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網絡學習筆記—第二章 實體層

這幾天女友發燒,是以沒有時間上網,不過也沒将學習計劃打亂,隻是做了線下筆記,這次按章節發到網絡上來,友善以後查詢。今天看到第三章了。

下面是第二章的學習筆記:

    1.實體層的基本概念:機械特性,實體特性,功能特性,過程特性。

    2.資料通信的基礎知識:

     資料通信系統模型: 源系統(或發送發、發送端)-->傳輸系統(或傳輸網絡)-->目的系統(接收方、接收端)

     信号大緻可分為兩種:模拟信号(或連續信号)和數字信号(或離散信号)。

     信道的有關概念:

     信道和電路并不等同,信道一般都是用來表示向某一個方向傳送資訊的媒體。是以一條通信電路往往包含一條發送信道和一條接收信道。

     信道通信的三種基本方式:單向通信(單工通信)、雙向交替通信(半雙工通信)、雙向同時通信(全雙工通信)。

     來自信源的信号一般常稱為基帶信号(即基本頻帶信号),它包含較多的低頻成份,甚至有直流成份,而很多信道無法傳輸這種低頻或直流分量。是以,基帶信号必須進過【調制】後才能傳送。

     調制可以分為兩大類:

      基帶調制:基帶信号-->對波形進行交換-->基帶信号

      帶通調制:基帶信号-->升高頻率範圍 --->帶通信号

     最基本的帶通調制方法有:調幅AM、調頻FM、調相PM

    信噪比的計算:    信噪比(dB)=10 log10(S/N)(dB)

           其中,(dB)為分貝度量機關,S/N為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聲的平均功率之比

    香農公式:信道的極限資訊傳輸速率C是

                                                C=W log2(1+S/N) (b/s)

                    其中,W是信道的帶寬以Hz為機關,S是信道内所傳信号的平均功率,N是信道内的高斯噪聲功率。

3.實體層的傳輸媒體: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

    雙絞線:屏蔽雙絞線STP,無屏蔽雙絞線UTP

4.信道複用技術:頻分複用FDM、時分複用TDM。波分複用,碼分複用

本章需要重點了解的地方:資料傳輸系統的模型、信道互動三種基本方式(單工,半雙工,全雙工)、信噪比,香農公式、信道複用技術

計算機網絡學習筆記—第二章 實體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