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大家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平時一直在聊地上跑的,今天跟大家聊聊天上飛的。

首先熱烈慶祝!5月30日,大陸神舟十六号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載有三名航天員的神舟十六号,在6.5小時的飛行後,已經與中國空間站天宮成功對接,和神舟十五号飛行乘組的三名航天員順利會師。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中國空間站内,再現六名航天員齊聚太空的名場面!

除此之外,中國還在神舟十六号發射的前一天宣布,計劃在2030年前實作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當然了,這種令人激動的時刻,除了咱自家人驕傲不已的奔走相告,也少不了外國人的關注。

神舟十六号升空的新聞,當天就登上了衆多外國門戶網站的首頁,如CNN: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常年在網際網路高強度沖浪的馬斯克,也在一條加拿大航天員的推特下,留下了自己的評論:

“中國的航天成就,遠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更先進。”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有一說一,馬斯克的嘴雖然在不少時候都

跟開了光一樣損,但偶爾還是十分中肯的,比如這次。

更别提SpaceX本身就是全球航空領域的頂流企業,身為SpaceX的CEO,馬斯克對于中國航天的評價,含金量也比平常口無遮攔時要來的高。

不過,馬斯克的點贊,卻一下子在推特上炸了鍋。

在那名加拿大宇航員的推文下、以及馬斯克的回複下,都擠滿了前來發表意見的網友。

有表示震驚的: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圖檔中的文字為機翻,以下推特截圖中的文字也同樣)

言下之意:中國居然能在2030年前登上月球,大家還都相信這一點?!

針對這名不了解中國航天的網友,有人在他的回複下熱心科普(雖然在評論時明顯夾帶了不少私貨):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這種類似“村通網”的2G發言,相對來說還算是友好的,很多網友直接将中國航天的成就歸結為“美國的幫助”。

比如,技術是“美國免費提供的”、以及“中國偷來的”: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還有說是因為美國人買了中國商品,是以是“美國資助了中國航空科技”: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盡管非常荒謬,但在海外網際網路上,類似的言論确實屢見不鮮。

好在還有一些理智的人: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當然,推特上也不全是這種純粹貶低中國、滿是情緒宣洩式的發言。

就跟中國人在網際網路上沖浪一樣,美國人也同樣喜歡把其他國家的成就,和本國曾經獲得的成就進行對比。

針對馬斯克對中國航天成就的正面評價,有美國網友轉而聯想到美國1969年就有人登上了月球,認為還是美國的技術更先進啊!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然後馬上就有更“懂”的老哥出來提醒,“别做夢了哥們,技術都失傳了!”

然後不出意外地引發了一陣針對“黃金時代”的懷念,以及對現今美國社會這種“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狀況的不滿。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說着說着,就開始有人懷疑自己國家是不是真的登上過月球,是不是政客專門編出來騙群眾的?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畢竟,在60、70年代美蘇太空競賽之後出生的美國人,對美國政府“幹實事”的記憶比較陌生,對政客滿嘴跑火車的拉選票印象倒是非常深刻。

是以質疑一下政客宣傳的光榮成就是否為真,似乎也是很合理的。

更何況,美國人自己也很清楚自家的輿論造勢能力,洗衣粉都能說成生化武器,假的自然也能在媒體的鬼斧神工之下說成“切實無疑”。

結果現在真有盲目聽信政府宣傳的人,反過來還要接受一些“獨立思考”年輕人的嘲諷: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當讨論再次回到中國航天成就本身的時候,順理成章就有人發出稱贊的聲音,然後引發一波中國人非常熟悉的針對國家體制的反思: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好家夥,在中國整整一代人盲目吹捧的“西方民主”神話,愣是被神話所在的當地人自己給破了。

社長上學的那個時候,可萬萬沒有想過西方世界向來看不過的“一黨獨裁”,今天會有美國人真心實意地說好。

看來有些美國人的确是“苦兩黨争鬥久矣”,激進點的已經喊話要找人取代政客了: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既然都上升到體制問題了,肯定也少不了陰謀論,毫不意外,有針對中國的刻闆印象發言: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好像中國幹點啥都會危害全世界一樣,還要用西方文化裡的惡龍來指代東方文化中的“龍的傳人”。

但最有意思的還是中東網友,跟其他人完全不是同一個畫風: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同樣都是認為“中國強大之後,肯定會幹點啥”的想法,可中東網友的感受跟美國網友完全不一樣。

大概就是一個覺得自己國家受到了威脅,一個覺得“霸淩”自己國家的國家受到了威脅之間的差別吧。

總之,不論其他國家的人怎麼說,中國的航天科技将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向前推進。

