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訪華背後,更重要的是業務思考|钛媒體焦點

作者:钛媒體APP
馬斯克訪華背後,更重要的是業務思考|钛媒體焦點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自馬斯克的飛機落地中國開始,其一舉一動都備受外界關注,這不僅是馬斯克個人影響力的展現,更重要的是,這關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下一步的布局。

據外界猜測,馬斯克此次訪華可能會圍繞 FSD 入華、建立生産 Megapack 儲能工廠、上海工廠擴産等事項展開,基本覆寫了特斯拉的主營業務。

對特斯拉來說,營收占比達 1/5 的中國市場是其全球布局不可或缺的關鍵市場,馬斯克此次再度訪華,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在五月中旬特斯拉的股東大會召開之後,馬斯克在接受 CNBC 采訪時也曾提及,并直言“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就像一對連體雙胞胎”。不僅如此,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對話中,馬斯克還闡明了特斯拉的定價邏輯、未來盈利模式,并且談及人工智能發展的看法。

透過馬斯克在交流中傳遞的訊息,或能從中窺見特斯拉的業務開展邏輯和未來發展方向,而這些動态,都與中國市場息息相關。

難以捉摸的價格,背後邏輯是需求定價

自去年以來,特斯拉的産品一直在頻繁地進行價格變動,今年國内掀起的降價潮,也離不開特斯拉在其中的添柴加火。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内進行了大面積降價,Model 3 和 Model Y 在中國市場更是分别降至 23 萬和 26 萬,曆史最低價格水準。進入 5 月,特斯拉又将 Model 3 和 Model Y 的起售價全線上調 2000 元。

對于特斯拉的定價政策,馬斯克表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來定價”,一季度進行大規模降價是處于汽車行業銷售的季節性因素,一季度通常是比較糟糕的購車月份。

馬斯克透露,特斯拉内部會有系統計算下單人數,每天會收到郵件說明有多少人在哪些國家下單了哪些車型。這樣能夠對市場情況充分了解,不會因為一兩天的銷量變化作過度反應,但如果銷量兩周連續下滑的話,也能及時發現需求出現問題,在價格上作相應的調整。

在馬斯克看來,所有的公司都會根據市場狀況進行調整,對汽車公司來說同樣如此,一般來說,車企都會有建議零售價(MSRP),如果市場需求高,經銷商也會在 MSRP 的基礎上加價;如果需求低,則會有制造商補貼或其他激勵措施。

“近半年來,所有的汽車都經曆了高峰和低谷時期。隻是特斯拉反應比較迅速且透明,不會有建議零售價溢價或優惠折扣的問題。”馬斯克說道。

隻要自動駕駛給力,可以零利潤賣車

雖然特斯拉現階段頻頻調價,但在馬斯克的未來設想中,特斯拉并不是要靠賣車掙錢,而是要通過多賣車,未來通過自動駕駛産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今年一季度财報電話會上,馬斯克甚至說出了“現在就可以實作零利潤銷售”。在其看來,使用者購買了有自動駕駛加持下的汽車産品,所獲得資産在未來的價值将比現在高得多,從技術上來講,零利潤出售是行得通的。

“我們認為,一輛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價值可能是非自動駕駛車輛的五倍”,馬斯克說道,“一輛乘用車一周的效用大約為 10-12個小時,假設有人每天平均開車一個半小時上下班,加上偶爾的長途旅行,一周的使用時間大概是 10-12 個小時,但卻需要支付停車費、罰單等車輛使用成本。但如果這是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像無人車一樣繞着城市跑,這樣汽車的效用會更高。”

這類似于 Robotaxi (無人駕駛計程車)的營運模式,在馬斯克看來,這是加大汽車效用的猜測之一,假設一周有168個小時,粗略估計,自動駕駛汽車将不再是每周運作10小時,而是 50 小時,背後的成本是一樣的。

通過提升汽車的使用次數,車主能夠通過汽車獲得經濟回報。“汽車在自動駕駛計程車收入中的銷售價值數額是巨大的,可能賺到原價的兩到三倍。”馬斯克認為。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馬斯克對自動駕駛有着美好的暢想,但受資料安全和地緣政治的影響, FSD 在中國市場應用的并不是“完全形态”。

為了給中國市場吃“定心丸”,特斯拉在 2021 年就開始在中國建立本地化資料中心,以實作資料存儲本地化,并将陸續增加更多本地資料中心,并實作資料不出境,若有資料出境需求,會由國家監管部門稽核确認安全後才會向境外輸送資料。但截至目前,資料監管難題還未得到真正解決。

一直以來,中國市場是特斯拉全球布局中極為關鍵的市場之一,其去年在中國賣出了 439770 輛車,營收占比達到 22.27%。

按照馬斯克想要通過自動駕駛産生巨大經濟效益的設想,FSD 在中國市場能否以完全形态被應用将極為關鍵。畢竟,付費自動駕駛才是特斯拉真正賺錢的利器。

“特斯拉将在今年或明年迎來 ChatGPT 時刻”

“我在股東大會上提到過,特斯拉在現實世界的人工智能方面擁有強大的能力,事實上,它遠遠領先于任何人。老實說,我都不确定誰是第二名。”馬斯克說道。

同時,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今年或明年迎來 ChatGPT 時刻,即“特斯拉車輛能夠實作自動駕駛”。雖然這并不是馬斯克第一次“畫餅”,但在他看來,特斯拉在自動駕駛上的能力已遠高于業内其它玩家。

在交流中,馬斯克以谷歌 Waymo 為例,指出後者的自動駕駛汽車無法提供一個适用于任何地方的通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隻能在非常有限的地理位置上工作,且街道地圖非常緊湊,一旦這些街道出了什麼問題,比如發生事故、遊行或道路施工,它就會停止工作。

今年 4 月,根據美國内達華州的備案檔案,馬斯克在該州新成立了一家名為 X.AI 的人工智能公司,并且要與 OpenAI 展開競争。

雖然馬斯克曾投資和參與創辦了 OpenAI,但自從馬斯克退出之後,其後續的發展已離馬斯克的設想越來越遠。如今的 OpenAI,在馬斯克看來是“一家實際上由微軟控制的閉源的、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公司”。

馬斯克認為,OpenAI 應該保持開源,他希望後者是一個能夠“拯救亞馬斯克遜雨林的組織”,而不是一家“砍伐森林并出售賺錢的木材公司”。

如今,馬斯克再次成立人工智能公司,可以看到其還将在人工智能上持續發力。雖然馬斯克在采訪中表示目前還不是讨論“ X.AI ”的時候,但其也透露後續将會舉行釋出會更詳細地探讨相關問題。

不難看出,自動駕駛之于特斯拉的發展是重中之重,而 FSD 能否以完全形态在中國落地應用對這家科技公司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關鍵節點,尤其在國内車企紛紛上馬輔助駕駛之時,馬斯克久違的訪華之舉或傳遞出了某種可能性。

馬斯克訪華背後,更重要的是業務思考|钛媒體焦點

圖檔來源:陶琳微網誌

最新消息顯示,馬斯克 5 月 31 日連夜趕往上海超級工廠視察新款 Model 3 産線情況後,目前已傳回美國德州奧斯汀。據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今年 5 月已進行停工調整,為新款 Model 3 的生産做準備,目前已下線了第一批原型車,或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

馬斯克 44 小時的訪華之旅已結束,後續的故事,或更值得期待。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 ,作者 |肖漫,編輯 |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