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何鑫:我們與自然,這麼近那麼遠

作者:澎湃新聞

作者:李偉,記者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何鑫:我們與自然,這麼近那麼遠

世界将生活在客廳裡。記者 孫占圖

2020年12月31日,世界會議客廳啟動,五位青年學者齊聚上海虹口區北外灘,探讨科技與人文的邊界。剛剛過去的2020年,各種"黑天鵝"一起飛翔,新的一年,我們将如何與不确定性共存。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何鑫認為,疫情的爆發應該是人類重新思考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距離的機會。

以下是 www.thepaper.cn 新聞彙編的演講摘錄,以友善讀者。

在過去的一年裡,很多朋友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發生了什麼?在人類曆史的程序中,我們應該如何與野生動物和自然相處?

疫情起源于冠狀病毒,這本質上是生物界的自然現象。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病毒會攻擊人類。

與人類相比,病毒是非常簡單的生物體,一些學者甚至認為病毒不能被稱為真正的生物體,因為它們具有簡單的外膜和核酸結構。

作為一種單鍊RNA病毒,新的冠狀病毒在結構上可能看起來很簡單,但直到今天,我們還無法将這種疾病降低到正常水準。在世界範圍内,新冠肺炎患者的數量仍在增加。中國在預防疾病方面做得很好,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可以摘下口罩生活,但世界仍處于危機之中。

起初,疫情是針對動物的。事實上,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會自己攜帶細菌和病毒,但很多時候它們不會感染人類。病毒和宿主之間的協同作用往往持續數千萬年,也許是因為人類無意中打斷了其中一些步驟,造成了危機。

回到武漢,很多人會想到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曾經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有些看起來像家畜,有些比較罕見,不是人可以直接接觸到日常生活,有的甚至在動物園裡也可能無法找到,比如蛞蝓、豪豬、蛞蝓,它們都集中在這個小空間裡公開發售。不同物種的病毒需要一個繁殖的"溫床",但人類已經在市場上創造了這樣的"溫床"。

許多科學家已經進行了研究,推測新的皇冠病毒可能來自穿山甲,蝙蝠,可能還有其他不同的物種,但仍然沒有定論。

早在2003年的SARS中,科學家們就進行了一項長期研究,确定海狸是中間宿主,其最終宿主是人類,應該起源于蝙蝠。

許多人認為蝙蝠是人類疾病的"魔鬼",但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前,人們可以通過各種管道找到遊戲商店和遊戲餐廳,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胃口或私人欲望。野生動物保護當局和研究人員一直緻力于野生動物保護和救援工作,但很難禁止它們。

近年來,法律法規做出了巨大努力,這些事件似乎有所減少,但仍然處于外風。2020年12月10日,在上海崇明島發現一例黃鼠狼,近700隻黃鼠狼被非法獵殺。

許多人認為黃鼠狼"不是出于好意給雞一個新年問候",而不是"好動物",但研究表明,黃鼠狼具有很大的生态價值——比起家禽,黃鼠狼往往是老鼠的天敵。

僅在崇明,就有近700隻黃鼠狼被網消滅,它們的肉被用來制作腌制食品,毛皮制成工藝品,甚至衣服。

2020年12月,疫情在中國平靜下來,但即使在上海等城市,類似的事件也已經重新發生。可以想象,對野生動物的殺戮和與野生動物的不當接觸在全國各地仍在繼續。

當面對問題時,很多人會認為人類應該與野生動物隔離開來,不應該接近它們,甚至應該把網撒出來,但是當問題逐漸放緩時,很多人重複同樣的錯誤,認為野生動物是用來吃的,可以玩,這就是問題所在!

早在2003年的SARS中,許多看到海狸的人 - 它的标準名稱是花海狸 - 認為它是"罪魁禍首"。事實上,海狸本身是一種廣泛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小型食肉動物,主要生活在亞熱帶森林中,人類也沒有太多的接觸,但它曾經出現在桌面上。

蝙蝠也是。2020年初,上海威航區的居民在天花闆上發現了蝙蝠,打電話給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清理它們,甚至說:"殺了它們。但所有的蝙蝠都在傳播疾病嗎?

