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律AI:讓用法更簡單

2023年5月的最後一天,非常榮幸接受曉海總及北大法寶的邀請,成為北大法寶新AI的産品體驗官,也參加了新産品釋出會。以下是發言内容:

法律AI:讓用法更簡單

時隔六年,又一次在北大講台上。與上次不同的是,這一次,我不再是法律科技的從業人員,上岸成為一名法律科技的使用者。

但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一直關注着法律科技的動态。在今天這個場合,請允許我表達對法寶、曉海總及各位同僚的敬意.

法律科技,是一個道阻且長的過程,是一個又苦又累的過程,在座的各位還在堅守,非常值得敬佩和尊重。

法律AI:讓用法更簡單

2017年底我參加北大法律與人工智能中心第一屆論壇的時候,發言題目是全世界法律礦工聯合起來。大資料是科技時代的石油,大資料從業人員就是大資料時代的石油勞工。

看到曉海總帶領下的北大法寶,不停的在法律資料的海洋裡挖呀挖,種下了智能的種子,開出了智慧的花。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法寶一直在建構自己護城河,積累資料層、拓展應用層,借助大模型時代的技術優勢,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法律科技的春天。

這種堅持,這種信仰,是值得由衷敬佩的。

曉海總開玩笑說我是法律人工智能之母,這也是自己講過的一個段子,網際網路時代或者說GPT時代的到來,一切留痕的資訊都将以新的方式出現,比如,今天會議之後,可能我的百科裡就多了一個标簽“法律人工智能之母”,開玩笑~

不過也變相說明了自己對法律科技的狂熱。作為一個GPT的發燒友,見證了人工智障向人工智能的轉化。之前我從業時做的智能問答,基本上都是專家智能,提前要寫好問答對,基本不存在智能。

GPT剛出現的時候,抱着懷疑的态度試用了,尤其是GPT3.5剛開始用的時候,當時覺得法律人穩了,這把還是人工戰勝了智能;後續随着通過跟GPT的不斷溝通,逐漸從這是啥呀,差點意思,哎,還行,到真香的一個過程。

GPT帶來的生産力革命,無論定義為iPhone時刻,還是網際網路時刻還是印刷時刻,都足以展現這次技術的突破性疊代,請大家務必重視。未來科技能不能取代人工不确定,确定的是肯定會取代一部分不會使用科技的人工。

非常敬佩北大法寶對科技的敏銳性和靈活性,第一時間選擇了與大模型的最佳合作夥伴微軟進行合作,強強聯合,在法律科技領域開啟新篇章。最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這次法寶産品示範,是直接在生産環境中進行示範,說明還是非常有産品底氣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現在我們打銀行的電話,先接通的是智能客服,分流了一部分通用需求,對于沒有耐心等待或者有更專業需求的使用者,一定還是要轉人工的。

是以法寶GPT可以在解決一部分通用法律服務需求的同時,成為一個需求和服務者之間的連接配接器、分流器,讓法律的應用更加友善、快捷。如果說科技讓法律更智能,那AI的加入,讓用法更簡單。

作為産品體驗官,最後也說一下試用體會。

法律AI:讓用法更簡單

主要談一下對智能問答産品的試用體會。通過多個案例、法規的問答,法寶GPT具有以下特點:

易用性

同時提供多個模型:GPT-3.5/GPT -4,法寶GPT4,法寶GPT3.5。使用者可以同時使用上述4個模型,進行橫向對比,也可以隻選一個模型。

法律AI:讓用法更簡單

提供友善快捷的官方指令提示。比如是否先行有效、提取關鍵詞、列舉相關司法解釋、列舉法規的上位法、列舉法規的下位法。還支援自己定義指令。

法律AI:讓用法更簡單

穩定性

答案生成速度快,基本上30秒以内都會有答案,語義了解準确,未發生斷網,個别出現不響應情況

法條引用基本準确,基本上未發現類似于GPT-4編造法條的情況

實用性

法寶GPT-4可以附帶相關法律依據(包括地方性法律和全國性法律)

法律AI:讓用法更簡單

覆寫智能問答、文書寫作、模拟庭審、合同審查、法規起草等多個業務場景

法律AI:讓用法更簡單

待提升

還有一些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打磨的地方。

比如法規效力的問題、資料品質,标簽體系的問題;

能力邊界的問題,GPT通用插件如何嵌入,連結、pdf文檔的使用、是否支援使用者自己模型的訓練;

以及法律使用者最為關注的資料安全、資料訓練的問題。

又一次,參加法律人工智能的盛典,遺憾的是GPT沒有在前兩年出現,如果前兩年出現了,可能我就不會這麼快上岸了。

再次向各位深耕法律科技賽道的同仁們表示由衷的敬意,法律科技的明天将由你們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