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作者:韓霖的終身成長之路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著名作家李小來在《财富自由之路》中寫道:全世界的"批評家"占多數。他們從不自己做事,而且幾乎在所有時候,他們都在評論别人,如果這是積極的鼓勵,但這主要是尖銳的諷刺。

想象一下,你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感到有教育意義,然後把你的感受發給一個朋友圈,然後是讓你不舒服的評論,要麼建議你不要繼續做雞湯,要麼以一種奇怪的方式"表揚"你。

或者,當你無聊地看微信,看到一些對話和視訊時,你忍不住評論,釋出你的"高評價",如果你受不了,你可能會覺得内心不舒服。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身邊總有不同的人來評論我們,我們總是有沖動去評論别人,有句話說:誰以前不說,誰背後沒人說?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評論"别人呢?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01 優越感的"認知偏差"

我們不僅喜歡評論别人,還喜歡指着河流和山脈。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獨一無二,比别人優越,這種過度自信,高估别人的心理現象,是一種自然的認知偏差。

在《精英日》中,萬維剛說:在我們心目中,我們處在馬斯洛金字塔的頂端,我們關心的是自我現實;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問受試者,公司動員員工從事新崗位,請問以下三種說法,以下哪一種?

1.這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公司永遠需要這個職位,你永遠不用擔心被解雇。

2 這是一份非常引人注目的工作,很多人都能看到你的表現。

3.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這個職位讓你真正看到公司是如何運作的,可以讓你快速成長。

結果:如果你問自己,大多數人認為第三個詞是最動人的,如果你問——你認為什麼會給"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多數人認為第一個和第二個詞是最有效的。

實驗表明,大多數人覺得他們的工作是"實作自己",别人工作隻是為了"謀生",他們處于馬斯洛金字塔的頂端,而其他人則處于中低層。

是以,盡管絕大多數人,在一般能力上,在普通工作中,仍然有高估自己的傾向,覺得自己有資格評論他人,給予他人指導和評價,然後他們有責任評論他們所看到和聽到的内容。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02 緻攻擊者

有時我們喜歡評論他人,以尋求他們的認可和接受。

在心理學中,評論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攻擊",精神分析學家胡桑說。一個人在評論别人的時候,就是用自己的價值體系和道德标準來設定别人,缺乏對他人的尊重,導緻對别人的一種"攻擊"。

我們的成長充滿了這樣的經曆:小時候,媽媽常說,不要聽從狼去走。這意味着我們不是一個好孩子,這是母親對我們的評論;

或者媽媽們會說:别人的孩子怎麼這麼粗心大意,而你這麼煩惱,這也是一種負面評價。

從長遠來看,由于我們因為害怕被攻擊而一直收到外界的評論,我們為了保護自己,按照對方的價值觀行事,尋求對方的接受,無意中"認同攻擊者"。

"認同攻擊者"在心理上是:我們不想被攻擊,我們成為攻擊的人。評論别人,是因為我們害怕被控制和忽視,是以我們擠進了别人的世界,渴望被别人接受。

是以,當我們面對一些觀點和信念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評論,取悅他人,争取對方的認可。

這是一種内心恐懼的行為,被排斥,無意識地"認同攻擊者"——做出某種迎合或奉承的評論。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03 進化的本能——判斷的表達

評論他人是判斷的标志,表明你是一個有判斷和選擇能力的人。

《人格智商》(Personality IQ)一書的作者約翰·梅耶爾(John Mayer)認為,"評論他人"是一種強大的人類本能,它已經進化到可以幫助人們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在古代,所有合作群體中的人都是為了生存,這個時候,群體中的合作夥伴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品格"尤為重要,如何判斷合作夥伴是否具備合格的能力,它考驗着每個人的判斷力。

例如,如果你處于危險之中,你的隊友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處理它?隊友會私下偷獵物嗎?在所有情況下,每個人都需要有正确的判斷,然後評論:這個隊友能被信任嗎,他的捕食能力如何?

在這方面具有較強判斷力的人有較高的生存機會,較高的繁殖機率,是以,經過多年的慢慢進化,這些"高判斷和高評價"能力的人類基因傳承下來,而"低判斷和低評論"的人類逐漸被淘汰。

我們都是高度評判的人類的後代,是以自然而然地有評論别人的欲望和沖動,無論如何,總有一種心理傾向去評論。

面對這種"評論他人"和習慣性"評論事物"的自然本能,我們能做些什麼來不違背自己的本能,盡量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01 了解自己的認知偏見——換位思維

每個人都有一種天生的"認知偏見"——認為自己是"優越的",這往往會導緻一個結果,當面對他們不同意的觀點和信念時,會自動認為對方是錯誤的和正确的。

是時候提醒自己,對方也是一個有"認知偏見"的普通人,TA也可能認為"你"是錯的。

鎮靜你的大腦,避免沖動地評論别人,盡量找到對方觀點的可行性,為對方的觀點找一個合理的地方,試着接受對方是一個"理性公平的人"。

當如此冷靜地改變思維時,很多沖動的想法就會被驅散,理性逐漸發揮其作用,這一次即使評論,也能更公平,不會攜帶情緒。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02 審視尋求"他人認可"的心理

我們尋求他人的認可,有時是因為力量的不平等,因為我們年輕時面對父母,有時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就像在比我們更好的同僚的工作中一樣。

這時我們應該仔細分析自己的内心,到底要為什麼尋求别人的認可,如果是因為實力的不平等,那麼獲得别人認可的更好方法應該是:成長,取得一定的成績讓對方看到,而不是通過迎合或吹捧。

如果是由于自己的自信,想要得到别人的認可,也應該以謙遜的态度,認識自己的優勢,再學習别人的長處,努力成為一個獨特而優秀的人才,而不是低自尊去養别人,貶低自己。

無論我們多麼需要尋求别人的認可,我們都應該改善自己的處境,努力把心理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長。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03 正确證明你的判斷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每個人都會評論他人,這既是溝通的需要,也是尋求他人合作的手段。是以,在評論别人的時候,你必須這樣做,把自己放在和别人一樣的水準上。

在相信自己是理性、公正的人的同時,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看待對方,避免"認知偏見"或"自愛"的幹擾,以便以更公平的方式發表評論。

任何從古時代進化而來的本能,都對人類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有些本能由于人類生存場景的變化而對人類産生了負面影響。

是以,在無法改變本能的情況下,隻有根據場景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應對方式,以避免本能傷害自己,還要适應場景來改善自己,為自己更好的福利。

隻有根據不同的情況,适當表現自己的判斷,做出适當的評論,才能更好地促進交流與合作,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評論"别人?

寫在最後

古代人類,因為生命範圍特别小,一輩子可能聯系不到150個人,那麼他評論的不超過150個人。

但是,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可以在微網誌上發表評論,評論的數量是無限的,這就要求我們特别珍惜自己的評論沖動;

同時,不恰當的評論會對他人造成傷害,這要求我們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攻擊"他人,這保護了我們的能量,避免了傷害他人。

願每個人都謹慎地使用他們的評論,并适當地使用它們,使它們成為"雙赢"的舉動,而不是"兩者兼而有之"。

資源: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李笑

精英日間班環球鋼鐵

《人格智商》作者:John M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