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光新賽道:N型電池技術疊代潮湧,光伏企業重回同一起跑線?

作者:新京報
追光新賽道:N型電池技術疊代潮湧,光伏企業重回同一起跑線?

上海,5月23-26日,SNEC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隆重舉行。SNEC光伏展覽會全方位展示了光伏生産裝置、材料、光伏電池、光伏應用産品群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統等涵蓋了産業鍊的各個環節的諸多創新成果。圖檔來源:東方IC。

“沒有N型TOPCon(意為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是在2013年提出的一種N型矽片電池技術)産品感覺都拿不出手。”

在SNEC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有參展企業向貝殼财經記者表示。

此次展會共有超3100家參展商報名,超50萬人注冊參觀,被稱為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光伏展會。貝殼财經記者在現場看到,基于新一代光伏電池技術的N型TOPCon産品幾乎成為廠商的必備展品,通威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龍頭企業釋出的新品也均包括了N型TOPCon。

在SNEC現場,行業普遍對于N型TOPCon替代目前主流的PERC電池的速度表現出樂觀态度。大部分意見認為,明年TOPCon市占率将超過50%。

除了龍頭元件廠商外,切入TOPCon賽道的不乏來自光伏産業鍊其他環節、乃至其他行業的企業。新技術疊代浪潮下,光伏企業将重回同一起跑線嗎,彎道超車是否還有機會?

群雄同台比拼TOPCon:技術加速疊代,N型TOPCon成“必備”展品

TOPCon是在2013年提出的一種N型矽片電池技術。随着目前主流的PERC電池轉化效率迫近瓶頸,已大規模量産且量産轉換效率持續攀升的TOPCon電池正在加速對PERC電池的替代,成為光伏電池技術主流的趨勢已确定。

SNEC作為光伏行業關注度最高的年度展會,必然是各家企業争相展示實力的舞台。貝殼财經記者在現場看到,N型TOPCon産品成為此次展會廠商釋出新品中的絕對主流。

晶科能源展出了公司新一代的Tiger Neo系列182N-72版型元件,最高功率達到620W,發電效率突破23%,首年衰減、線性衰減與溫度系數均得到優化,預計2024年一季度實作量産。

晶澳科技在2023年SNEC展會釋出了全新N型元件産品DeepBlue 4.0 Pro,新品基于晶澳科技新一代尺寸的N型矩形矽片,疊加高效N型鈍化接觸Bycium+電池技術,量産轉換效率可達25.3%。

天合光能釋出了新一代N型i-TOPCon先進技術,基于該技術的電池量産轉換效率達到26%,元件量産功率高達700W,适用于大型地面電站,預計将于2024年實作量産。

去年開始正式布局元件環節的通威股份釋出了TWMNG-72HD、TWMHF-66HD兩款基于自研TNC技術的N型元件産品。據通威股份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TNC技術中試線電池效率達25.8%,為M10最高産業化效率,量産電池效率超25.5%。

“近兩年大家認為一體化是行業發展的方向,是以去年下半年通威進入元件行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現場接受新京報貝殼财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通威有所延伸,是想在配套協同上形成一個規模成本、交易成本、組織成本領先的全球供應鍊,服務、支撐于能源轉型。

“從2023年初部分項目集采招标情況來看,N型元件占比顯著提升,N型技術正逐漸取代P型成為新一代主流。”标普全球清潔能源技術首席分析師金鳳在此次SNEC期間的研讨會上表示。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設計總工程師李娜将N型TOPCon産品的優勢形容為“四高四低”——“四高”指高功率、高效率、高雙面率和高發電量,“四低”指低衰減、低溫度系數、低BOS(系統成本)和低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根據中信建投光伏分析師任佳玮的測算,TOPCon元件理論溢價空間可達0.15-0.2元/W。

2022年被普遍認為是N型技術發展元年,而随着頭部企業量産産能逐漸落地,2023年N型TOPCon産品或将在市場佔有率上實作真正爆發。

在SNEC現場,企業普遍對于N型TOPCon替代PERC的速度表現出樂觀态度。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CPIA)王勃華在展會期間提出,預計今年N型電池市場占比将超過20%。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在展會期間接受貝殼财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行業整體元件産能為400GW,其中N型TOPCon産能預估在120GW至130GW,市占率達到30%是可以預期的。

談到未來的發展趨勢,晶科能源副總裁姚峰也提出,TOPCon已成為目前客戶首選的元件産品,明年預計市占率至少可達60%。

一線廠商提前卡位,其他廠商跑馬圈地提速,上遊材料緊張尚存

“每一代電池技術在初始研發階段均有着較高的技術壁壘,TOPCon技術早期亦是,之後經過了兩至三年的技術疊代,目前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對于新進入者而言,當下是投資TOPCon較成熟的時間節點。” 天合光能技術助理副總裁陳奕峰SNEC期間接受貝殼财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但新進入者下一步是否能夠保持技術創新的速度,跟住行業頭部企業的步伐,依然有賴于自身的研發實力。

除了龍頭元件廠商外,切入TOPCon賽道的不乏來自光伏産業鍊其他環節,乃至其他行業的企業。例如從事環保業務的仕淨科技于今年年初宣布,拟在安徽甯國投資112億元建設年産24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以期在當地大力發展新能源的背景下實作主營業務向産業鍊下遊的延伸。

“對光伏制造企業而言,最具挑戰性的是如何把先進技術從實驗室轉移到産線,保證工藝的可重複性、可控性與一緻性,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調配、優化、磨合、積累。”錢晶也表示,行業新一代技術進入成熟期後,大家幾乎均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更考驗的是企業在綜合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微小優勢。不過錢晶同時提出,頭部企業具備的技術儲備、制造能力、制造經驗等先發優勢不是新晉對手可以輕易超越的。

“TOPCon或者說電池工業技術本身就是人才、裝置、資金密集的行業,是以頭部效應會較為明顯,頭部企業也更容易實作較優的工藝成熟度、量産良率以及成本控制。”晶澳科技副總裁祝道誠在SNEC期間接受貝殼财經等媒體采訪時同樣表示,參考PERC電池,光伏産業新技術一般有着五至六年的生命周期,TOPCon技術尚有三至四年的發展區間,明年全球産能占比将超過50%。

中信建投分析師任佳玮提出,預計2023年TOPCon電池有效供給将達到122.7GW,其中一線廠商出貨92.3GW。

不過雖然産能規劃龐大,但在近期光伏膠膜、石英坩埚等輔料供應緊張的背景下,TOPCon實作大規模量産尚須企業自身發力以及産業鍊上下的協同。

陳奕峰認為,預計今年N型電池建立産能将超越P型,但具體能夠落地的産量幾何,尚取決于投資建廠的時間點,以及各家憑借技術儲備進行産能爬坡的速度。

第三方機構InfoLink同樣在日前的研報中分析稱,雖然TOPCon 名義産能在2023年增長巨大,但是産能落地普遍靠後,主要原因為産能絕大多數為新增産能,基建與裝置選型約需要3-6個月完成。另外從裝置陸續進場、調試、産能爬坡到完全産能釋放也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

InfoLink還提到,鑒于目前市場上已經開始出現因為高純石英砂短缺導緻矽片供應緊張的現象,而矽片環節拉制N型矽棒單産低于P型,N型産出的增加将導緻高純石英砂供應緊張加劇,另外,新增TOPCon 産能較集中在今年第三季度釋放,或造成TOPCon非一體化企業在今年上半年N型矽片供應不足等問題。預估2023年TOPCon 電池環節的産出約135GW,而N型矽片能否供應充足将成為關鍵。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