看起來蝙蝠生活在我們周圍,但實際上它們遠離人類。蝙蝠有時在晚上被發現,在白天幾乎看不見 - 這是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關系的縮影,蝙蝠試圖适應人類環境,而我們人類卻對它們視而不見。

蝙蝠是适應環境的典型特征。許多人認為蝙蝠是一種非常小的動物,但它們有近千種。

蝙蝠在中國并不常見,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但在熱帶地區,比如東南亞,我們經常看到蝙蝠生活在人周圍,它們與人類沒有太多沖突。

很多人會"談論蝠鲼的變化"。早在曆史上,中國人就把蝙蝠作為美的象征,因為它們的名字有"祝福"的含義。但人們對中國的蝙蝠知之甚少,對上海的蝙蝠更是知之甚少。

當出現問題時,人們會責怪野生動物,但我們甚至不知道是哪些,它們生活在哪些地區,以及它們有多少,這是一個大問題。

人類隻是5000多種哺乳動物中的一種。當我們相信自己是世界的靈長類動物和世界的主人時,我們需要意識到,並非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完全依賴人類生存。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何鑫:我們與自然,這麼近那麼遠

哺乳動物群體。圖檔來源:何鑫

在哺乳動物群體中,藍色區域(上圖)是我們最"難看"的齧齒動物,包括小鼠、兔子、橙蝙蝠,人類區域是靈長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很多,但所有靈長類動物的數量遠遠小于人類的比例。

曆史上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是什麼?在人類早期曆史中有一幅壁畫,其中動物是獵物。當人類第一次離開非洲前往世界時,他們是野生動物的捕食者。但從一開始,人就是捕食者嗎?那不是真的。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何鑫:我們與自然,這麼近那麼遠

人類早期的狩獵場景。圖檔來源:何鑫

這張圖顯示了人類在文明早期是如何狩獵的。在很大程度上,人類依賴于第一種馴養的動物,狗。在生物學中,狗和狼實際上是大約36,000年前人類馴化的物種。随着馴化,人類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

人類在5萬至6萬年前離開非洲,然後到達亞洲,在那裡他們馴化了更多的動物,這成為主要的食物來源。例如,豬在9000年前被馴化,8000年前最初的牛變成了現在的牛,現在的山羊、泛綿羊,從1萬年前的歐洲野山羊開始。還有在人類曆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家馬,6000多年前馴化,還有驢。

學者認為,有些動物不是被人類馴化的,而是積極地接近人類,積極地被馴化,比如貓。

對于這些動物來說,人類是馴化者,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是這部分野生動物命運的主人。但與地球上所有的哺乳動物和鳥類相比,這些馴養的動物非常罕見。

2020年5月29日,農業農村部釋出《全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明确規定允許食用和馴養動物17種,特殊畜禽16種,包括銀狐、北極狐、蛞蝓等非食用動物。

回到武漢,動物,包括今天許多在網際網路上流行的動物視訊,都沒有出現在名單上。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何鑫:我們與自然,這麼近那麼遠

世界将生活在客廳裡。記者朱偉輝合影

人類傳統馴養的牲畜和家禽有5000至10000年的馴化曆史,特殊動物和家禽可能已經被馴化了數百年,并且(在市場上,流行的視訊)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直接接觸可能是直接從野外捕獲的,這可能是病毒的來源 - 因為它已經數千年沒有被篩選過, 數萬年。

我們常說,人類會因為猴子而改變。事實上,人類物種的進化一直伴随着整個地球曆史的興衰。許多人認為人類進化的早期是靈長類動物從森林遷移到草原的時候,但靈長類動物為什麼生活在草原上呢?這與地球的曆史、野生動物的變化息息相關。

很多時候,我們把早期的人類化石稱為"某人",但我們稱黑猩猩為黑猩猩,黑猩猩離我們的分化曆史隻有600萬年,下次我們去動物園看黑猩猩時,就有可能思考一個問題:人和動物有多遠?

