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

作者:兒科醫生黃翔

丫丫(化名)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 從小就酷愛運動,1歲多就可以持續爬台階半個小時,在父母的眼中,丫丫不僅運動能力發達,而且“語言能力”也發育得不錯。

無論什麼時候,丫丫的嘴總是咿呀呀的停不下來,媽媽自豪地說:

“1歲半就可以跟着讀26個英文字母,2歲左右跟着唱中英文兒歌……”

是以當丫丫3歲半被确診自閉症時,丫丫的媽媽很不了解:

“孩子那麼活潑愛說話,怎麼會是自閉症?”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

自閉症并不是靠性格内外向來判定

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通常有興趣狹窄、社交苦難、刻闆重複行為等特征,性格内向的人可以正常與人交流、溝通,往往會更仔細、沉穩,是以性格内向并不是評判自閉症的标準。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

家長可點選下方連結,免費為孩子做一個自閉症的評估篩查:

兒童自閉症早期測評量表-表單-金資料

[左上][左上][左上]點選連結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

自閉症看這個5個細節

1、愛說話≠會表達

丫丫唱兒歌,會說“baba、mama”,但僅僅是機械的背誦,就像鹦鹉學舌一樣,交流的能力非常有限,比如媽媽問丫丫:

今天去哪玩兒啊?

丫丫:今天去哪玩啊?

對于一個正常發育的3歲孩子來說,簡單的日常交流是必須應該有的。而這一點,丫丫的家長恰恰忽視了…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

0-3歲語言發展階梯

2、聽不懂話≠不聽話

同樣是不按照家長的意願來,“不聽話”是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聽不懂話”是因為孩子壓根不知道家長想表達啥。

媽媽帶丫丫閨蜜家玩,大家都想讓孩子學會分享,是以紛紛建議孩子将手上的玩具讓給其他小朋友。

朋友的孩子很喜歡手上的玩具,是以不願意把玩具讓出去,又哭又鬧;反觀丫丫,同樣是抱着玩具,但是當父母去拿手裡的玩具時,丫丫自然而然就松手了。

由此可見,丫丫不是不想交換,而是聽不懂“交換”是什麼意思。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

3、專一的孩子

孤獨症除了社交溝通的障礙,還有一點就是“刻闆”。比如原地轉圈、把東西排成直線…

但是,對于一些孤獨症症狀較輕的孩子,TA的“刻闆”往往會被忽視,有時候甚至被美化為“專一”。

比如丫丫,擁有很多玩具,但她好像都沒興趣玩,唯獨隻喜歡小汽車的輪子。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

4、展示自己≠喜歡展示自己

自閉症的孩子也會喜歡熱鬧,當一群人聚在一起時,丫丫也喜歡站在其中,唱着歌謠。

但是,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丫丫不會注意大家是否聽她在唱,跟觀衆毫無互動,自顧唱自己的。

而正常的“喜歡展示自我”的小朋友是一定會在意大家對自己的評價的。這一點和丫丫的“展示自我”是不一樣的。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

5、不會一起玩

很多孩子會因為搶玩具,或者興趣不同,玩不到一起,但換個情景就能打成一片。但是丫丫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時,總是顯得手足無措,無法配合。

其他孩子叫她去拿東西,她也沒有反應,自顧自的娛樂。

她不會變着花樣的玩,也不會跟小朋友互動着玩,她的玩法自我又單一。

外向、“話痨”的孩子也可能是自閉症!主要是這5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