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虎嗅汽車組
作者丨周到
編輯丨張博文
頭圖丨視覺中國
剛剛過去的5月,比亞迪迎來了該公司自打成立以來的高光時刻:全月,比亞迪共賣出了24.02萬輛新能源汽車,創造了單月銷量的新高。
與此同時,很多人也注意到了比亞迪集團旗下另一個汽車品牌——騰勢的表現。據了解,該品牌旗下的唯一一款産品,豪華MPV騰勢D9,5月銷量超過1.1萬輛,俨然一副要把中國市場的MPV王者——别克GL8拉下馬的趨勢。
不過,目前的成績還并不足以讓騰勢滿意。畢竟,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對騰勢定義的戰略定位,是“隻提供新能源豪華汽車”,而不是“隻提供新能源豪華MPV”。于是乎,騰勢經過多輪預熱後的第二輛車——中型純電動SUV N7,終于要在6月上市,并于7月開啟傳遞了。
對于這款車,騰勢品牌的掌門人,官方title為“騰勢品牌首席共創官”的趙長江寄予了厚望。在内部溝通會上他透露,團隊對于N7的銷量預期是傳遞後短期内做到每月5000輛,到年底每月過萬輛。也就是說,這款售價超過30萬元,直接對标奔馳GLC、寶馬X3和奧迪Q5L高配的純電動車,銷量也要與BBA的中型SUV看齊。
那麼,比亞迪的豪華品牌,怎麼有這麼大膽子了?
騰勢的“寶馬X3”,成色幾何?
由于從年初到現在經過了多輪預熱,目前筆者對于騰勢N7這款車唯一不清楚的,可能就剩下具體到每款配置參數以及價格了。就已經放出的資訊來看,這款車整體尺寸與阿維塔11相仿,看似主打運動和個性。
關于車輛的外觀細節分析,筆者已經在《比亞迪的高端車想要大賣,還得“卷”起來》一文中進行過分析,這次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些新的資訊,首先便是騰勢N7在外觀上的調整。
在前臉上,騰勢N7采用了家族式前臉設計,兩條像向上“支棱”起來的示寬燈為車輛極大提升了辨識度。如果在夜間,你在大街上辨認出N7的距離,很有可能會提升至100-200米遠。
當然了,目前騰勢N7身上最大的争議點,莫過于這兩條燈帶。畢竟在車輛前臉部分采用如此大面積的燈光布置,非常考驗設計水準。事實上就算是設計能力強如寶馬,其在XM上采用發光雙腎的做法,同樣引發了不少吐槽。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5月30日的品牌日上,騰勢号稱“花費上千萬資金”,并“通過使用者共創”,為市場提供了第二種燈光方案。當然,這兩種設計哪個更好,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很難一下子作出自己的選擇。
其次,則是在前一陣被廣泛傳播的雲辇-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作為比亞迪首款采用自研方式打造的底盤系統,騰勢搭載的雲辇-A,也就是該品牌專屬的産品,可以對車身高度、剛度和阻尼三項參數進行調節。其最高可以對N7進行超過80毫米的懸架行程調節,并提供包括随速調節、智能迎賓、載物模式、高度安全鎖定等多種模式。
當然,更厲害的則是騰勢N7将搭載的智能底盤系統,其中就包括了iADC智能漂移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通過對動力輸出、制動和主動懸架進行聯合控制,調節系統的介入門檻值,進而為使用者提供“初級”、“玩家”和“大師”三種漂移難度模式。新手可以選擇更低的難度進而“一鍵起飄”,高手也可以選擇“大師”模式以迎接更大的挑戰。
在此過程中,iADC能夠實時監控車身動态,并聯合ESP在車身姿态到位後自動接入接管,保證漂移的安全性。與此同時,車身動态參數還将顯示在HUD、儀表屏和中控螢幕中,給予使用者更多的參考。
最後在車輛的極限性能方面,雲辇-A還為騰勢N7提供了iCVC-智能矢量控制系統。該系統能夠通過對前方道路環境的感覺,提前主動融合控制制動、驅動、懸架系統,進而改變車輛過彎特性,在保證駕駛安全的基礎上,降低ESP的介入頻率,提升整車操控極限,等同于提升駕駛樂趣。
從上述角度來看,騰勢N7給筆者的整體感覺,是要在30萬元以上的豪華中型純電動SUV裡,在做好了空間舒适性之餘,将駕控樂趣列為産品的标簽。在此基礎上,再用帶有雷射雷達的進階别輔助駕駛、多屏關聯的智能座艙以及雙槍快充,來補齊這輛車的其他拼圖。
