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密貨币交易所路在何方?

  • 加密交易所從無到有,很快就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
  • 交易所的成熟過程使其成為該領域的 "食物鍊頂端"的存在。
  • 近期的趨勢包括通過招聘和監管定位實作專業化,以及通過适當增減産品線優化政策。
  • 然而,加密交易所還存在着懸而未決的問題,無法保證其成熟度足以滿足與傳統金融和科技公司的獨立性。

概述

State of the Network 主要關注加密行業的網絡和市場資料的發生。在本期中,我們放大一點,讨論建立在這些去中心化協定之上的交易所的商業趨勢和政策。

從2008年10月開始,加密貨币交易所行業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成熟起來。但并不能保證這種成熟足以讓加密貨币交易所無限期地保持獨立。

下面,我們就來探讨一下這些年加密貨币交易所的成熟情況。

satoshi~2017年

加密交易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如何在一個基本不存在的市場中獲得吸引力。簡單地說,他們能不能打造一個早期采用者會真正使用的産品?

在加密行業的早期,中心化的交易所開始出現,讓那些專注于去中心化的鐵杆網民感到恐慌。這些條件讓MtGox同時擁有了比特币市場70%的份額,而且使用者完全沒有控制權,并且選擇對其進行信任。是以,不可避免的MtGox黑客事件是加密交易所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并威脅到行業的未來,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加密貨币交易所路在何方?

     MtGox在2014年2月25日交易所突然下線前的7天平均交易量。

但在2017年的價格上漲過程中帶來了更多的使用者、員工、商業模式和競争。這些加密交易所的使用者現在已經獲得了商業的普羅米修斯之火:機會,以及随之而來的期望。這些期望意味着,交易所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打造一個早期采用者會使用的産品。他們還需要制造一個人們會信任的産品。

~2017年至2020年

信任的挑戰在于:它的成本很高,而且它主要歸功于品牌,而不是産品。是以,交易所的關注點從産品轉移到了公司。你能不能建立一個持續經營的企業,也就是一個擁有實際運作的企業?

當今有兩種截然不同但又互相關聯的趨勢在發生,這表明交易所努力抓住不斷變化的客戶的心和思想(想法,信任):專業化和戰略優化 

專業化

第一個趨勢是通過專業化赢得客戶的心。不管是哪個環節,現在客戶都希望交易所能像以前一樣。

最快的方法就是招聘。有遠見的人從整體開始部局加密行業,但現在的主題似乎是 "專業的企業需要專業的管理者"。而對貨币社會契約的第一原則重構一直吸引着頂尖的人才,現在的人才是在組織結構圖頂端進來的、有 "傳統世界 "經驗的營運專業人士。僅舉幾個最近的例子。Coinbase聘請了來自Barclays、Google、Lyft的高管;BlockFi聘請了來自AmEx和瑞士信貸的高管;Gemini聘請了一位前高盛的高管來上司他們的亞洲擴張。

專業化的第二種做法是接受監管。誠然,這是監管機構逼出來的一手,尤其是在美國,但行業中的許多人已經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将此轉化為建立信任的競争優勢。監管,以及伴随着像SOC審計這樣的證明,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營銷上的積極因素,而不是消極因素。盡管它有記錄在案的缺陷,但BitLicense的準許數量正在加速。Binance.US和FTX.US等國際公司已經掃清了進入美國市場所需的監管障礙,通常是通過注冊為MSB。總部位于盧森堡的Bitstamp更進一步,獲得了完整的BitLicense。BitMEX已經宣布了一個使用者Verticiation(讀作KYC)項目。而與許多沒有的加密 "交易所 "不同的是,ErisX尋求并獲得了CFTC的DCO和DCM許可證,使其能夠履行針對機構市場的商業模式。

對于加密交易所來說,監管驗收的另一個關鍵環節是市場監控,以減少操縱行為。Coinbase、Gemini、Bitstamp、Bitfinex等都采用了某種形式的市場監控。然而,僅有市場監控是不夠的--至少對于SEC來說,他們希望在準許ETF之前,能有跨交易所的市場監控共享協定。這種共享協定是未來發展中值得關注的。

加密貨币交易所路在何方?

