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醫療分支醫院時鐘系統(子母鐘系統)

智慧醫療分支醫院時鐘系統(子母鐘系統)

随着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水準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也逐年加大對建立醫院和現有醫院改造的投資,尤其在醫療設施的更新、醫院環境的改善以及醫院資訊化的建設等方面越來越重視。

醫療建築中智能化系統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醫院等級劃分評定的重心從原來的“重視醫療裝置、專家技術力量、床位等硬體設施” 轉移到了“重視醫院醫療服務品質、醫院管理水準等軟體設施”上。

這就使得醫院建設相應的智能化系統成為必然,幾乎所有的建立醫院都要求滿足智能化及資訊化建設的需求,如何使醫院建築智能化實施到位,滿足現代化管理的需求,使有限的資金能夠長期發揮作用,最終使患者及醫務人員真正受益,這是一個我們智能建築行業應該特别關注的問題。

智慧醫院大樓是具有智能大廈功能的特殊建築,強調圍繞為病人服務的思想,比如:病房設計如何考慮為一部分病人提供廣播、電視服務,又考慮滿足消防規範的要求;樓宇自控中結合醫院的特點增加供熱水管路的監控,供氧和吸引裝置的監控;安保系統如何解決病房區非值班入口的管理控制,又滿足消防規範對通道疏散的要求。此外智慧醫院具有一些通常智能大廈沒有的專用于醫院病人服務的系統。

二、建設内容

醫院智能化系統是通過采用現代資訊技術、網絡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技術來更高效、便捷、準确的提高醫院管理水準、醫療服務品質及醫護工作效率。醫院智能化建設的目标就是要着重解決怎樣通過智能化系統的建設來實作對醫院的安全、裝置、資訊的合理有效管理,并最終使得建成的智能化系統能為醫院業務管理、裝置運作以及對外服務提供一個運作平台,提供一種高科技高效率的管理和服務手段,适應醫院資訊化條件下管理、控制、服務一體化內建的要求,建立一個安全、舒适、便捷的資訊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高水準醫院。現階段醫院智能化系統建設的重點應該是為醫院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手段和智能化管理平台,歸結到一句話也就是智能化系統是為應用和管理服務的。

醫院智能化工程的初步設計中,弱電系統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統:

  1. 綜合布線系統;
  2. 計算機網絡系統;
  3. 安防系統(視訊監控、報警、巡更)
  4. 一卡通系統(門禁、梯控、考勤、消費、水電控)
  5. 分診導引資訊釋出系統
  6. 智慧病房系統(醫患呼叫、HPTV)
  7. 手術示教、遠端會診系統
  8. ICU探視系統醫院視訊系統;
  9. 有線及衛星電視接收系統;
  10. 公共廣播系統;
  11. 停車場管理系統;
  12. 多媒體會議系統
  13. 樓宇自控系統;
  14. 無線對講系統;
  15. 人員定位系統;
  16. 子母鐘系統;
  17. 嬰兒防盜系統;
  18. 醫院資訊化軟硬體系統;

三、方案簡介

醫院智能化系統總體架構是綜合運用系統工程理論和實踐,将醫院的結構(建築環境結構)、系統(智能化系統)、服務(使用者需求服務)和管理四個基本要素進行優化組合,提供一個安全、友善、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環境,适應醫院資訊化發展和醫療服務管理及科研教學的整體解決方案。

根據醫院的使用對象、使用功能及數字化醫院的要求,智能化系統以醫療服務和樓宇裝置監控為主線,智能化應用系統為支撐,建立醫用綜合資訊內建系統、樓宇自動化內建管理系統BMS、通訊自動化系統CNS。總體概括為以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龍頭,以資訊資源建設為核心,以應用系統建設為重點,建構以醫療服務為核心的資訊交換平台,以綜合管理為核心資訊服務平台,形成以醫療、科研、管理、教學為一體的資訊網絡。在此基礎上以系統內建,功能內建,網絡內建和軟體應用內建等多種內建技術進而實作綜合資訊內建系統(IBMS)。

智慧醫療分支醫院時鐘系統(子母鐘系統)

智慧醫院功能内容:

智慧醫院建設貫通診前、診中、診後各環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該建設将提供在手機APP上實作分時段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讓患者少跑路、少排隊。患者還可以直接在手機APP上檢視個人就診資訊、就診記錄、診療費用等診療資訊,讓患者的診療服務更透明。

智慧醫院建設涵蓋自助裝置、手機用戶端等多種途徑結算模式,優化了支付流程,改善了結算模式。患者通過自助裝置或手機用戶端可以進行診前、診中、診後繳費(銀聯卡、微信、支付寶);檢驗和檢查結果、費用明細可以實作自助列印服務。

智慧醫院建設還為患者提供了科室介紹、醫生簡介、專家介紹、醫院公告等資訊,使患者及時了解醫院動态,為患者就診提供了友善。

智慧醫院建設以移動網際網路終端為載體,将醫院的HIS、LIS、PACS等整合延伸到手機上,通過3G網絡與醫院資訊系統的實時連接配接,形成一個實時、動态的工作服務平台,讓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實時互動,快速擷取醫療服務資訊,給患者提供友善、快捷、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縮短了患者在醫院的停留時間,提高了就診效率,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負擔,改善了患者就醫感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