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與康熙的比較

作者:一書一劇一世界

乾隆與康熙比,會發現很多相似的地方。康熙帝舉行博學鴻詞科考試、乾隆也舉行博學鴻詞科考試;康熙帝南巡6次,乾隆帝也是南巡6次;康照帝搞文字獄,乾隆也搞文字獄;康熙帝與民同樂,舉辦千叟宴,乾隆帝也舉辦千叟宴……

二帝在位時間也差不多。乾隆在位時間比康熙僅少一年,康熙是61年.乾隆是60年,本來乾隆帝還可以幹幾年,他之是以内禅,是出于對祖父的尊敬,在位時間不敢與他相等。

除了這些模仿外,兩位帝王還有很多深層次上的相似:兩人都有雄才偉略,勤于政事,長于謀略,勵精圖治,集中皇權。在拓展領土、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方面,對于經濟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康乾盛世的形成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兩帝都善于對漢族知識分子實行籠絡政策,舉行了制科考試,但又都實行思想文化專政,大興文字獄,打擊對清朝有不滿情緒的知識分子。

顯然,乾隆帝出于對祖父康熙帝的崇拜和敬佩,處處向他學習。

然而,兩人是存在差別的。

武功。乾隆誇耀“十全武功”:兩攻準部,一攻回部、兩攻金川.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一次,出征安南、緬甸各一次,抗擊廓爾喀侵略兩次。這些武功,有些值得稱道,如攻準部、回部,抗擊廓爾喀侵略。攻打金川也有道理,但是損失很大。其他就不值得稱道了。攻緬甸、安南之役就是不義之舉。康熙平定三藩、統一台灣,大敗俄侵略軍于雅克薩,三征葛爾丹,這些功績,件件都有重大曆史意義和價值。武功,乾隆不如康熙。

為政風格。康熙寬仁,雍正嚴酷,乾隆寬柔相濟。康熙即位之初,民族沖突嚴重,鎮壓抗清剛結束,百業待興,為使人民休息,消除滿漢沖突,需要寬仁。為緩解因雍正嚴酷造成的統治上層沖突激化,乾隆需要寬,但吏治腐敗擡頭,又需要嚴。二帝為政風格不同,但都從實際出發,為政風格方面我們不好說此長破短。

文治。康熙、乾隆兩帝都注重發展文化事業。在世時出了很多著名學者,編輯了很多有價值的書籍。康熙朝編有《康熙字典》、《曆象考成》、《佩文韻府》、《數理精蘊》、《子史精華》、《全唐詩》,還開始了規模僅次于《永樂大典》的《古今圖書內建》的編輯。乾隆帝時期則完成了《大清一統志》、《續文獻通考》、《皇朝文獻通考》、《大清會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四庫全書》。乾隆時期,乾嘉學派開始形成。通過比較,可以看出,乾隆帝在文治上的成就比康熙大一些。然而,乾隆毀書多,則是他的一大罪過。

在對外關系方面,康熙帝比乾隆帝開放得多。康熙初年還執行海禁政策。但統一台灣之後,康熙帝便開了海禁, 鼓勵人們出海貿易,開放了澳門、漳州、甯波,雲台山作貿易港口。隻是到五十五年因海盜猖獗又恢複了海禁,終止了同南洋呂宋、噶喇巴的貿易,禁止賣船給國外,禁止運米出境,但與東洋的貿易照舊,外國商船可來中國。乾隆帝即位後,嚴格限制對外貿易。乾隆二十二年,隻許廣州一處通商,設立十三行,限制外商活動,限制商民出海。他緻英王信中說:“天朝物産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顯得十分狂妄。

作風方面,乾隆比康熙就差之遠矣。康熙帝崇實尚簡,自覺減少宮中費用。他說:“戶部帑金,非用師赈饑,未敢妄費,謂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彩繪,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資三百餘萬,尚不及百分之一。”

乾隆則好大喜功,耗費國家錢财毫不可惜,人稱為“耗财童子”。他幾次給他母親做壽都大肆鋪張。他大造皇家園林,計有清漪圓、靜宜圓、乾隆花園,此外他還擴建了圓明園。二帝都曾六巡江南,康熙帝六次南巡是為解決治河問題,輕車簡從、而乾隆帝則是前呼後擁,大批後妃、王公親貴、文武官員相随。沿途修行宮,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為搬運帳篷、衣物、器具,動用馬六千匹.騾馬車六四百柄,駱駝八百隻,征調夫役近萬人。不僅沿途地方官要進獻山珍海味,還要從全國各地運來許多食品,連飲水都是從北京、濟南、鎮江等地遠道運去的著名泉水。

性格方面二帝差距也大。乾隆愛表現自己,戲弄臣下,“每一詩出.令儒臣注釋,不得原委者,許歸家涉獵。然多有翻撷萬卷莫能解者,然後上舉其出處,以博一笑,諸臣莫不佩服。”他為博取“十全老人”稱譽在緬甸數攻不下的情況下,竟重賂緬甸科長,使貢象數匹。康熊帝穩重,乾隆易幹感情用事。乾隆十三年,皇後富察氏死了,乾隆帝十分悲傷。在盛怒之下,乾隆帝因芝麻小事,處分大員百多人。而他在此以前的13年中 隻處分一人——提督鄂善。康熙晚年,皇子争位.也鬧得他夠傷心的,但他就沒有這樣感情用事。

二帝都搞思想統治,但乾隆比康熙厲害得多。康熙朝有文字獄,但處理比較寬大,開始株連三百多人,隻将戴名世一人處死。乾隆帝把文字獄當成家常便飯,制造130多樁,占整個清朝文字獄的80% ,好多是捕風捉影。乾隆帝還屢下禁書令,銷毀了大量有價值的圖書。

知識和技能方面,總的來說康熙也比乾隆強。康熙帝在數學、天文、實體、曆法、地理、 農學、醫學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并支援科技事業。他通過測驗,為受冤屈緻死的湯若望昭雪,打擊了誣陷他的楊光先。他支援西方數學知識百科全書《數理精蘊》編譯成冊,支援地圖繪測而成《皇輿全覽圖》。乾隆帝在科技知識方面的才能沒見有記載。

語言知識方面。乾隆帝懂滿、藏,漢文。康熙帝除懂滿、漢文外,精于蒙文、梵文,還懂一些拉丁文。

兩帝都能詩,而康熙帝詩作遠沒乾隆多。乾隆一生作詩40000餘首然而他們的詩作技巧差不多,他們的作品沒有一篇收入沈德潛選編的《清詩别裁集》,在遊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和戚世隽等主編的《明清文學史》中,沒有一首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