這從一款産品上來看,自然是合理的。但從騰勢既有産品的構成,以及騰勢的品牌形象上來說,似乎又有些沖突。因為該品牌的首款車是D9這樣“宜商宜家”的MPV,而第二款車又變成了獵跑SUV,其中除了部分造型元素,似乎沒有基因的傳承。
但趙長江,顯然不這麼認為。
在摸索中,做比亞迪的豪華車
在騰勢品牌日當天的中午,筆者與趙長江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單獨交流。當時,這位比亞迪豪華品牌的掌門人剛剛與20位使用者代表完成了當面溝通,而這部分安排顯然逾時了。在連聲抱歉過後,趙長江終于坐在了筆者的對面。
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兼首席共創官趙長江 圖檔來源丨視覺中國
面對筆者前面提出的問題,趙長江透露他們在N7後還有多款産品。其中包括既有中大型SUV騰勢X的改款——騰勢N8,還有規劃中的全尺寸家用SUV騰勢N9。“我們後面還會有轎車,其中一款對标保時捷帕拉梅拉,另一款在定位上對标奔馳S。此外,還會有一款年輕一些的轎車。”
顯然,騰勢在做的事情和蔚來類似,都在補全自己的産品序列。實際上,這兩個品牌在産品售價區間、服務體系、使用者社群方面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尤其是在後兩者上,騰勢這一次就釋出了自己的代客補能、代客泊車等方案。同時,其使用者社群也經常組織活動,并邀請老使用者參與和趙長江以及團隊的面對面溝通。
不過,兩個品牌的差別同樣很大。要知道,蔚來在首款産品ES8傳遞前,已經前置了大量品牌和使用者社群建設工作。而騰勢則在去年5月再出發後,基本在忙着建店、收訂單、擴産能以及傳遞騰勢D9。這也就是為什麼,蔚來即使在2018年底,就建立起了較為清晰的品牌形象。而騰勢除了“比亞迪的豪華車”這一标簽外,最大的資産便是月銷能破萬的D9,以及截至目前超越5萬名提車的車主。
D9的銷售成績,給了騰勢和比亞迪極大的信心
同樣,這也是趙長江對于騰勢目前最滿意的一點。但問題在于,MPV的使用者畫像和需求,和SUV有着較大差別。更重要的是,前者的需求中有很多企事業機關以及私營企業主構成,這部分人是否會因為對D9的認可而購買N7,或推薦周圍人購買騰勢品牌的其他車型,其實還需要團隊的努力。
對此,趙長江和騰勢團隊的做法相當質樸剛健。一方面就是像前文所說的,在N7上盡可能提升産品力并提供先進技術,進而讓使用者為産品本身支付溢價。例如,騰勢在今年就為N7搭載帝瓦雷音響一事,進行了多次傳播。而在這款車上,騰勢還搭載了包括高功率對車外用電器放電,對其他騰勢車輛的60kW直流放電,以及面對冬季嚴寒場景下的電池包智能脈沖自加熱技術。
說白了,騰勢就是要依靠比亞迪的垂直整合體系,用盡可能低的成本把車型各個次元的産品力提上去。
另一方面,則是建設更多管道,并提升服務水準。趙長江表示,目前騰勢的管道建設還是慢了一些。現在該品牌的門店才覆寫了88個城市,如果要傳遞更多産品,他們在年底要将門店提升到400個,覆寫150個城市。到明年,騰勢的管道要拓展至全國200個城市。
騰勢D9
在這過程中,騰勢也可以用相比較其他友商更低廉的成本,将更快地拓展服務管道。趙長江表示,在一些還沒有建立騰勢自營服務體系的地區,他們會選擇向當地比亞迪門店租用工位,進而完成網絡的覆寫。“接下來我們還将在車主密度較高的地區建設MINI門店,為使用者提供簡單維修和保養的服務。這些門店離使用者更近,有利于降低大家的等待時長。”
顯然,對于煥新剛完成1周年的騰勢來說,如今更大的壓力,還都放在如何服務好既有車主,以及傳遞好下一輛車上。相比之下,騰勢品牌的形象以及标簽要确定為哪些,似乎并不是特别要緊的事。在筆者的詢問中,趙長江為騰勢的産品,定下了“全優生”、“新豪華”的标簽。“我們的車,就得做到沒有短闆。”趙長江最後說道。
這個表達,的确是非常“工程師文化”了。
寫在最後:
目前,比亞迪已經公布的旗下汽車品牌中,刨除了BYD品牌下還有騰勢、仰望和F品牌三個豪華品牌。其中,仰望将采用比亞迪的最先進科技,以最高昂的售價實作極緻性能;個性化品牌(F品牌)則會打造硬派越野和跑車,銷售40-60萬元的個性化車型。
相比之下,聚焦于30-80萬元,車型産品面向最主流豪華品牌使用者的騰勢,顯然是要在銷量上挑大梁的比亞迪“家庭成員”。是以,如何把N7、N8以及接下來的N9,都像D9一樣做成爆款,将成為趙長江乃至比亞迪的最大挑戰。
對于從來沒做過豪華品牌的比亞迪來說,這件事難度也許并不亞于垂直整合。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