南方猿類是我們可以追溯到人類的第一個家族來源,它在500萬年前在非洲蓬勃發展。在東非,他們離開了森林,去了草原。例如,著名的LUCY化石,上海自然博物館有其複制品,現在肯亞的博物館也保留了古代南方猿的腳印遺迹,這些腳印看起來與今天的人類沒有什麼不同,但其面部和圖像更類似于黑猩猩。

當時南方的古猿和野生動物有什麼關系?前者是後者的獵物。這些動物看起來和今天的老虎獅子非常相似,但它們并不像今天的老虎和獅子那麼大,隻有今天豹子那麼大。換句話說,成為一個被捕的食客是第一批人類的命運。

在這個過程中,人類逐漸發展出一些智慧,包括開始使用工具,當我們與原本捕食我們的動物之間的關系被逆轉時。

起初,我們成了競争對手,拿走了其他動物捕食的食物,成為我們的食物。然後,在我們發展成為真正的人類,成為完整的人類之後,人類開始真正地移動到食物鍊的頂端。我們開始在現實世界中主宰整個地球的環境,這就是我們開始離開非洲的時候,這就是智人。

智人從非洲出來取代直立人,曾經分布在地球的其他地方,一個熟悉的北京猿,也被非洲的智人取代。在替代過程中,智人使用了各種石器和工具。

智人于5萬年前從非洲出來。當人類環遊世界時,動物會發生什麼?它們需要在短短幾萬年内适應像人類這樣的全新捕食者。今天非洲的原始部落仍然可以看到,當原始部落出現時,獅子會放棄獵物并遠離它們 - 這就是人類在地球上站立的地方。

是以,起初人類并不是頂級捕食者,在數萬年的時間裡,随着人類成為捕食者,大型動物開始随着人類曆史而消失,這種"消失"在曆史和化石證據中很常見。

例如,猛犸象被稱為"真正的猛犸象",那個時代比真正的猛犸象滅絕得更多。這個家族也有不同的猛犸象,如較大的草原猛犸象和南方猛犸象,它們在那個時代消失了,可能是因為人類或環境的變化。同樣缺少的是比現在犀牛更大的羊毛,闆齒犀牛。

當時,他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正處在最近的冰河時期,這樣的小采四川時代其實是人類社會的萌芽。為什麼?人類祖先為什麼從非洲出來?你為什麼從樹上下來,走到草原上?究其根源,是冰川的變化導緻地球氣候波動,東非原有的森林變成了草原,這是人類存在的最根本的證據。

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不僅殺死了食草動物,歐亞分布的俗稱"劍齒虎"的動物也消失了,還有洞穴獅子、鬣狗、鬣狗、洞熊,它們看起來和今天的非洲動物有點相似,但1萬年前,中國、歐洲,甚至世界各地都充滿了這樣的大型動物,現在非洲隻能找到大型動物。

為什麼非洲動物沒有消失?一種理論認為,非洲動物正在觀察人類的成長,适應人類"武器"的不斷發展和變化。當人類去歐洲和亞洲時,那裡的動物無法适應"裝備精良"的智人。

然後我們開始從狩獵轉向定居,定居生活取決于我們開始馴化大型牲畜和家庭,這些動物我們在一百萬年内就被篩選出來了。

回到問題,為什麼要吃野生動物?野生動物适合人類食用嗎?我們的祖先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告訴我們,這是不合适的,我們已經消滅了大量的動物。

當智人來到澳洲時,澳洲的大型動物消失了。美洲大陸擁有大量可與歐亞大陸甚至非洲大草原相媲美的大型動物,随着猛犸象,哥倫比亞猛犸象,狼和短面熊等智人的到來而消失。當智人進入南美洲時,南美洲的大型動物也是如此。