不怪很多外國人如此破防,這年頭,能夠不出幺蛾子穩步實作每一個階段性目标的國家,着實不多。

美國自己釋出了“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準備重返月球,登月時間表從2024年推遲到2025年,然而專家表示2026年都夠嗆,說不準繼續往後推遲。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繼承了大部分蘇聯“遺産”的俄羅斯,也表示将恢複登月計劃,到2025年前陸續發射“月球25”、“月球26”、“月球27”探測器,結果原本應當在2021年10月發射的“月球25”探測器,發射時間一推再推,最新消息是又從今年6月發射延期到了8月份。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俄羅斯“月球25号”)

歐洲航天局計劃于2025年登上月球并建立基地,不過計劃包含和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合作,既然“阿爾忒彌斯”延期了,歐洲自然也得延期。

此外,還有印度、日本等國家提出了自己的登月計劃。

不過大家的登月計劃各有各的坎坷,進展都不順利,紛紛延期。

是以别看美國和歐洲的登月計劃表比中國早,但延期着延期着,說不準中國2030年的登月計劃反而會最早實作。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承接NASA發射項目的SpaceX,很清楚NASA如今預算削減、内部項目資金有限的局面,是以馬斯克才會給按部就班的中國航天高評價。

什麼叫“大家都在做PPT,隻有中國當真了”啊!

另一方面,不同于歐洲航天局、印度、日本等國家可以在“朋友圈”中開展合作,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幾乎是在單打獨鬥中成長起來的。

中國向來持開放态度,但與中國合作頻繁的第三世界國家更多是提供市場,而非技術,能提供技術合作的一票發達國家,長期以來都對中國持封鎖态度。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中國與巴西共同研制衛星的合作,現在都是一場國際佳話)

對中國科技封鎖力度最大的NASA,應該最明白這一點,然而為了“要錢”,讓美國國會準許巨額研發預算,NASA局長不僅渲染中國航天科技對美國的威脅,還聲稱中國航天技術“都是剽竊美國”的。

事實上,污蔑中國剽竊美國航天技術,是美國從上世紀起就常常提起的陳詞濫調,盡管美國本身已經在禁止技術洩露到中國方面,做到了嚴防死守的程度。

中美唯一一段在航天科技領域開展合作的時間,也就是80、90年代中國火箭對外承接商業發射項目剛剛開始的時候。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中美商業發射領域第一次合作:“長二捆”發射澳星)

美國給中國下訂單,中國火箭發射美國衛星。

原本是美國節省成本,中國打開國際市場、賺取資金的雙赢。

但美國開出的合作條件極為苛刻,不僅運抵中國的衛星要接受美方安保人員24小時的監控(以避免任何技術細節洩露出去),還不預付任何費用,發射失敗反而要賠付給美方100萬美元。

可想而知,這種一開始就不平等的合作,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

1999年,美國國會出台《考克斯報告》,公然指控中國“利用發射商業衛星的機會,特别是故障調查來竊取美國衛星、飛彈與火箭技術,進而危害美國國家安全。”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随後的《商業授權法》,美國更是從法律上禁止美國衛星在中國進行發射,并全面進行相關技術封鎖。

2011年的“沃爾夫條款”,則将手從商業發射合作,伸到了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上。

因為該條款,有中國科學家因被污蔑盜取技術而被捕,還有中國學者被禁止參與學術會議。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NASA一邊封鎖,一邊又抱怨中國不公開資訊資料)

就這樣傲慢無禮的圍追堵截,又何談中國剽竊了美國的航天技術呢?

很多美國人不曾關注過其他國家的發展曆程,随口“噴”幾句,實際心裡想的還是本國技術最牛逼。

這種做法雖然不妥,但想法也不是不能了解。

可要是中國人也跟風嘲諷本國從一窮二白發展至世界前列的航天成就,那就是沒良心了。

要知道,剛剛第三次發射成功自研運載火箭的南韓,總統都對外宣稱“南韓已是航天強國”,我們為什麼還要對自家的大火箭過于吹毛求疵呢?

寫在最後

其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都脫離不開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

美蘇冷戰期間,美國為了抑制蘇聯,選擇與中國開展合作;

蘇聯解體後,中國航天技術穩步發展,美國又将中國視為威脅,屢次三番進行阻撓;

中國科技實力逐漸強大、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美國又基于具體領域和項目,酌情恢複與中國合作。

神舟十六号發射圓滿成功!“普通人”也能上太空!外國網友卻炸鍋了?

今天,中國又面臨由美國開啟的貿易戰,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美國内部也面臨着激烈的觀念沖突,就像本文開頭展示出來的系列推文那樣。

對我們來說,這是好事。

隻要有人秉持着開放的态度,我們就願以坦誠的态度,去展示合作的更多可能。

正如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甯針對馬斯克訪華所說,“中方一向歡迎包括馬斯克先生在内的各國工商界人士訪華,更好地了解中國,推進互利合作。”

太空,不是某一個國家的領空,而是需要全人類合作探索的新世界。

我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