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通義”大模型,又多了一款殺手級産品

作者: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 朱之叢

編輯 黃天然

阿裡雲自研大模型“通義”,再添一名重磅成員。

6月1日,2023“智在粵港澳”阿裡雲峰會在廣州舉辦,阿裡雲在峰會現場釋出了AI助手“通義聽悟”。據阿裡雲智能CTO(首席技術官)周靖人介紹,這款産品具有實時轉寫、章節速覽、發言總結等功能,可将音視訊内容快速轉錄為條理清晰的文字速記和總結摘要。

在把聲音轉寫為文字的基礎上,“通義聽悟”能夠對語義加以了解,真正做到先“聽”後“悟”。這也意味着自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問世以來,阿裡雲旗下大模型品牌“通義”的布局再向前邁進一步。

《天下網商》也為讀者争取到了專屬福利:在“通義聽悟”官網新增賬號後,輸入專屬密碼“天下網商AI”,即可領取20小時免費轉寫時長。

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家企業、機構代表也在此次峰會上發言,介紹了數字技術對相關業務的促進和改革作用,并希望雲智能成為進一步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通義”家族新丁

在“智在粵港澳”阿裡雲峰會的議程中,“通義聽悟”被放在開場主題演講後的第一順位釋出。

阿裡雲智能CTO周靖人介紹,“通義聽悟”是一款面向工作和學習的AI助手。它能夠先将人類語音識别為文字,再通過AI技術的加持,對文本進行總結、提煉。

正如其Slogan“萬語千言,心領神悟”所概括的,通義聽悟首先做到“聽”:将音視訊内容轉寫為文字,再加以“悟”:在了解文字内容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深加工。

通義聽悟實時轉寫/翻譯功能

換言之,通義聽悟最基本的功能是“語音轉寫”,但其外延又遠遠不止于此。

周靖人列舉了通義聽悟的多個實用功能:全文摘要,快速總結視訊核心内容,将萬字長文縮短至200字概要;章節速覽,提煉多個章節的要旨,并直接對應到時間軸上每個節點;發言總結,在會議上區分10個以上不同發言人,分别提煉和總結其觀點,會後,與會者的主要觀點便一目了然。

這些功能可以覆寫會議、授課、采訪、翻譯、聽障人士溝通等多個使用場景。未來,通義聽悟還将上線一鍵提取PPT、内容問答、為網絡視訊自動生成字幕等功能。

阿裡雲“通義”大模型,又多了一款殺手級産品

通義聽悟技術負責人鄢志傑透露,這款産品的前身“聽悟”已經在阿裡巴巴經過了長期的内部測試,通常用于資料調查、會議記錄等場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個領域的AI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提升,聽悟随之更新到了“通義聽悟”,并選在今年6月對外開放。

《天下網商》也在此前的試用中發現,聽悟從一款單純的“轉寫軟體”不斷進階,逐漸上架了提取關鍵詞、梳理議程、總結段落要點等依托于AI大模型的功能,這些功能大多通過“聽悟實驗室”子產品進行投放和疊代。

如今,有了AI加持的“滿血版”通義聽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鄢志傑舉例:一個長達10-20分鐘的音視訊,通義聽悟能夠以10-100倍的加速比轉化為文字,再用不到1分鐘的時間加以了解。

按照阿裡雲的定義,這不再是一款工具型産品,而是完成了“從工具到助手”的轉變。周靖人說,通義聽悟的能力還會不斷提升,并将深入到一系列垂直領域進行定制,提升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

同一條起跑線

近年來,中國的AI大模型産業如火如荼。據《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披露,自2020年以來,中國企業和機構已釋出了79個參數在10億規模以上的大模型,這輪熱潮也被戲稱為“百團大戰”。

大模型入局者中,既有百川智能、光年之外等後起之秀,也不乏百度、騰訊、商湯科技、科大訊飛等積澱深厚的選手。

阿裡雲“通義”大模型,無疑是百家争鳴中的引領者。

2023年4月,阿裡雲正式推出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它能夠響應人類以自然語言提出的指令,完成回答問題、創作文字、編寫代碼、角色扮演對話等各項任務。周靖人稱,每家企業都可調用通義千問的能力,量身打造出自己專屬的智能客服、語音助手、AI設計師等。

而後,釘釘宣布全面接入通義大模型,使用者隻需輸入一個斜杠符号“/”即可喚起智能助手,進行文案創作、應用開發、紀要整理等工作。5月31日,這項功能面向企業使用者正式啟動邀請測試。

此前,天貓精靈也将大模型技術置入智能音箱、智能眼鏡等産品;OPPO、中興通訊、吉利汽車、波司登等多家企業均表示,正與阿裡雲展開大模型技術領域的探索和共創。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阿裡雲智能集團CEO張勇觀察到,企業對專屬大模型的需求相當火爆,這項技術“再一次激活了千行百業”。

“所有企業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術來武裝自己。”張勇說。

阿裡雲“通義”大模型,又多了一款殺手級産品

通義聽悟Chrome插件功能

周靖人介紹,阿裡雲自2019年啟動大模型研發以來,通義大模型逐漸從單一模态真正更新為多模态大模型。2022年,阿裡雲在雲栖大會提出“Model as a Service”(MaaS,模型即服務),将模型作為AI技術應用的首要載體,以解決傳統AI應用壁壘多、部署難的問題。

鄢志傑謙遜地表示,盡管通義聽悟的算力出衆,但産品本身依然是由人創造的,未來,阿裡雲将緻力于發揮它作為助手的作用。“(通義聽悟)是幫助人的,而不是替代人的。”

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為工作提效、産業更新指明了方向,也讓許多企業發現了“後來居上”的可能:随着不可見的“數字鴻溝”被抹平,巨頭與新秀将重新站到同一條起跑線上。

現在,發令槍已經響起,在日新月異的大模型應用中,阿裡雲正在加快步伐,讓新技術快速落地賦能千行百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