來源:The Block – NYDFS is granting more BitLicenses than ever before, 8 already this year

戰略優化

如果說專業化赢得了客戶的心,那麼戰略優化就是如何赢得客戶的心的方法。在專業化主題下帶來的員工應該而且一直專注于以最有效的成本定義最引人注目的價值主張;将資源投入到讓客戶滿意的關鍵創收領域,并減少對那些不滿意的領域的資助。

追求更鮮明、更清晰的價值主張的動力,導緻組織擴大其産品種類,以滿足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需求,同時在必要時取消不必要的産品。在實驗仍然活躍的範圍内,實驗是戰略架構的一部分。Coinbase在收購Tagomi和Xapo機構前不久關閉了他們的指數/basket産品,以完善他們的機構産品。

對優化政策的推動促使許多公司模仿華爾街傳統機構的政策。衆多玩家争先恐後地站隊提供優質的經紀服務,并且,秉承傳統世界同行的商業模式,加密托管機構一直在增加借貸服務。

更重要的是,這些細化的價值主張創造了細分領域的專家,這使得交易所可以将其産品中必要但無差異的部分外包給互補組織(售後回租型交易)。The Block和Vision Hill為這些細分領域整理出了高品質的行業分工,涵蓋挖礦者、交易所、錢包、基礎設施、資料、投資者等。此前,這樣的細分領域是不可能存在的

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第三方托管(例如,Bitstamp将托管外包給BitGo),但一個更近的例子是節點基礎設施。曆史上,價值棧中任何地方的加密公司都需要營運自己的節點。這是很昂貴和繁瑣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以上,是無差别的。加密節點基礎設施專家(HOVA和所有)的增長使得這一關鍵功能得以外包。例如,Coinbase正在将staking工作外包給Bison Trails。

最後一個政策優化的例子:一些大規模的傳統金融科技公司與加密交易所合作,為使用者提供加密資産類别的使用權,即所謂的 "加密即服務"。PayPal和Revolut與Paxos做了這樣的交易。乍一看,很容易了解為什麼這種新的産品服務和相關交易是有意義的。PayPal和Revolut為現有的忠實客戶群獲得了進入新市場的有效途徑,而Paxos則獲得了訂單流。這些交易是行業間和行業内精細化價值主張和互補參與的案例研究。外彙返傭www.fx61.com/更重要的是,這些交易極大地擴大了加密社群,首次将這一概念引入數百萬人。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會看到更多這樣的交易。但從中期來看,這種類型的合作為加密企業提出了一些關鍵問題。例如,Paxos與例如Citadel的優勢是什麼?Paxos是滿足PayPal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還是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案?什麼是優越的競争優勢:是最好的流動性提供者還是擁有最多的加密知識?我們在下面的未來問題部分進一步探讨這些問題。

适者生存

如你所想,這個戰略優化主題已經并且将導緻并購。我們正處于并購震蕩的開端,最終将在每個加密子類别中産生兩到三個高品質的幸存者。

最有能力的交易所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将自己的組織完善為成熟的業務。強勁的現金流讓交易所有能力

(i)吸引有能力且昂貴的員工;

(ii)遵守嚴格的法規;

(iii)拓展新的市場

(iv)成為行業内主要的戰略收購者。

加密貨币交易所路在何方?

來源: Mapping out M&A acquisitions within the digital asset industry

并購驅動的震蕩才剛剛開始。作為 "頂點掠奪者",加密行業的許多人将需要完善和硬化他們的商業模式,以與交易所共生一緻,或至少對交易所進行核算,否則将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加密貨币交易所路在何方?

未來的問題

正如約吉-貝拉所說,很難做出預測,尤其是對未來的預測。加密行業的瘋狂并沒有讓事情變得簡單。但加密交易所已經成熟并發展到了一些已知的未知數。

比如:零售加密交易所是想做經紀公司還是交易所?或者可能更像銀行?比如,ErisX是成為 "加密領域的納斯達克",還是ErisX隻是成為納斯達克的加密部門?如果散戶想同時購買比特币和特斯拉(他們确實如此),Gemini的政策是什麼,以獲得相應的許可證?同樣,如果宏觀對沖基金想把比特币和其他資産類别一起交易,那麼隻做加密的優質經紀商是否合理?正如上文提到的PayPal - Paxos交易所證明的那樣,交易所是現有金融科技的附加産品,還是具有獨立的價值主張?

這些問題凸顯了修昔底德陷阱的一個教科書式的例子,而這并不是一個崛起的商業力量第一次與在位者對峙。就像加密企業不得不圍繞加密交易所進行調整一樣,當貨币中心銀行和大型科技公司全面進入該行業時,加密交易所本身可能也需要做出類似的調整。加密交易所如何駕馭這個幾乎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将可能成為行業的決定性趨勢。

結論

加密貨币是對 "貨币 "這一基本概念的第一原則性重新想象。它們是去中心化的,沒有任何單一的控制點。協定的變化被設計成緩慢的、漸進的。

然而,盡管如此,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加密行業,特别是交易所,已經從基本的産品可行性問題,變成了全行業的競争優勢問題,與谷歌、摩根大通和美聯儲本身等公司競争。

未來還有實質性的懸而未決的問題和重大的挑戰,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行業迄今為止的發展都是了不起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