今天,當人們能夠在非洲看到長頸鹿和大象時,它們或許會覺得自己很大,但當時世界充滿了大型動物,在冰川期末期,它們帶着人類的發展離開了這個世界。現在是地球曆史上大型動物失蹤的時代,這不是一個典型的時代。

有很多證據表明,當智人環遊世界時,地球的根源發生了變化。許多人認為,這是人類無知的時期,他們不知道如何與野生動物相處。

但"消失"并不止于此。上海自然博物館與其他動物一起有一堵"滅絕動物牆",如1681年滅絕的渡鳥,1768年滅絕的海牛和1844年的海鹦。更接近今天的位置,曾經廣泛的鴿子在1914年滅絕,澳洲袋鼠在1936年滅絕。這些都是世界上最經典和有名的滅絕動物,滅絕的植物和動物較多,許多人從未聽說過它們的名字。

近百年?滅絕仍在發生。

前幾年,《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确定了世界上最迫切需要的生物多樣性熱點,紅色區域表示生物多樣性高,但風險很大。中國的許多地方都受到這種威脅。許多科學家認為,自數十萬年前以來,地球一直在經曆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恐龍可能被認為是大滅絕的結果,但許多人并不知道地球上已經發生了五次"大規模滅絕"——事實上,地球經曆了大量的滅絕事件,其中五次被認為是"大規模滅絕",今天人類時代野生動物的人類危機與這五次滅絕的危機相當。

目前,世界人口近76億,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有一個螢幕,顯示地球的人口數字,将很快躍升至80。但是靈長類動物中還有多少其他動物呢?最大的可能是幾萬隻,幾十萬隻,少數可能隻有幾十隻,甚至十幾隻,比如分布在中國海南島的海南長臂猿。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瀕危物種進行分類,如"滅絕"或"受威脅",并且有大量資料顯示世界上有多少物種受到"威脅"。

除了新冠肺炎,近幾十年來,世界上許多最著名的疾病,或多或少都與人類和野生動物的相處方式有關。即使我們現在能夠控制疫情,也不意味着類似的事件永遠不會再發生。

哺乳動物和鳥類可以直接看到。當我做自己的研究時,我經常去中國東部的海岸線,看到鳥類的栖息地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鳥類的數量正在減少。

在這種變化的過程中,野生動物種群的減少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回報,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殺戮和栖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

我們可以看到,森林正在被砍伐,土地被過度放牧,曾經是野生動物的自然栖息地正在被人類徹底改變,随之而來的是土地荒漠化,農藥和化肥的濫用,以及人類和人類占領後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沖突。空氣污染、水污染、塑膠污染是伴随着工業文明發展無法清理的。

自18世紀和19世紀以來,人口一直在飙升,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已成為地球上最難以忍受的。今天,超過一半的人類生活在人類在地球上創造的新環境中 - 城市。随着城市化程序的加快,象牙、犀牛角、穿山甲和虎骨等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加劇。生活在人類旁邊的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仍然被屠殺。

縱觀地球的曆史,人類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人們經常使用"地球的生物鐘",而人類隻在最後一刻出現。

在地球的曆史上,有很多輝煌的生命,它們可能會因為地球的變化而消失。事實上,每一次滅絕都構成比人類更大的威脅,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地球并不在乎我們将如何改變地球,氣候變化是一個大概念,因為我們改變地球的生态系統隻是人類适應了幾萬年,幾十萬年,當一切都逐漸無序,最終無法抗拒,恐怕我們将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人們認為地球是一顆偉大的行星,但它也隻是宇宙中很小的一顆行星。

那麼人類和動物應該如何相處呢?最初,人類在該地區隻馴化了少數幾種動物和鳥類,并逐漸占據了地球的主體,這是人類已經改變的世界。如果我們不醒來,繼續與野生動物進行不适當的接觸,甚至殺死,下一個疾病就會來臨。

我們預計2021年将是恢複秩序的一年,作為一個物種,人類将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生活更長時間,我們作為智人,作為一個明智的物種,應該這樣做。

負責編輯:吳英豔

校對:張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