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18手機廠商殺瘋了?榮耀CEO趙明:沒有創新的産品,大家不會買單!

作者:時代周報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楊玲玲

618,被稱為上半年商家最後的沖刺,手機廠商也摩拳擦掌,欲借這個年中大促,沖一波銷量。

近日,趕在618年中大促之前,榮耀對外釋出新一代數字系列手機——榮耀90系列。該系列一直是榮耀銷量的扛鼎之作,本次售價2499元起,更是将價格力拉滿。

“2億像素寫真相機”是榮耀90系列的核心賣點之一。“這幾年,手機行業在人像攝影上似乎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大家在比誰美顔的更誇張、飽和度更高,這條道路上沒有最狠隻有更狠。”釋出會後,榮耀CEO趙明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趙明進一步說道,各家手機廠商在人像攝影上更多還是硬體PK,秀肌肉的偏多,在人像風格上的深度思考偏少。“随着AI算力提升,未來手機的攝影攝像功能,将會更加逼近單反的風格。”

由此,榮耀提出寫真人像的價值主張,并邀請演員楊洋作為榮耀90系列的全球代言人,這會是一張讓年輕人心動的好牌嗎?

618手機廠商殺瘋了?榮耀CEO趙明:沒有創新的産品,大家不會買單!

圖源:企業供圖

市場低迷,榮耀激進

IDC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44萬部,同比下降11.8%,延續了2022年以來每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幅度超10%的趨勢。

被寄予厚望的年輕消費者,也不願更換手機。艾瑞咨詢3月釋出的報告顯示,79.5%的Z世代更換手機頻率在1至3年之間,75.9%的人偏向定價2000元至6000元的機型。

“2022年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大概是2.7億部,2023年也會在2.6億部上下,變化不會太大。”趙明在會後的采訪中提到。

據趙明回憶,“2015年前後,換機周期大概是15-16個月,今年已經變成30個月,銷量自然會有所縮減,沒有足夠創新性的産品大家就不換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市場低迷之下,榮耀卻表現得較為激進。“2023年榮耀還是積極進攻的态勢,反周期加大研發投入,今年的研發投入估計還能維持10%。”按照趙明的說法,經過兩年的蓄勢和疊代之後,創新加速對榮耀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618手機廠商殺瘋了?榮耀CEO趙明:沒有創新的産品,大家不會買單!

圖源:企業供圖

此外,從管道來看,趙明介紹稱,今天幾乎所有品牌都在關店,榮耀還是新開了很多體驗店。比如,今年在浙江一地,榮耀一兩個月内就開了20多家零售店。“618到了,我們的團隊準備充分,他們無論從備貨上還是優惠政策上,準備度非常高。同時趕上榮耀90釋出,我想冠絕同檔的數字系列再配合近期的營銷動作,一定會做出好的成績。”趙明說。

趙明總結稱,近兩年,榮耀團隊在不斷變得成熟,從原來的一個部門真正地變成一個公司化運作。在面向全球市場的過程中,系統化的作戰能力正在大幅增強,預計5月底或者6月初,榮耀全球市場發貨量就可超過去年全年。

不過,榮耀海外市場2022年才正式重新開機,基數較低,未來發展空間大,面臨的競争對手也不少,其主攻的高端市場,長期被蘋果和三星占據霸主地位,特别是蘋果擁有全球高端市場(售價600美元以上(約合人民币4127元))75%的市場佔有率。

冷靜看待晶片和大模型

從華為分拆3年後,榮耀的整體戰略變得更為激進,但對于市場熱點卻一直保持審慎态度。

5月中旬,OPPO旗下晶片公司驟然解散,引發外界對手機廠商造芯的關注。

OPPO不是首家涉足“造芯”的企業,許多手機品牌都走在這條路上,以求在激烈的“紅海”競争中拔得頭籌。舉例來看,手機廠商在造芯路上集體聚焦影像晶片,已成為共識。小米推出澎湃C1這顆ISP晶片,vivo拿出首款ISP晶片V1,OPPO也在新品上搭載自研影像專用NPU馬裡亞納 MariSilicon X。

618手機廠商殺瘋了?榮耀CEO趙明:沒有創新的産品,大家不會買單!

圖源:圖蟲創意

對于“造芯”這件事,趙明一直比較謹慎:“榮耀會根據需要來制定自己的晶片戰略,既不盲目樂觀,也不妄自菲薄。”

在趙明看來,榮耀的晶片戰略,是一個全球化和開放的體系,會根據自身産品的需來選擇是自研,還是選取第三方晶片,保持産品上最佳的競争力:“我們不會糾結一個晶片是不是自研,當我們該出手的時候,像我們通訊的射頻晶片做出來體驗也非常好,未來還會有很多這樣的選擇。”

同時,對于今年火爆的AI大模型之戰,趙明表示,一直以來,榮耀都把AI作為品牌成長和發展中最核心的基因之一,不過相比雲端的大模型,手機端的AI更強調個性化和安全,榮耀将在端側AI上進行發力。

“未來端側AI與大模型會有某種程度的結合。但目前,對于端側AI與雲端大模型結合,我們仍會比較慎重。”趙明表示,榮耀不是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不可能換個賽道走向大模型。

“你說,未來雲側的大模型會不會影響手機的形态?”趙明分析稱,這可能還需要全新的技術來填充目前的差距和距離,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顯示平台會不會是眼鏡、投影等,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手機的綜合效率還是更高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