘平台新的發展趨勢。其中的底層支撐,就是基于全流程數字化服務管控體系。

2. 建設思路——招聘平台用工全流程數字化服務管控體系

1)整體架構

藍領用工招聘平台的數字化建設思路

2)用工前

① 資料完善

藍領勞工相較于白領勞工,他們可能不善于通過文字描述自身的技能特點,而招聘平台對于“勞工-企業”用工撮合的精準比對又強烈依賴于資料,故第一步就是資料完善。涉及勞工、企業兩方面。

A. 勞工資料完善

前期,招聘平台的需要大量的地推營運人員去招聘會、工地等場所,地推收集相關勞工的年齡、擅長工種等資訊,可以當場回報一瓶水或者一頓簡餐,同時拉入招聘平台私域微信群,即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為後續的持續資訊完善、用工營運、比對轉化做鋪墊。

此類的相關資料,偏向于勞工的主觀描述,可能出現描述不完善、或者描述不準确的情況,後續應跟進勞工參工情況,持續豐富完善。

B. 企業資料完善

對于企業,其相關使用者需求資料可以通過其官網資訊、招聘平台釋出需求、HR溝通對接了解。

此類的相關資料,較勞工,會更完善、準确。

招聘平台同時應關注企業資質等資訊,防止信譽差的企業坑騙勞工用工。

② 崗前教育訓練

大量潛在用工勞工可能存在技能數量單一或者及技能不夠精通等問題,招聘平台可基于自身相關優勢,考慮崗前教育訓練。

A. 線上直播教育訓練

大多數勞工在業餘時間中,都有刷抖音、快手的習慣,招聘平台可以借助抖音、快手兩大流量平台的勢能,開通線上直播教育訓練,提升勞工技能。直播的同時,可以互動答疑,同時拉新引流到私域。

B. APP/小程式日常教育訓練

招聘平台的APP/小程式,可以放置各個工種的教育訓練教程,友善勞工日常觀看學習。此方式做好勞工在浏覽招聘資訊場景之外的留存。

C. 線下大規模集體教育訓練

招聘平台可依據某地域的勞工教育訓練意向,不定期開展線下大規模集體教育訓練。由技能專家面授行業先進技能,提升招聘平台自身在某地域的品牌影響力。

③ 招聘平台商業化

可依據勞工的技能需求規模、投入産出比等因素,再考慮是否開設付費的深度定制化的技能提升課程。

3)用工撮合比對

① 撮合比對——推薦系統

參考業界的求職招聘平台,對于用工撮合比對環節,推薦系統通常是最有力的武器。

推薦系統的三要素資料、算法、算力,對于招聘平台最要緊的應是資料,即用工前環節勞工、企業的相關資料收集。

對于算法,在招聘平台前期使用者互動資料不多的情況下,複雜的深度學習算法不建議使用;而是建議先建立勞工、企業的相關使用者畫像,通過畫像比對規則作為推薦系統的政策,同時提升撮合比對的可解釋性。平台中後期使用者随着使用者互動資料增多,可以嘗試在AB測試的前提下,逐漸試用機器學習算法、深度學習算法。

② 撮合比對——搜尋系統

搜尋是勞工、企業在招聘平台求職的另一大武器,對于勞工,可能無法描述準确描述自身求職意向,是以平台應做好搜尋提示、搜尋填充、分類搜尋等輔助功能,友善勞工、企業在搜尋場景下的撮合比對。

③ 模闆化文字履歷

勞工在招聘平台通常不會像白領求職那樣送出個人履歷,是以在勞工求職送出資訊時,應降低勞工送出履歷的門檻,即提供模闆化文字履歷,讓勞工更便捷的送出自身技能、過往經曆、求職意向的等資訊。

