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作者:Beiqing.com

本文為《我們何處去?動物瀕危信号》專題第二篇。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本文出自2023年5月5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專題《我們何處去?動物瀕危信号》中的B04。

無論自然界的大氣變化導緻了多少物種的消亡,我們都不可否認,仍有很大一部分的物種滅絕依然完全是人類活動所緻。大自然本身雖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着自己淘汰與進化的生存法則,但這并不能成為人類破壞生态環境的遮羞布,是我們将過去需要幾個世紀甚至上千年才會發生的緩慢而神奇的自然界變化,變成了我們可以肆意塗抹改造的積木城,并且我們幾乎從未意識到,随意抽走一塊積木會對這個龐大建築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面對人類的出現,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每個生物的不同個性都無助于它們對抗或者與人類和平共處。在過去幾個世紀裡滅絕的動物中,有一部分是時代原因導緻的,一些生性兇猛的野外生物對人類先天地充滿攻擊性,為了自己的生存空間,曾經的人類不得不使用獵殺的辦法來保障自己所處社會的生命安全。然而,溫順的個性也并不能成為動物們的保護傘。更多的動物也完全是因為個性過于溫順,極易捕捉,而且對人類沒有絲毫攻擊性,進而成為人類掠奪的收藏品,甚至成為人類五花八門菜單中的一份原料。

似乎,在人類社會面前,留給動物們的隻剩下了馴化這一個選擇。“動物是人類的夥伴”這個說法相當有問題,因為它潛在地将一些不可能成為人類朋友的動物篩除在外——比如水虎魚或者蜘蛛。通過馴化而融入人類社會的動物,都被賦予了統一的功能性,有的被劃分為寵物,有的被劃分為家禽牲畜,面對它們我們很難産生面對大自然的驚奇感。我們保護物種的意義并不在于我們要在自然界保持一個種類繁多的動物園,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意義。

愛德華·威爾遜根據研究統計了人類對物種的影響。在伊甸園時代,物種滅絕率平均每年為百萬分之一(其間偶爾會有自然災害等原因導緻的大滅絕事件);但到了19世紀,物種滅絕率已經上升到了十萬分之一;然後20世紀的物種滅絕率接近于萬分之一。按照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紅皮書研究結果,21世紀的每年物種滅絕率已經來到了千分之一。越來越多的物種由于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而徹底消失。

物種消失的速度是令人震驚的。1987年,人們還能看到幾十萬隻準備交配的金蟾蜍出現在山林中,但到了第二年,研究人員竟然隻能找到5隻金蟾蜍,第三年,金蟾蜍滅絕。澳洲特有的北方胃育溪蛙在1984年1月被發現成為新物種,短短4個月後,該物種滅絕。曾經遍布美國佛羅裡達州的蕭氏鳳蝶因為農業殺蟲劑的緣故,如今隻剩下了大學研究所裡人工飼育的一小群。溫哥華島土撥鼠在人類發展林業、砍伐森林的時候,已經被逼到山坡上居住的它們依舊堅持着祖先們挖洞居住的習慣,最終它們的數量降到了僅剩70隻。一隻名叫“塔基”的蝸牛所代表的古老物種,在人類拼命拯救的情況下依舊難逃滅絕的厄運,随着“塔基”在飼養園裡去世,從業人員隻能留給它的種族一個這樣的紀念碑:

生于公元前150萬年,卒于1996年1月。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圖為“塔基”留下的外殼

哈斯特鷹(1500年左右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在恐鳥滅絕之後,其昔日的天敵哈斯特鷹也随之滅絕。哈斯特鷹極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肉食鳥類,後來發現的化石證明哈斯特鷹的翼展最大可以達到3.5米。僅存于紐西蘭島的哈斯特鷹是當地的絕對頂級掠食者,它們隻需要從空中發動襲擊就能輕松獵殺一隻恐鳥,面對這個空中的龐然大物,人類也沒有什麼辦法。但随着人類殺盡了恐鳥,哈斯特鷹失去充足的食物來源。最終,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肉食鳥類也徹底從地球上消失。最後一隻哈斯特鷹極有可能死于饑餓。

恐鳥(1500年左右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恐鳥是曾經僅存于紐西蘭的特有物種,它們體積龐大,種類繁多,體形從1米到3米不等。在紐西蘭島上,體積龐大的恐鳥幾乎沒有天敵——除了哈斯特鷹。不過随着波利尼西亞人的登陸,人類發現不擅長奔跑、大腿肌肉強壯、數量繁多的恐鳥簡直就是上天饋贈的肉食。考古學家在紐西蘭早期居民的垃圾堆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恐鳥的骸骨,上千萬隻恐鳥就這樣被人類捕殺殆盡,一隻都沒有留下。而恐鳥從遍布紐西蘭到徹底滅絕,隻有短短的幾十年。

