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際網路
1.1 時代特點:
數字化、網絡化、資訊化
1.2 三網:
電信網絡、有線電視網絡、計算機網絡(功能:連通性、共享性, 問題:安全性)
1.3 網絡組成:
節點(計算機、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網際網路:網絡——路由器——網絡))、鍊路
1.4 網際網路(TCP/IP)三階段:
單個分組交換網——三級結構網際網路(主幹網、地區網、校園網)——多層次ISP結構網際網路
1.5 網際網路交換點作用:
兩個網絡直接相連,交換分組
2、網際網路組成
1、邊緣部分(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主機——端系統),2、核心部分(大量網絡、路由器)
2.1 邊緣端系統通信方式: 1、C/S方式(客戶-伺服器方式)——B/S方式(浏覽器-伺服器方式),2、P2P方式(對等方式)
C/S方式:
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體系結構、TCP/IP協定四層協定)1、網際網路2、網際網路組成1、邊緣部分(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主機——端系統),2、核心部分(大量網絡、路由器)3、計算機網絡發展4、計算機網絡類别6、計算機性能:7、計算機體系結構:

B/S方式:
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體系結構、TCP/IP協定四層協定)1、網際網路2、網際網路組成1、邊緣部分(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主機——端系統),2、核心部分(大量網絡、路由器)3、計算機網絡發展4、計算機網絡類别6、計算機性能:7、計算機體系結構:
2.2 網際網路核心部分: 關鍵部分——路由器(分組【交換】——電路、分組、封包)——轉發收到的分組
2.3 比較:電路交換、分組交換 電路交換特點(通過一個交換機,作為中間裝置)——過程:建立連接配接、通話、釋放連 接
分組交換特點(采用存儲轉發技術)——封包(首部、資料)
2.4 三種交換方式:
3、計算機網絡發展
我國第一個分組交換網CNPAC
4、計算機網絡類别
4.1 計算機網絡定義(一些互相連接配接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4.2 計算機類别:
作用分類: 1)廣域網WAN——幾十到幾千公裡、
2)城域網MAN——5-50千米、
3)區域網路LAN——1千米左右、
4)個人區域網路PAN——10米左右
使用者分類: 1)專用網:本系統專用
2)公用網:電信出資,并出租
6、計算機性能:
6.1 性能名額 :
1)速率(傳送資料的速率)、
2)帶寬(信号具有的頻帶寬度)、
3)吞吐量(機關時間通過資料量)、
4)時延: 發送時延=資料幀長度/發送速率、傳播時延=信道長度/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
處理 時延、排隊時延
5)時延寬積:=傳播時延*帶寬
6)往返時間RTT
7)使用率
6.2 性能名額 :
1)費用、
2)品質、
3)标準化、
4)可靠性
5)易于管理和維護
6)可擴充性和更新性
7、計算機體系結構:
7.1 體系結構比較:
![]()
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體系結構、TCP/IP協定四層協定)1、網際網路2、網際網路組成1、邊緣部分(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主機——端系統),2、核心部分(大量網絡、路由器)3、計算機網絡發展4、計算機網絡類别6、計算機性能:7、計算機體系結構: ![]()
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體系結構、TCP/IP協定四層協定)1、網際網路2、網際網路組成1、邊緣部分(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主機——端系統),2、核心部分(大量網絡、路由器)3、計算機網絡發展4、計算機網絡類别6、計算機性能:7、計算機體系結構:
各層介紹:
1)應用層(提供系統與使用者的接口)(協定:FTP、SMTP、HTTP)(功能:檔案傳輸、訪
問、管理,電子郵件)(程序:正在運作的程式)
2)運輸層(為端到端的連接配接提供可靠傳輸服務)(協定:TCP(傳輸控制協定、封包段)、
UDP(使用者資料報協定、使用者資料報))
3)網絡層(為分組交換機上的不同主機提供通信服務)(分組——IP資料報)
4)資料鍊路層()
5)實體層
7.2 TCP/IP體系四層協定:
![]()
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體系結構、TCP/IP協定四層協定)1、網際網路2、網際網路組成1、邊緣部分(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主機——端系統),2、核心部分(大量網絡、路由器)3、計算機網絡發展4、計算機網絡類别6、計算機性能:7、計算機體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