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西區三義莊,因德租界劃設被驅離,又因土地與安辛莊發生争鬥

天津德租界初設于1895年,當時隻有1034畝,其西界海大道,就是現在的大沽南路。不過到了1902年,借着八國聯軍侵華的機會,德國又強行劃設了新界,将租界面積擴大了一倍多。

河西區三義莊,因德租界劃設被驅離,又因土地與安辛莊發生争鬥

新設租界主要是向西進行了延伸,北面以馬場道作為與英租界的分界線,西邊則到了今天的九龍路,南面跨過了人民公園,直至圍堤道。但直至1917年德租界被收回,這塊新設界并沒有經過多少建設,是以遺存下來的老建築并不多。

河西區三義莊,因德租界劃設被驅離,又因土地與安辛莊發生争鬥

若探讨九龍路至大沽南路的範圍,大體可以分為兩個區域,西側以廣東路為軸線,遍布着美國兵營和配套建築。江西路軸線則是安辛莊和三義莊,傳統的華人居住區。

河西區三義莊,因德租界劃設被驅離,又因土地與安辛莊發生争鬥

這個“三義莊”,指的是梁家園、小靳莊、小王莊。三個村子原本位于今解放南路軸線上(牆子河東岸),随着1895年德租界劃設,被強行遷移到了這裡。搬遷時,三村合一,村民議定新名“三義莊”。1900 年八國聯軍入侵時,德軍曾在此駐兵。

河西區三義莊,因德租界劃設被驅離,又因土地與安辛莊發生争鬥

安辛莊基本在原址,與上邊的三村,隔牆子河相對。村名起源自晚清賦閑官僚安維峻。1925年,德國德興房地産公司曾在次興建大片裡巷,後在唐山大地震後震損,改建樓房。

河西區三義莊,因德租界劃設被驅離,又因土地與安辛莊發生争鬥

再如九龍路東側榮華裡小區,本是上世紀20年代美國人建造的美國僑民大院,同樣在地震後拆除。今人民公園以北,九龍路至大沽南路之間的區域,基本上是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磚混樓房,很有曆史感。(津404,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