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口暴增給非洲城市帶來機遇和挑戰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 梓

1963年肯亞獨立時,首都内羅畢僅有約36萬人口。如今,内羅畢至少有440萬居民,其中約250萬人住在非正式定居點,也就是許多人所說的貧民窟。

建築師羅傑斯·奧格旺吉希望踏入政壇,為此,他研究了這座城市的“問題”。在他看來,城市規劃者無法應對大量湧入的人口,正規的住房、工作和基本服務預算都嚴重不足。“這裡的垃圾收集工作是由青年團體負責的。”奧格旺吉指着一堆堆無人收拾的垃圾和殘羹剩飯,對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說。

在非正式定居點,許多人排隊使用公共坑式廁所。下雨天,污水會溢出來。在一些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裡,供水是斷斷續續的。“(水)定時配給,比如,星期一到星期三有水,星期四到星期天沒有。”奧格旺吉說。

因人口爆炸性增長而面臨諸多問題的内羅畢,是非洲54個國家中許多城市的縮影。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專家弗謝沃洛德·斯維裡多夫近日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目前全球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是非洲。“非洲城市正迅速轉變為面積相對較小但購買力強大的經濟中心。”他說。

斯維裡多夫援引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的資料稱,非洲大陸如今每年增加2400萬城市人口。根據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的資料,在1950年,整個非洲的城市人口隻有2700萬。

《經濟學人》稱,歐洲和美洲的人口數量趨于平穩,亞洲人口數量預計在2050年達到峰值,而在出生率較高的非洲大部分地區,人口快速增長的趨勢将持續到本世紀末。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報告預測,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超過一半将集中在8個國家: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以及非洲的埃及、埃塞俄比亞、坦尚尼亞、奈及利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世界人口正在增長,這一挑戰在非洲尤為嚴峻。”“世界經濟論壇”網站稱,2050年,全世界每5個新生兒中就有兩個出生在非洲。

坦尚尼亞在1961年獨立時,約有1000萬人口。2022年,這一數字為6174萬。預計到2050年,該國将有1.37億人口。這樣的高速增長正在非洲各地上演。截至2021年1月,非洲人口約為12.86億。到2050年,非洲人口預計将翻一番,達到25億,到2100年将達到40億。

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負責人的格拉薩·馬謝爾警告稱,青年有改變非洲的潛力,但如果人們忽視了迅速增長的年輕人口的生活環境,可能導緻貧困和不平等加劇,甚至影響當地的和平、安全與繁榮。

非洲的城市正在高速發展。人們被美好的生活前景吸引,湧向擁有現代科技和創業機會的城市地區。從内羅畢到奈及利亞商業重鎮拉各斯,許多城市成為創業沃土,年輕人在這裡創辦企業,引來大量投資。聯合國的資料預測,在2018年至2035年間,全球增長最快的30個城市中,将有21個位于非洲。

這也意味着,非洲國家城市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基礎設施和物資供應,将面臨巨大壓力。

聯合國氣候變化程序非洲談判小組前主席塞尼·納福警告稱,非洲大部分的城市擴張是“計劃外”的。與亞洲許多城市建起密集的高樓大廈不同,非洲許多城市漫無目的地向外發展,很難有效建立服務的便利性和基礎設施的網絡效應。

“增長是無計劃、無管制的,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能力。問題很快就暴露出來。”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的報告稱,居民暴增導緻非洲城市失業率高企,大量人口打“黑工”,使國家無法征稅。基礎設施難以滿足需求,導緻過度擁擠,非正式定居點膨脹。垃圾廢物管理跟不上,破壞了環境。

2021年,拉各斯一座21層的建築倒塌,造成45人死亡。災害風險專家奧拉松坎米·哈比蔔·奧庫諾拉稱,此前20年裡,拉各斯報告了166起類似的建築事故。

納福指出,規劃不合理的城市極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随着海平面上升,二三十年後,拉各斯、開普敦、亞曆山大港……或許還沒沉到海底,但基礎設施将遭受巨大的損失和破壞。”

2022年4月,暴雨和洪水襲擊南非,導緻數百人死亡。非洲最大的港口德班港被迫停止營運,造成供應鍊中斷。瓢潑大雨中,裝有貨物的集裝箱從德班港碼頭的倉儲位中漂出,進入印度洋。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這場“巨大的災難、最慘痛的悲劇”的罪魁禍首是氣候變化,但一些德班居民批評稱,當地排水系統運作不暢、建築品質低劣,令損失雪上加霜。

2022年8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主題為“非洲和平與安全:加強能力建設,實作持久和平”的公開辯論會。主持會議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表示,非洲國家受到新冠疫情、戰亂沖突、氣候變化、能源糧食等多重沖擊,迫切希望國際社會加大關注和投入。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基礎設施滞後是制約非洲發展的瓶頸之一。中國一直在力所能及範圍内,通過多種方式同非洲國家開展合作,幫助非洲國家提升基礎設施水準,為非洲實作自主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截至2022年7月,中國企業已在非洲建設了超過1萬公裡鐵路、近10萬公裡公路、近千座橋梁、近百個港口,還有大量醫院和學校。中方始終認為,非洲應該是國際合作的大舞台,各國應當在尊重非方主權、傾聽非洲聲音的前提下,發揮各自優勢,為非洲人民辦更多好事實事。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