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炳奇:純中藥妙治結腸炎

作者:南陽紀實影像

李師傅是計程車司機,35歲,這幾年常腹瀉、便血、下腹痛,犯病時總也不肯去找醫生看,去藥店買五顔六色的抗生素吃,吃了不少,不見起色,痛苦得都快抑郁了;後來被家人硬逼着去了醫院,這才診斷出是慢性結腸炎,病情已經相當嚴重。

王炳奇:純中藥妙治結腸炎

該病是一種慢性、反複性、多發性的,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的疾患。症狀為左下腹疼、腹瀉、裡急後重、時便下粘液、便秘或洩瀉交替性發生、時好時壞,纏綿不斷,多年不愈。

中醫認為,結腸炎病位雖在腸道,卻與多個内髒功能有關,“肝郁脾弱乃其本,痰淤滞留乃其标”,發生的原因主要有肝腎陰虛、腸道濕熱、氣乏虛弱等。

從濕熱、瘀毒、脾虧腎虛等病因入手,慢性結腸炎分型如下:

腹瀉型:洩瀉、大便不成型、腹痛、粘液便、膿血便、腸鳴及排便不暢、不盡、裡急後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惡寒、頭昏等症;

便秘型:大便秘結,如羊屎樣,排便不暢、不盡,甚則數日内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長期腹瀉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幹、腹脹貧血等症,易惡變;

腹瀉便秘交替型:大便時幹時稀、時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脹等症。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

許多結腸炎患者去過各大醫院,西藥吃了個遍兒,仍難根治,身痛心更累,逐漸失去了治療的信心。

在醫聖故裡南陽,有位中醫遵循張仲景的“四診八綱六經辨證”,對結腸炎患者升清降濁,補脾健胃,調和情志,效如桴鼓,令人稱奇。

這位中醫,就是王炳奇——全科醫師、國家執業醫師、國家執業藥師、南陽市中西醫結合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仲景學術傳人”。

王炳奇:純中藥妙治結腸炎

王炳奇,生于中醫世家。四五歲起,他就跟在祖父身邊,對傳統中醫耳濡目染;七八歲時,在父親王旭升的指導下,開始背張仲景在《傷寒論》原序中所講的:“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接着再背孫思邈的《大醫精誠》:“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恻隐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兇,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再大一點,王炳奇背誦《藥性賦》《湯頭歌訣》;中學時,就開始研學《黃帝内經》、《傷寒論》、《千金方》等中醫典籍,中醫素養與日俱增,深悟“多法合用、養治結合”、“學通百科,才能精專一科”的中醫精義。中學畢業後,他進入醫學院校系統學習中西醫。

畢業後,王炳奇作為全科醫生,紮根社群20餘載,臨床實踐中一直對張仲景奠定的中醫“理、法、方、藥及辨證論治”理論基礎,以膜拜之情予以精研,認定中醫要調整的是三個大圈子:人和自然的圈子——風寒暑濕燥火;人和社會的圈子——喜怒憂思悲恐驚;人自身的圈子——肝心脾肺腎。

多年來,他勤學醫術,樸風素行,為群衆健康保駕護航。每次看病都靜心把脈望診,耐心聽患者自訴病情,細辨舌象,察其所因,慎做判斷,斟酌用藥,寬言叮囑,順情達志,使病人放平心态,好得更快。

王炳奇:純中藥妙治結腸炎

中醫講“醫緣”。這個“緣”,不僅限于醫患之間,也包括醫者之間的緣份。

早些年,王炳奇的光明醫堂還在南陽市區七一路東頭同樂巷裡(現位于南陽飯店北門前100米路東),原東風醫院退休院長牛守信在此坐診,專門治療胃腸病及慢性結腸炎,患者常排隊候診。 

牛老祖上治結腸炎的這一神奇方子,展現了中醫治療結腸炎的精髓所在——疏暢氣機,斡旋氣化,消積導滞,清化下焦,洩木制肝,緩急止痛,固脫止滑,通塞互用,氣血兼調,補脾斂陰,止瀉病愈。

某天,年事已高的牛老疲勞過度,卧床不起。有道是“醫易合一”,牛老自知大去之日不遠矣。去世前一周,他特意打電話給王炳奇,讓他到家裡來一趟。

“炳奇,我隻有一個兒子,當公務員,對中醫一竅不通;但咱家傳的結腸炎方子,不能就這樣失傳了啊,我想把它傳給你……”說着,老人顫微微地從箱子裡拿出一個藥匣子,遞給了畢恭畢敬的王炳奇,并鄭重與之合影留念。

一周後,老人含笑離世。

為不負牛老重托,他通過研讀大量中醫典籍、總結臨床實踐經驗,以牛老的祖傳秘方為核心,進一步深化了對結腸炎的辨證思維,靈活施治,并受患者委托,精選道地藥材,将難以下咽的湯藥加工成丸劑,易服效宏,真正實作了“花錢不多,治愈頑疾”的夙願。

