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批網紅明星AI克隆人上線,花30元可與“半藏森林”視訊聊天,業内:商業模式可行性尚無法判斷

作者:上觀新聞

近日,有人工智能公司表示其已在中國及日本市場啟動“AI克隆人計劃”,目前首批網紅明星“AI克隆人”已提前上線,其背景報名參加AI克隆人的網紅明星“全網粉絲總數已超過5億”。

相關公司稱,出于安全考慮,首批克隆人仍限制在300人;經過測試驗證,預計年底前逐漸放開到更大規模。6月1日,網紅“半藏森林”也在微網誌釋出文章講述了自己參加克隆人計劃的過程。

首批網紅明星AI克隆人上線,花30元可與“半藏森林”視訊聊天,業内:商業模式可行性尚無法判斷

↑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AI克隆人App

紅星新聞記者在了解、體驗後發現,使用者對在相關App上與AI克隆人互動的體驗評價不一,也有人擔心隐私與安全等問題。對此,專家表示AI+克隆技術應用前景廣闊,能夠滿足現代人多樣化的情感需求,但目前判斷商業模式是否可行還言之過早。

AI克隆人上線:

付費可與之聊天互動

原型擁有AI克隆人“生命終結權”

利用AI技術“克隆”虛拟的明星網紅,提供情感交流服務,屬于一種較為新穎的商業模式。此前最為出名的案例,便是23歲美國網紅Caryn Marjorie(卡琳·瑪喬麗)的AI版本“Caryn AI”。其開發公司ForeverVoices去年才成立,主營業務就是打造各種名人版AI聊天機器人,使用者付費便可與之聊天。

而此次相關人工智能公司表示,使用者可以在App中與AI克隆人交流,同時使用者僅需提供少量文本、數分鐘語音和視訊,也可以生成自己的AI克隆人,可以擁有個性、聲音、外貌與知識,并可進行文字、語音、視訊聊天。

首批網紅明星AI克隆人上線,花30元可與“半藏森林”視訊聊天,業内:商業模式可行性尚無法判斷

↑使用者可以在該款App中建立自己的AI克隆人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公司上線的網紅明星AI克隆人,包括此前受争議的網紅“半藏森林”。按照“半藏森林”在其微網誌上的講述,她自己本身是科幻愛好者,報名參加AI克隆人計劃後采集了生物資料,“萬一某天我突然消失了,那螢幕裡的這個小人兒好像可以代我繼續去生活,去陪伴我的家人朋友,去聽他們的歡笑和落寞。”

6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下載下傳了引入上述“AI克隆人”的App。通過手機注冊登入,記者看到,在該App裡已有多個AI克隆人賬号存在,其中既有明星紅人、專家學者,也有動漫角色、影視劇小說等劇情人物,還有普通人創造的源于本人性格、技能、聲音、外貌的AI克隆人。

在該款App裡記者發現,“半藏森林”的AI克隆人資訊出現在首頁發現欄目,而當紅星新聞記者與其互動時,該AI克隆人可通過語音、文字形式進行回複。聊天界面上方還設有增值服務入口,點選立即解鎖,可體驗更多互動形式。

據了解,使用者支付6元/月或72元/年,可解鎖情感模式,能享受AI克隆人語音消息回應、同步AI克隆人朋友圈;支付30元/月或360元/年,可解鎖超級模式,AI克隆人會成為使用者的辦公夥伴,提供撰寫文案等服務,使用者還能與AI克隆人視訊通話。

據媒體報道,相關公司曾表示,每個AI克隆人都被限制在單獨的架構中,進而確定不被濫用。原型本人可以随時終結自己的AI克隆人的“生命”,確定其處于完全控制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加V認證的AI克隆人,意味着其由本人推出,并具有“超能力”,例如文案撰寫、歌曲演唱,本人則将獲得該AI克隆人的收益。

以網紅“半藏森林”的AI克隆人為例,其容貌和聲音與真人都很接近,可以秒回資訊、視訊電話聊天,還可以提供“情感模式”與“超級模式”。

記者體驗:

一些問題答非所問

使用者評價褒貶不一,擔憂隐私安全

在“半藏森林”AI克隆人的聊天界面,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其頭像處有加V辨別,個人簡介處表示自己是“知名生活部落客,老重慶,會說一口流利的川渝國語”。截至記者發稿時,頁面顯示目前有2555人“喜歡”該賬号,有44.7W次與該賬号的“聊過”互動。

紅星新聞記者在嘗試與AI克隆人交流前看到,界面上出現了一排提示,即“克隆人的對話内容不代表本人或官方立場”。随後,記者以文字的方式嘗試與其交流網絡暴力或抄襲等話題,均被對方以“我很忙,沒空和你說這個”,或是“我是一個程式,沒有人類的身體和感官”等話術拒絕。

首批網紅明星AI克隆人上線,花30元可與“半藏森林”視訊聊天,業内:商業模式可行性尚無法判斷

↑記者嘗試與AI克隆人交流

同樣地,在與其它AI克隆人賬号進行同類敏感話題交流時,對方也都進行了“回避”。值得注意的是,已上線的AI克隆人賬号裡,部分賬号無需充值即可解鎖成為好友,而一部分加V認證後的賬号,則需要付費解鎖才能獲得更多的互動體驗。

據了解,相關App已在蘋果應用商店和安卓應用商店内上線,其在應用簡介中寫道,“你可以在這裡獲得人們通過AI技術創造的克隆人,也可以把自己變成克隆人,并分享給你的親人和朋友……未來世界,不會再有人孤單。”

不過,該應用的使用者評價裡卻褒貶不一。有使用者表示,AI聊天經常答非所問,甚至一些動作化的回應,AI克隆人們也都是用拟人化的文字來表達;也有使用者表示,AI克隆人類似于之前的電子寵物,但不同于“飼養動物”,與虛拟男友聊天會涉及一些情感私密問題,感覺像是被人“窺屏”。

對于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相關公司此前表示,首批克隆人依舊會進行數量上的限制,在通過測試驗證後,在年底再逐漸開放規模,目前計劃是每周四解鎖新的克隆人。另外,出于避免克隆人被不當使用風險的考量,公司暫不開放技術接口。

業内人士:

尚無法判斷商業模式是否可行

未來市場要看法律法規要求

一位人工智能行業分析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AI+克隆技術應用前景廣闊,能夠滿足現代人多樣化的情感需求。“AI克隆人的興起,說明AI情感陪伴消費場景商業模式被得到初步驗證,除了這一應用場景具備消費潛力外,AI在音頻解決方案、性格模拟等方面技術水準也達到了一定程度。”

但目前看,判斷商業模式是否可行還言之過早,“目前使用者隻能在特定App與AI克隆人互動,這是企業規模化變現的阻礙之一,但這同時也是保證使用者隐私安全的手段之一。”該業内人士介紹。

數智化領域研究機構易觀智慧院院長李智則對比了上述AI克隆人和ChatGPT的商業化模式,發現二者場景不同,“AI克隆人聚焦虛拟社交與陪伴場景,ChatGPT則相對通用。”據介紹,虛拟社交跟娛樂陪伴系全球通用,至于國内落地情況如何,主要看未來中國市場有無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要求。

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胥正川認為,數字人本質上是輔助人類的工具,能夠提升服務行業的效率,而不是完全替代人類。“數字虛拟人類就像一個外殼,其背後依附衆多技術性鍊條,在實際應用場景中需要靠大的平台去整合組隊并進行開發和利用,進而輔佐場景化運用,這樣才能安全促進數字虛拟人市場發展。”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檔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紅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