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百萬的ERP系統,連MRP都跑不起來的原因分析下

作者:古哥計劃

昨天說到古老師去線下調研的一家集團工廠,花了上百萬的ERP系統,連MRP都跑不起來的初步原因分析,分析了其中的兩點,一個就是工廠的核心使用者對ERP不了解,另外一個就是使用的ERP時間太少。這兩個原因也同時引出了後面幾個原因:

上百萬的ERP系統,連MRP都跑不起來的原因分析下

賬務處理不好

MRP的核心就是需求運算,根據銷售需求結合BOM物料清單根據層級層層分解,同時考慮全階的“資源”,并進行運算。跑出淨需求。而資源當中包括在倉庫的現存量、在外的采購量、在工廠的WIP在制量等。

從背景調出的資源,發現這些資源對應的“賬務”非常不準确,同時做賬也不及時。常見的問題有:

問題1:倉庫賬、物對不上。有賬沒實物或者有實物沒有賬;

問題2:離散任務有入庫,沒有領料。

問題3:離散任務沒有入庫,實物已經有入庫;

問題4:不同離散任務,通用物料發料串單。計劃排A批次,A批次沒有領料,B批次沒有排,賬發在B批次上;

問題5:賬的延期率非常高。實際與入賬完成平均需要48小時。也就是今天的完工,到二天後才能入賬;

問題6:制造現場半成品不入庫,隻有離散任務全部完成才報賬入庫。舉例說明:一個離散任務:10000, 當天已經生産5000合并産品,不入賬,要等到10000全部才報工入賬;

問題…………,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問題如果不解決的話,MRP肯定是沒辦法跑的。是以目前整個集團下屬的工廠都是跑LRP,就是按訂單跑毛需求。不跑淨需求。

資料無人清理

上面已經從賬面上發現了很多問題,其實不光光是賬有問題,ERP裡面的資料因為長年無人清理,無效資料特别多。而這些資料又是供需平衡的關鍵資料。不清理的話,直接影響供需判斷。如無效的銷售訂單、無效的采購訂單、無效的離散任務等。

這裡以離散任務舉例說明一下,導出未關閉的離散任務,多達60000+的資料,年份最早的還有2021年的離散任務沒有關閉。特别是有一些離散任務有領料,沒入庫,有入庫沒領料。各種類型的離散任務來源都有,證明關鍵使用者沒有管理起來。通俗的說就是有權限建立離散任務的使用者太多了。

這些人建立離散任務後,也不管理跟進,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建立的,如一些手工建立的:試産、返工、備貨、樣品工單等。人工建立比占比非大。這些資料沒人跟進管理,制定标準,跑MRP隻是紙上談兵。

上百萬的ERP系統,連MRP都跑不起來的原因分析下

邏輯沒人定義

從賬面、資料上都發現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人牽頭把系統中一些關鍵資料進行标準定義。如BOM中的下層各個物料領料方式是否是最佳,是設定為全部推式領料,還是拉式領料。

因為BOM層級比較多,多達9層,如果不進行跟單件和非跟單件定義,如果下達1個産品,跑出來的離散任務按全跟單的話,任務号就超過100張。這個任務量是非常恐怖的。

離散任務一多,對應的需求工作量也會非常大,如對應的采購需求、委外需求。可能都會産生大量的單據,其他先不說,就賬務處理,每一張離散任務的領料、報工、完工的操作都是幾何級增加。

上了MES也會造成條碼、掃碼的工作量問題。是以需要跑MRP的話,很多時候都需要把一些物料的關鍵邏輯定義好。例如:

物料預設的發料庫位

物料的預設成本中心

物料的實際前置期或者提前期。

物料的并單與拆單邏輯

……

定義了這些後,MRP在根據不同的工廠,不同的産品進行試跑,每跑一次測試出BUG,繼續跑,一直跑,跑到沒有BUG,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上百萬的ERP系統,連MRP都跑不起來的原因分析下

我是古哥:

從事制造行業18年,在企業營運、供應鍊管理、智能制造系統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企業智能化,柔性化計劃營運管理專家,擅長通過企業流程優化規範,企業管理、導入計劃營運提升企業效率;對提高企業準時交貨率,降低企業庫存,輸出智能制造人才有豐富的經驗。學習PMC生産計劃,關注古哥計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