55歲的楊先生患有慢性結腸炎,反複發作3年多,輾轉多家醫院治療不見好轉。刻診:食後腹痛即瀉,大便如糊狀,日2至3次,每進油膩或生冷食物,大便次數增多,時有裡急後重感,甚則脫肛,下腹痛時,喜溫喜按,面色萎黃無華,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食納減少,口不幹苦,不欲飲水,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舌質黯淡,苔白膩,脈虛無力。診斷為:洩瀉(脾虛濕困,中氣不足)。用藥兩個療程,痊愈。

45歲的李女士患慢性結腸炎5年,經常腹痛,胃脹氣,大便腹瀉與便秘交替,大便有黃色粘液,在醫院治療多年,久治不愈,舌苔黃膩,口苦,口臭,胃脹氣,脈弦數。診斷為:脾胃、大腸濕熱。用藥三個療程,身體恢複正常。

49歲的譚女士患慢性結腸炎6年,經常腹瀉,腹痛,消化不良,大便有黃色黏液,胃脹氣,反酸,久治不愈,舌苔黃膩,口苦,脈弦數。診斷為:大腸濕熱,脾胃虛弱,寒熱虛實交錯。用藥三個療程,藥後複診,脾胃已經恢複正常,諸症消除。

55歲的張先生患慢性結腸炎8年,經常消化不良,腹痛,胃脹氣,打嗝,嗳氣,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反酸,燒心,在醫院消化科治療多年,主要吃止酸藥與抗生素治療,久治不愈,舌苔黃膩,口苦,脈弦數。診斷為:脾胃濕熱,寒熱交錯,脾胃動力不足。用藥四個療程:藥後複診,脾胃恢複正常,諸症消除。

58歲的郭老師患慢性結腸炎9年,在醫院消化科治療多年,久治不愈,腹部經常脹痛,腹鳴音嚴重,大便有黃色黏液,乏力,消化不良,打嗝,嗳氣,反酸,舌苔黃膩,脈弦數。診斷為:脾胃濕熱,水濕困脾胃,寒熱,虛實交藤,每天一劑,藥後複診,脾胃已經恢複正常。

……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許多被治好的結腸炎患者口口相傳,他們不僅遍布市區,更有平頂山、唐河、新野、鎮平、南召、社旗等地的病人來找王炳奇求治。

王炳奇:純中藥妙治結腸炎

醫者仁心。他除了醫者的身份,也是一位十幾年如一日默默做公益的志願者。

2008年,王炳奇等人發起成立“愛心飛揚”網站開展公益行動,救助病殘,活躍于南陽城鄉,免費治療3000多人。

2015年起,他又開展了“三伏貼”“三九貼”情送環衛工活動,對環衛工貼敷實施全免費,長期飽受傷病之苦的一大批環衛工,得到了真正的夏日清涼和雪中送炭。

新冠疫情期間,王炳奇開展防疫、健康宣傳,先後熬制、捐贈兩萬多元的中藥;每逢下雨,在診所門口免費為過往群衆和學生贈送雨傘。

2022年12月10日,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走進他的診所調研,噓寒問暖。

2023年1月29日,南陽市文明辦釋出了2022年下半年“河南好人榜”上榜人名單公布,南陽5人榮登榜單,作為南陽市優秀志願者的王炳奇榮登助人為樂類“河南好人榜”。

……

“有以下症狀應該警惕慢性結腸炎:便秘(結腸炎、直腸炎是導緻便秘的原因);腸道出血(潰瘍性結腸炎最初的主要症狀之一,多數情況下血混于液體糞便中,便時可附着于糞便外面);肚子脹痛(多為左下腹及左側腹部輕度到中度痙攣性腹痛,腹瀉發作時腹痛顯著);腸鳴(腹部咕咕響)。”

王炳奇說,急性腸炎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徹底會導緻慢性結腸炎,而慢性結腸炎的症狀複雜——有可能是單一症狀或者幾個症狀同時出現,如有上述症狀應該及時就醫治療。慢性結腸炎如果反複發作,且持續時間長久,存在腸道息肉時,其癌變的幾率增大。

那麼,如何預防慢性結腸炎?王炳奇的建議是:

如果出現長期腹痛、便血、腹瀉等,一定要盡快就診,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飲食上要注意以易消化、少纖維、高營養為主,不要吃生冷、刺激性食物和飲品;

适當補充益生菌可以增加腸道好菌數量,同時還會抑制壞細菌的生成,可以幫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為人體營造健康的腸道環境;

日常生活中應加強鍛煉,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還可促進腸胃蠕動、助于消化;

穩定情緒,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态,一定要樹立起能治好慢性結腸炎的信心。

如果您有“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口苦、口臭、嗳氣、腹瀉、便秘、便血”等胃腸不适症狀應及時進行胃腸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王醫生咨詢電話:13693859667

王炳奇:純中藥妙治結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