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運商如何破局智能運維(上):數字化運維轉型方向、路徑和特征

作者:安永EY
營運商如何破局智能運維(上):數字化運維轉型方向、路徑和特征

前言

數字化時代業務變得更加多樣化,營運商加速其ICT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的數字化轉型,但是目前的運維模式難以滿足轉型要求,日常運維将面臨巨大的挑戰,重新定義新一代智能運維勢在必行。随着網絡複雜性和新業務多樣性的激增,網絡需要提供更靈活的支撐,對智能運維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營運商在運維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着多方面的挑戰,需要制定更具體的數字化戰略,完成運維流程,技術和人員的轉型,實作智能運維。

運維數字化轉型是營運商實作商業成功的必然選擇。我們将通過兩篇文章與您分享安永針對新一代智能運維的方向、路徑和特征的了解和研究。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将聚焦探讨目前營運商在運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困局。在下篇,将重點介紹營運商如何在運維數字化轉型的困局中突圍,建構新一代智能運維的核心能力,找準擁抱智能運維的正确“姿勢”赢得主動、實作自身轉型成功。

目前面臨的挑戰和困局

1. 電信業務收入增長乏力,營運商需要借助數字化轉型應對變化、保障業務發展

電信業務收入增長乏力,與網際網路行業相比表現不佳

全球電信營運商收入在2016年出現回暖,但整體收入增長依然緩慢。2017年排名前十的電信營運商的收入是美股上市主要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收入總和的1.4倍。到了 2021年,這種情況已經完全逆轉了,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的收入是電信營運商的1.5倍。2017—2021年,電信營運商收入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僅為2.24%,遠低于網際網路CAGR 23.64%。

營運商如何破局智能運維(上):數字化運維轉型方向、路徑和特征

電信營運商普遍開始轉型,并在數字化基建、産品、營運、生态等多方面開展嘗試

随着數字經濟駛入“快車道”,全球數字化發展的臨界點即将到來,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從引導期進入成熟和推廣期。加快數字化轉型程序是全球通信營運商的大勢所趨,數字化轉型既是全球營運商尋求自身生存發展的應對之舉,也是擁抱數字經濟商業機會與資訊變革的主動選擇,把握數字化轉型視窗期刻不容緩。不同國際營運商基于各自優勢主動探索數字化轉型路徑,在數字化基礎設施、數字化産品、數字化營運、數字化生态等方面均進行了不同的嘗試。

2. 網絡、連接配接和業務複雜度不斷增加,業務洞察需求不斷增多,營運商亟須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能力提高運維能力和水準

網絡及連接配接複雜,傳統模式難支撐

網絡日益複雜,2G/3G/4G/5G形成四世同堂疊加網,新老裝置并存,帶來了網絡的複雜性。電信業務從語音通話業務到網際網路業務,連接配接的重心從連接配接“人”向智聯萬“物”跨越,複雜網絡及連接配接給營運商的管理和維護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導緻營運成本(OPEX)持續上升。

另一方面,随着數字化發展,業務場景更加複雜,對新業務場景的網絡保障提出了更高且差異化的服務水準協定(SLA)要求,同時也帶來了與其配套的網絡營運的複雜性及相應運維成本的增加,營運商陷入運維成本與服務品質難兼顧的困局。當下傳統以工具輔助人為主的運維,不足以支撐大規模動态複雜網絡,且運維成本和品質面臨結構性沖突,亟需進行數字化運維轉型。

業務多樣性增加,提出更高保障要求

5G行業使用者對網絡可用性、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營運商步入5G時代後,電信業務多樣性顯著增加,業務形态從B2C->B2H->B2X發展演變,大速率、超低延遲時間、海量互聯等業務對網絡服務品質的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用者訴求更加靈活的服務和卓越的使用者體驗,可基于個性化的需求快速提供服務供應、自助服務,且服務易于使用等。目前傳統盡力而為的運維模式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需求,亟需通過智能化手段進行業務保障,提升使用者體驗。