④ 短視訊

關于短視訊,其實對于招聘平台、勞工、企業都有相關的要求。

A. 招聘平台

招聘平台可在抖音、快手兩大流量平台釋出之前招聘的成功案例,把勞工、企業往自身的私域引流。

B. 勞工

勞工可以在招聘平台上釋出日常的作業短視訊、圖文等資訊,作為自身作品集。

友善招聘平台分析其自身技能特點、沉澱勞工畫像資料;也友善企業更直覺的了解勞工技能特點。

C. 企業

企業可以可以在招聘平台上釋出招工短視訊、圖文等資訊,涉及工作場地、工作待遇、以往順利傳遞回報等内容。

友善招聘平台分析企業畫像資料;也友善勞工了解該企業的未來工作情況,進一步提升撮合比對率。

⑤ 直播

業界已有直播招聘的例子,借助抖音、快手的大流量、精準客戶比對的特性,招聘平台可嘗試進行直播招聘,相較于傳統招聘的圖文履歷送出、撮合比對、溝通、面試環節,可以更加短平快的形式、大流量、精準分發的特點,提升招聘效率。

在商務層面上,可能涉及招聘平台與抖音、快手流量平台的精準人群流量采買。

⑥ 招聘平台商業化

按照提升勞工、企業用工撮合比對效率的不同層級,是招聘平台該環節商業化考慮的重點。

可依據不同時期的雙邊供需關系,對數量少的單邊群體加大引流和免費服務;數量多或者需求緊急的單邊群體采取單次付費或者會員收費的方式,不同級别群體有不同的優先比對級别,比如推薦優先級、搶單機制、競價排名機制,達到“勞工-企業-招聘平台”的全局利益最優。

4)用工中

① 用工合同簽訂

藍領用工場景下,很多時候勞工和企業都沒有簽訂用工合同,包括工資結算詳情、社保、五險一金等資訊,導緻後續後續維權保障沒有依據。

是以招聘平台可在使用者合同簽訂環節背書,規範化用工合同簽訂,保障勞工、企業雙方合法權益。

② 每日工作打卡證明

招聘平台可提供水印相機的功能,讓勞工在每日開工前、完工後拍照打卡。即是後續維權的證明,也是平台豐富勞工畫像資訊的管道。

③ 賠付維權

該環節涉及到勞工作業受傷賠付或者企業受損賠付,相關賠付鑒定可能涉及到司法機構。企業通常有自己的法務團隊,招聘平台可協助勞工,對接律師等法務人員,協助維權。

④ 品質傳遞标準

由于藍領工作的特殊性,目前行業内沒有相關的品質傳遞标準。招聘平台是否在能力範圍的前提下,聯合企業、勞工代表,共同制定不同工種的作業品質傳遞标準,為後續的品質傳遞評估提供參考依據。

⑤ 招聘平台商業化

驅動用工作業環節的高品質傳遞,是招聘平台可考慮的商業化思路。

招聘平台不僅提供雙邊資訊撮合,更深入到輔助作業傳遞,可給到勞工、企業的用工、作業的确定性,提升招聘平台的影響力,可對于新使用者的拉新、老使用者的留存、會員付費使用者的轉化等各環節均起到正向推動作用。

5)用工後

① 工資結算

工資結算以來于前期用工合同的簽訂和品質傳遞的評判,招聘平台可依據具體情況,合理合法的參與相關環節。

② 用工作業評價

涉及到雙方互評,好評導緻勞工、企業自身積分提升、差評導緻積分下降。不同積分,即對應招聘平台的招聘服務權重,如優先比對推薦、會員服務更新等。

對比用工前的勞工、企業資料收集,此項即為用工後的勞工、企業資料資料完善。前者偏主觀、後者偏客觀,後者的重要性更甚。招聘平台應更加重視,并推動此項資料的收集,對于招聘平台自身使用者畫像資料精準度、行業用工風氣的提升皆有好處。

③ 招聘平台商業化

協助勞工、企業用工後的工資結算、傳遞品質、雙方維權,是招聘平台的可考慮的商業化的思路。

此項涉及司法,招聘平台主要是為各方提供助力,彰顯平台的影響力和責任心,對于平台的品牌有益,具體的參與程度還應該依據自身情況來判斷。

6)用工全流程支撐

上述用工各環節,全流程數字化記錄、把控、透明化管理,數字化閉環驅動業務流程标準化、最優化。

3. 招聘平台後續發展

當招聘平台在某一行業如建築行業建立了深度的用工全流程數字化服務管控體系後,後續可将垂直業務服務向其它行業如快遞、外賣、物流等行業拓展,不同藍領用工行業雖業務領域知識有差別,但是底層的用工全流程數字化服務管控體系都是适用的。

本文由 @賈歌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