白令鸬鹚(1850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白令鸬鹚的肉質并不怎麼受歡迎,按理來說不應該被大肆捕殺,奈何在人類全球殖民的過程中,它們是阿留申群島地帶為數不多可以充當食物的野味。這導緻它們的數量迅速減少,最終在1850年正式滅絕。

渡渡鳥(1681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渡渡鳥是具有象征性的滅絕物種——當然對于渡渡鳥來說,它今日所具有的名氣無疑是悲劇的結果。渡渡鳥第一次被人類發現時,登陸島嶼的水手們忍不住哈哈大笑,這種鳥長相滑稽、肥胖,不會飛,反應又很遲鈍,以至于人類稱呼它們為“愚鸠”和“大自然犯下的錯誤”甚至“有辱生靈的東西”。人們在模裡西斯島大量捕殺這種“行走的雞腿肉”,也有人想要購買渡渡鳥的活體作為寵物或展覽品。但可惜,這些嘗試無一成功,反應遲鈍的“愚鸠”對于人類的馴化卻表現出了頑強的抵抗力。1681年,最後一隻渡渡鳥消失。1801年,官方确認渡渡鳥已經滅絕。由于一個标本都沒能留下,各個博物館開始大量搜素僅存的渡渡鳥遺骨。自此,人們開始正式意識到物種滅絕這個話題。

巴氏樸麗魚(1985年左右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樸麗魚曾經是龐大的物種,該屬中共包括了200多種魚類,但如今其中的絕大多數都已經滅絕。樸麗魚的滅絕完全是人類随意引入外來物種和水域污染造成的。人們先是在維多利亞湖中引入了肉食性魚類,而後又将廢水排入湖泊,導緻湖泊富營養化進而出現缺氧。在更深的水域,還有更多尚未等到人類觀察就已經消失的魚類。

洞熊(25000年前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體積龐大的洞熊是史前巨獸之一,它的滅絕可以說更多在于自然因素。曾經與尼安德特人一起生活過的洞熊恰好遇上了最近的一次冰河期,氣候變化使得洞熊覓食更加困難。成年洞熊站立起來的高度可以達到3.5米,對于人類來說也是野外生存的威脅之一。諸多因素的疊加使得洞熊的生存日益艱難。不過,相比于人類的影響,幾千年冰河期的氣溫變化才是導緻洞熊數量大幅減少的主要因素。

南極狼(1876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我們常用“狼子野心”來形容狼的不可馴化性,但南極狼是其中的一個反例。它們對于人類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在第一次有船員登陸馬爾維納斯群島時,就成功馴化了其中一隻并随船帶走。1765年,英國詩人拜倫的祖先也乘船抵達了這座島嶼,島上的南極狼竟然下海來歡迎人類,然而人類給出的回應是放火焚燒了島上的植物和南極狼的巢穴。當地人也喜歡利用南極狼溫順喜人的性格,用食物誘惑南極狼,等它們靠近後再用砍刀砍死它們,輕而易舉地擷取南極狼的毛皮。最後人們甚至開始用投毒的方式來捕殺南極狼,最終導緻南極狼在1876年滅絕。

日本海獅(二戰期間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直到19世紀,日本和北韓的海邊還能見到大量的日本海獅,即使在20世紀初期,盡管由于捕殺和馬戲團演出造成了數量銳減,日本海獅還是距離滅絕有一段距離。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摧毀了這個物種。水下的戰鬥破壞了日本海獅的生存環境,再加上北韓士兵們會拿海獅作為靶子練習射擊,1951年之後,人們就再也無法找到日本海獅仍舊存在的證據。199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官方正式宣布,該物種已經滅絕。

拉布拉多鴨(1875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拉布拉多鴨是被人類間接影響而導緻滅絕的物種。在美國殖民者開拓長島之後,當地人嘗試過捕殺拉布拉多鴨,讓它進入人類的食譜,但沒想到這種鴨子的肉相當難吃,直到鴨肉腐爛都賣不出去,是以當地人很快就放棄了捕獵這種鴨子。按理來說,沒有了人類的獵殺,拉布拉多鴨的生存即使受到影響也不至于滅絕。然而,位于長島的拉布拉多鴨還是在1875年走向了滅絕。由于年代久遠,資料稀缺,我們無法确定拉布拉多鴨滅亡的原因,隻能根據它的身體結構推測是由于工廠污染導緻軟體動物減少,進而讓拉布拉多鴨無法尋覓到充足的食物并是以滅絕。