前端業務洞察對運維資料的需求增多

數字化時代使用者需求日趨複雜,趨向小衆化、個性化、複雜化。營運商85%的資料來自O域資料,包含上網行為、信令、位置、通路日志資料、URL解析資料、APP應用解析資料等,同時,随着資料量指數級增長及各類數字化需求日益劇增,亟須通過運維資料的治理,盤活資料以資料賦能精準營銷、協助業務體驗分析及運維、支撐網絡投資回報分析及産品規劃等,釋放資料價值,支撐業務創新。

營運商如何破局智能運維(上):數字化運維轉型方向、路徑和特征

3. 運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化工程,縱觀全球實踐,實作轉型成功需要關注戰略、流程、組織和人才、技術等關鍵因素

缺乏一把手主導,戰略定力不足

目前大多數企業存在的問題缺乏一把手主導,未将轉型作為企業戰略的核心内容。同時,企業面臨投資決策難、資金短缺。數字化轉型停留在數字化戰略表面,并未有效推行實施。運維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需要高層上司具有全局意識和前瞻性的高度,由上向下推行、鞭策做出厘革,才能達成轉型目标。

難度預估過低,期望一步到位

轉型過程常見的誤區,未制定可行的漸進計劃,錯誤估計平台建設及人員轉型難度,期望一步到位。營運商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制定了相關戰略,但轉型是一項複雜性、體系性、長期性的工程,涉及組織、人員、平台、技術等其難度不可低估。需要分階段按照計劃有序開展,通過不斷深化認識、積極探索和實踐,推動轉型成功。

重建設、輕營運,未對流程進行重構

“重建設、輕營運”是普遍存在問題,轉型前期側重平台建設、先進技術的內建應用等,對業務流程梳理不夠、流程優化考慮不全,平台未進入實際生産流,缺乏後期持續有效的運維管理,導緻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另外,未改變傳統以網絡為中心的運維模式,單純地關注網絡品質和性能的傳統網絡運維。為滿足數字化業務需求,必須從以網絡為中心的運維模式轉型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運維模式,關注業務品質和使用者體驗,進而全方位提升網絡品質。

未重視組織變革,缺乏數字化人才

數字化轉型從根本上來說是組織變更,而不是單純的資訊技術的工具化運用。目前上司層欠缺組織變革推動意願,缺乏意願和能力驅動組織變更,導緻在轉型道路漸行漸遠。另一方面,基層員工能力素質不足,數字化轉型需要“全才”支援,要兼具業務能力、全局觀數字化理念和技能。在缺少數字化人才支援的狀況下,較難充分釋放數字技術的價值。

強調IT技術主導,與CT業務目标未能融合

随着數字化時代飛速發展的業務需求及一系列新技術的發展,IT和CT逐漸從隔離走向融合。但是電信營運商傳統網絡中網元封閉、資源難以共享,由IT技術主導無法有效擷取相關資料,或IT實作的功能對于CT業務沒有明顯的提升。需要從CT業務入手,綜合考慮CT裝置的特殊性,如:來源于不同廠商、來源于同一廠商不同型号、來源于同一型号不同系統版本之間的差異等,在此基礎上開發相應的IT支撐,以實作網絡的數字化運維。

資料割裂,無統一平台支撐

各域資料無法融合,業務支撐受限。B域、O域及M域間的資料存在壁壘,資料品質差,準确性和有效性難以保障,資料無法精準、高效地支撐業務發展及深入業務支援決策。另外,平台技術儲備不足,無統一的平台和技術支撐,難以滿足對海量資料存儲、傳輸、管理及應用的需求,資料無法變現。平台和新技術是盤活資料的重要手段,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打通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進行資料的融合共享,最大化資料資産價值。

營運商如何破局智能運維(上):數字化運維轉型方向、路徑和特征

總結

安永認為,運維數字化轉型是必然的趨勢,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化工程。營運商想要在運維數字化轉型的困局中突圍實作轉型成功,需圍繞着數字化戰略、流程、技術群組織人員4大關鍵要素着力建設。在下篇文章中,我們将為您繼續介紹新一代智能運維的特征及實作運維數字化運維的關鍵要素。

本文是為提供一般資訊的用途所撰寫,并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稅務、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請向您的顧問擷取具體意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