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剛剛,中芯國際的情況突變了

作者:趣科紀
聲明:原創不易,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在美國對大陸晶片展開了圍堵阻攔之後,我們對中晶片國際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作為大陸最為先進的晶片制造商,就目前來說也能夠為大陸生産中低端晶片,解決很大一部分的晶片需求。

而對于中芯國際來說,也承載了更多的責任和期許。就在近期,有消息表示中芯國際的情況突變了,在中芯國際的官網上,取消了對14nm工藝技術的介紹,隻停留28nm工藝的介紹上,那麼這意味着什麼?

剛剛,中芯國際的情況突變了

中芯國際下架了14nm工藝介紹

在晶片領域,大陸并非是屬于空白的階段,晶片大緻分為三份,晶片設計、晶片制造以及晶片封裝。華為的海思在晶片設計領域是優秀的,在全球晶片設計公司排行榜中,都是有名次的。

晶片封裝方面,同樣大陸也能夠實作國産化。而關鍵在于晶片制造,華為海思麒麟晶片,就是因為缺乏晶片代工廠商,而停産了。中芯國際雖說在晶片制程工藝上,和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剛剛,中芯國際的情況突變了

但是中芯國際已經實作了14nm晶片的量産,這就已經解決掉大陸很多領域的晶片需求。不說14nm晶片,28nm晶片就可以運用于汽車、以及電子産品上。

14nm工藝,晶片已經實作突破了。前段時間,國産第二代”香山“RISC-V開源處理器預計在今年6月份流片。值得注意的是,該開源處理器就是采用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

并且華為麒麟910A晶片,也是采用中芯的14nm工藝。這些都表明了,中芯國際是具14nm工藝的,并且也已經非常成熟了。那麼對于中芯國際在官網上,下架了對14nm工藝的介紹,顯得就有點反常了,讓外媒認為,中芯國際的情況出現了變化。

剛剛,中芯國際的情況突變了

這意味着什麼?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取得較為領先的工藝,那麼在官網上,自然要重點介紹的。中芯國際反而走起了低調的風格,将工藝最領先的隐藏了起來,難道是中芯調整了新的方向嗎?而實際上并不是,是有這幾點原因。

首先,美國方面對大陸半導體行業的打壓是不遺餘力的。我們對中芯國際更多的期望值,中芯國際同樣也面臨更大的壓力,如果過快的發展,就會被西方國家盯上。

剛剛,中芯國際的情況突變了

日本在近期再次宣布,将半導體制造裝置等23個品類進行限制出口,可以說限制再次更新了。美國、日本以及荷蘭所制定的三方協定已經對14nm及以下裝置進行了限制,而國内想要在短期之内實作國産化,也是不太現實的。

在這種局面下,中芯國際并不願意站在風頭浪尖上,是以還不如低調一些,是為了暫避鋒芒。

其次,中芯國際在28nm工藝上布局已久,在國内多個地區都建設了工廠,其中有深圳、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并且中芯國際的28nm工藝市場需求是非常大的,是以每年也為中芯國際創造巨大的營收。

剛剛,中芯國際的情況突變了

相比較14nm工藝,一方面市場需求不是特别大,另一方面14nm工藝要量産還需要加大投入、擴大産能,并且工藝難度也大,是以幹脆不主推14nm工藝了。

最後,中芯國際要和國産晶片産業鍊共進退。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市場需求小,加上在美國的百般阻攔下,全球晶片的産業鍊也發現芯的變數。

是以中芯國際選擇下架對14nm工藝的介紹,有可能也是向和國産晶片産業鍊共進退,省的被限制。

剛剛,中芯國際的情況突變了

寫在最後

美國挑起“晶片戰”愈演愈烈,這對于大陸晶片公司來說,增加了很多的變數,那麼調整好新方向、新的戰略也未嘗不可。

同時,美國的高壓之下,也再次告訴我們要放棄“造不如買”的觀念,堅持走自研的道路,自力更生,才能不處于困境當中。雖然造芯之路任重而道遠,但相信衆志成城,突破隻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