粉頭鴨(1949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粉頭鴨的頭部如火烈鳥般優雅,這讓它成為東南亞地區人們心中的珍奇動物。它的滅絕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當地人并沒有大量捕殺粉頭鴨作為食物,甚至出于美化園林人們還會主動飼育粉頭鴨。目前隻能猜測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壞而導緻的物種滅絕。

斑驢(1883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斑驢的墓志銘是:我拒絕服從。

在人類曆史上,馬很早就被馴服,成為人類的交通運輸工具,然而,作為斑馬亞種的斑驢卻拒絕接受這個命運。南非移民曾經嘗試過馴服斑驢,讓它拉車,進而進入人類社會,但是斑驢的天性卻讓它們不斷反抗。人類嘗試在動物園裡保護它們,但在19世紀的倫敦動物園,最後一頭斑驢種馬在抑郁和憤怒中選擇沖向圍牆自殺。自此,這個靈魂僅屬于荒野的生靈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開普獅(1865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開普獅曾經是南非殖民者的噩夢,這種獅子性格極為兇猛,見到人類後會毫不猶豫地上前攻擊,不過開普獅的兇猛性格沒有讓人類退而遠之,反而是激發了不少冒險者内心的“勇氣”。不少冒險者都以獵取一隻開普獅作為至高無上的獵手榮耀。1865年,最後一隻開普獅在納塔爾地區被獵殺。

笑鸮(1914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紐西蘭的毛利人曾經記載過笑鸮遍布的場面,到了晚上,整個森林裡都響起類似人類的笑聲,宛如一場音樂會。笑鸮的叫聲奇特,像是一個人在笑,而它的性格也非常溫順,在被人類捕獲後幾乎可以直接馴化,任人擺布,毫無反抗行為。這種可愛的性格讓大量的人想擁有一隻笑鸮作為寵物,再加上野外獵物的銳減,到了1914年,人們已經隻能在野外找到最後一隻笑鸮的屍體。

牙買加巨草蜥(1840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蜥蜴的滅絕頻率要遠遠高于老虎或犀牛,隻是并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牙買加巨草蜥的滅絕是物種入侵的後果,人們為了對付島上的毒蛇而引入了獴,結果牙買加巨草蜥也随之遭殃。當地人還認為這種蜥蜴帶有劇毒,被咬上一口就會不治身亡,這也讓牙買加巨草蜥難以在人類社會中存留,不過,牙買加巨草蜥帶有劇毒的民間說法,卻完全是子虛烏有。

袋狼(1936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袋狼曾經是澳洲的标志性動物,但由于會在夜間向羊群發動攻擊,導緻20世紀的澳洲人用懸賞的方式屠殺袋狼。這個存活到現代的最大食肉性有袋動物數量銳減,等到1936年政府想起來将它列入保護動物的時候,袋狼已經完全滅絕。

日本狼(1905年滅絕)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日本狼的命運經曆過榮耀和低谷。在日本民間傳說中,日本狼是一種神秘的生物,不少日本地區的人會把它們視為當地的神靈或保護神。但是,從明治維新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在接受了科學的觀念後放棄了傳統的做法,為了保護農業區和居民區,日本政府懸賞滅狼并發動了投毒運動,滅狼活動讓日本狼這個曾經的保護神在1905年永遠成為了地球之外的星座。

爪哇犀牛(不久的将來)

人類的出現,讓幾乎所有動物都措手不及

所有犀牛的處境都已經不必多言,極端的環境保護組織不得不派人去野外割掉犀牛的角,進而讓犀牛喪失經濟價值,讓它們起碼免遭偷獵者的殺害。人類使用犀牛角制作藥材與春藥,或者隻是用它來完成某件藝術收藏品。目前,爪哇犀牛的命運最不容樂觀,它的兩個亞種已經滅絕,最後一批越南爪哇犀牛在人們重新發現并将它們放入國家公園保護後,依然被偷獵者捕殺殆盡。如今地球上隻剩下50隻蘇門答臘爪哇犀牛,盡管它們已經被徹底保護起來,但是由于緩慢的繁衍速度和環境的影響,未來這些僅存的爪哇犀牛也極有可能滅絕。

伊甸園時代物種滅絕率:百萬分之一

19世紀物種滅絕率:十萬分之一

20世紀物種滅絕率:萬分之一

21世紀物種滅絕率:???(取決于我們)

撰文整理/宮子

編輯/張進、王菡

校對/薛京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