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講IPv4的位址格式

作者:PPT速成寶典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網際網路通信協定的第四個版本,也是最早被廣泛采用和部署的版本,被視為網際網路的基石。IPv4采用32位二進制的位址表示方法,提供了大約43億個可用位址。然而,随着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量的急劇增加,這個位址空間已經逐漸不足以滿足需求,這就催生了IPv6的出現。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講IPv4的位址格式

IPv4位址使用了一種稱為"點分十進制"的表示方法,例如内網位址"192.168.35.62"。這個位址由四個十進制數值組成,每個數值的取值範圍是0到255,對應着8位二進制。是以,"點分十進制"的表示方法總共有32位,由四個位元組(Byte)組成。

為了更好地管理IP位址,IPv4根據第一個位元組(Byte)将位址分為了不同的類别,包括A類、B類、C類、D類和E類位址。每個類别對應的位址範圍有所不同。其中,A類位址段為0127,B類位址段為128191,C類位址段為192223,D類位址段為224239,E類位址段為240~254。需要注意的是,以10、172和192開頭的位址是私有IPv4位址,一般用于組織、家庭等區域網路中。

私有IPv4位址在内部網絡中使用,通常被網絡位址轉換(NAT)技術映射到公共IPv4位址,以實作内網與外網的通信。NAT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IPv4位址耗盡的問題,并提供了更高效的位址使用率。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講IPv4的位址格式

然而,由于IPv4位址的有限性,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被提出來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協定。IPv6采用128位二進制位址表示,提供了更廣闊的位址空間,可以滿足未來網際網路發展的需求。IPv6還引入了其他改進,如更好的安全性、更強大的支援移動裝置和更好的網絡性能等。盡管IPv6已經存在并逐漸被部署,但由于IPv4裝置的廣泛使用和部署,IPv4與IPv6之間的過渡和相容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講IPv4的位址格式

總結而言,IPv4是網際網路通信協定的第四個版本,使用32位二進制位址表示。它為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但由于位址空間有限,導緻了IPv6的出現。IPv4位址通過"點分十進制"表示方法進行管理,而不同的位址類别根據第一個位元組進行劃分。IPv4位址的私有範圍被廣泛應用于内部網絡,并通過NAT技術映射到公共IPv4位址。然而,IPv6作為下一代協定,提供了更廣闊的位址空間和其他改進,為未來網際網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