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元以下的飲料沒了?為啥飲料會越來越喝不起了?

作者:瀚海觀察

#5月财經新勢力#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熱的時候,每次高溫熱浪來襲大家都想着如果這個時候能有一杯清涼解暑的冷飲将會是多麼惬意?無論是可樂還是雪碧,無論是冰紅茶還是氣泡水,這都已經成為了大家夏日的标配,然而就在最近大家卻發現5元錢以下的飲料幾乎找不到了,為啥便宜的飲料會變成越來越喝不起的樣子?

5元以下的飲料沒了?為啥飲料會越來越喝不起了?

一、5元以下的飲料沒了?

據中新經緯的報道,可口可樂漲價的消息受到業内關注,有網友直呼“肥宅快樂水不快樂了”。事實上,不止可口可樂,受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飲品企業對旗下産品進行提價。

中新經緯近期走訪線下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管道發現,除礦泉水外,低于3元的飲料已寥寥無幾,5元以上的産品正在占據飲品區更多位置。

中新經緯走訪北京多家商超、便利店、社群超市發現,可口可樂價格漲幅不一,500ml瓶裝可口可樂,物美超市、永輝超市的售價由3.5元漲至3.6元,某社群超市則賣到了3.8元,但也有部分超市、便利店仍維持3.5元的零售價。

據公開報道,自1979年重返中國市場,40多年來,可口可樂的産品售價未出現明顯上漲。國盛證券此前釋出的報告顯示,1990年—2019年,可口可樂的産品單價的複合增速為0.42%。

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最近一次大面積漲價是在2021年11月,根據當時流出的調價資訊,自2021年11月1日起,500毫升可口可樂在中國區的建議零售價由3元漲至3.5元,上漲0.5元。

5元以下的飲料沒了?為啥飲料會越來越喝不起了?

二、為啥飲料會越來越喝不起了?

近段時間,不少消費者發現,原本售價5元以下的飲料,現在似乎越來越難覓蹤影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飲料越來越貴呢?

首先,原材料價格上漲是飲料企業漲價的核心驅動力量。飲料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糖、阿拉伯膠、食用色素等,這些原材料的價格近年來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直接推高了飲料的生産成本。尤其是糖價,更是不斷創下新高,直接導緻了飲料廠商的成本攀升。2023年5月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釋出的資料顯示,食糖價格指數4月平均為149.4點,環比上漲22.4點(17.6%),連續三個月上行,創2011年10月以來的新高。而蘇丹問題的不斷沖突尖銳化,讓飲料的價格上漲顯得更加明顯,據路透社援引的一位美國阿拉伯膠經營者所述,“首選阿拉伯膠成分僅存在于蘇丹、南蘇丹和查德地區。”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直接驅動了整個飲料産業的漲價。

5元以下的飲料沒了?為啥飲料會越來越喝不起了?

其次,劣币驅逐良币的經濟學法則也在起作用。原材料價格僅僅是飲料漲價的一小部分,低價飲料的利潤相對較低,無法吸引商家售賣。相反,高價産品由于利潤更高,商家更願意銷售。這種現象就是劣币驅逐良币的經濟學法則。如果市場上隻有低價産品,那麼所有企業為了争奪市場佔有率,隻能通過降低成本來獲得利潤。但是這樣做會導緻産品品質下降,最終消費者會失去信任,市場也會萎縮。是以,隻有一些企業敢于推出高價産品才能獲得更好的利潤和市場地位。

第三,商家更加喜歡把寶貴的貨架給予高價飲料。低價飲料難以覆寫商戶的房租、人力、水電等成本。在現代社會,商家面臨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特别是一線城市的房租、人力成本等都在不斷上漲。低價飲料的利潤空間較小,很難為商家帶來足夠的收益。是以,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壓力,更加傾向于銷售高價産品。更何況,越是大城市的這些店鋪本身的貨架就代表着流量,不像電商平台的流量成本幾乎為0 ,對于商家來說,自己的貨架每個位置都是有成本的,低價飲料的利潤水準不足以覆寫高價貨架的成本,自然而然商家就會用腳投票,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銷售高價飲料的原因。

5元以下的飲料沒了?為啥飲料會越來越喝不起了?

從長期來看,飲料漲價已經是大勢所趨。随着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等因素的影響,飲料價格很可能會繼續攀升。是以,面對着全面漲價買飲料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像香港一樣十幾元一瓶飲料的可能性也有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