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作者:砍柴書院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不是童裝,但真的覺得對身材有點苛刻了,100斤以上沒有資格穿。”

近日,張馨予在微網誌上吐槽,自己很喜歡的一家服裝。體重100加的女性卻根本穿不上。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吐槽立馬引起了廣大女性同胞的共鳴。

身高1米62 ,體重97斤的女生逛街買不到衣服;

店家隻賣s和xs尺碼衣服,并認為這是正常尺碼;

網紅店裡的女裝尺碼,XL碼的衣服腰圍尺寸卻是68,甚至s碼和l碼的胸圍隻差了兩公分……

以至于網友都忍不住發出疑問:“這确定不是童裝嗎?”而有些一直買不到合适衣服的女孩子已開始默默地買男裝。

是什麼時候,中國女孩被衣服的尺碼綁架了?

在這種誇張縮小的尺碼背後,是無處不在的身材焦慮和對女性的審美桎梏。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追求時尚,“尺碼成謎”

在綜藝《潮流合夥人》中範丞丞面對一堆女性的衣服好奇發問:

“女生怎麼會穿的下這麼小的衣服?我隻有在5歲的時候才穿過這麼小的衣服。”

無獨有偶,視訊部落客@美奈子,測評成人女裝:92斤成人均碼衣服塞不下去,一年級小朋友穿正好。

92斤的她一直穿M碼,今年居然連XL碼的褲子都穿不進去了。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不是她胖了,而是現在XL碼的褲子居然比三年前M碼的褲子還要小!

“不是我胖了,是衣服瘦了”以前是調侃,現在卻變成了現實。

明明身高體重沒有變化,以往尺碼卻都穿不下。

成人女裝的尺碼越來越離譜,尺碼表居然從60斤開始,試問哪個健康的成年人能瘦到60斤?這些服裝品牌要賣給誰?

中國女性正常的體重名額BMI範圍為18.5-23.9kg/m2,按照這個标準,一個165cm的女性,體重應該在54-66kg之間,而商場中110斤以上能穿的衣服已經寥寥無幾,120斤就是被歧視的對象了。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市場隻給出“瘦衣服”,穿不上就是你身材的問題。

女性的身材也在日漸一日被綁架。

腰需要瘦到不超過一張A4紙的寬度;

肩部要像直角一樣90°筆直;

背部的肩胛骨要凸出來宛若蝴蝶,美其名曰蝴蝶骨;

反手要能夠摸到肚臍,幾乎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必須達到嚴苛的标準才可稱為美。

神仙姐姐劉亦菲,在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中,就因為身材問題引起網友的争議。

不少人從劇中截圖吐槽劉亦菲身材發福、虎背熊腰、溜肩胯寬,甚至直言神仙姐姐已經墜入凡間,沾染了人間煙火氣。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無獨有偶,被網友稱為“青春疼痛文學女主”的馬思純,就曾有過發胖、抑郁的心酸經曆。

她對自己最嚴苛的時候,是一連7天沒有吃飯,生生地把自己餓瘦。

當我們追求時尚,越變越瘦。有誰想過我們是為了什麼而變瘦的嗎?

好像一開始我們并不是心甘情願的變瘦,隻是在他人的指點中、時尚的耳濡目染下,莫名其妙踏上了這條路。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哪根金箍棒,把我們打成了“白骨精”?

在一檔采訪節目中,主持人問譚松韻:“上大學的時候胖過嗎?”

譚松韻笃定地說:“胖啊!不過從來沒有超過100斤!”

體重不過百就已經稱得上胖了?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時代對女性身材的要求這樣苛刻了?

“港風女神”張曼玉曾經斬獲過多少人的芳心,柔和的面部線條,略有肉感的臉龐,讓她漂亮中帶着妩媚的嬌憨。

但被輿論和大環境所迫,出席紅毯的她明顯瘦的脫相了,骨瘦嶙峋的身體甚至撐不起禮服,讓人既心疼又惋惜。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瘦,才能拍出好的作品,越瘦越能迎合市場,這已經成為娛樂界基本的認知。

明星作為減肥成功的榜樣,帶領着觀衆越走越瘦,畸形審美成了主流。

如果你超過了100斤,那就是不自律。

如果你沒有巴掌臉,那就要被嘲笑。

為了迎合女性追求瘦的心理,商家們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有扛着科學營養的幌子,實則以過量運動和過度節食為方法,實作暴瘦的“21天減肥營”;

有不顧後果,手術吸取脂肪的抽脂手術;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20歲黑龍江女生減肥訓練營死亡”,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沒有讓資本家檢討。

“#33歲網紅小冉抽脂手術失敗,兩個月搶救失敗,全身潰爛,死相凄慘”,悲慘的案例沒有讓商家停手。

甚至更加變本加厲,研制更多減肥技術。

比如為了擁有漫畫腿,把腿部肌肉神經切除的小腿肌肉阻斷術;

比如面部削骨—将肌肉與骨膜分離,削除或者磨平部分腮骨和下颌骨,進而達到瘦臉效果,讓你後天長出“巴掌臉”;

比如灌腸減肥—将液體灌入腸道,暴力清洗排洩物,減輕體重。

原本,醫療研究的主旨是治療疾病維護健康。

但是在市場化巨大利益的誘惑下,部分醫療行業推波助瀾,利用大衆追求美瘦的心理,在手術幹預下以毀壞健康為代價,達到快速瘦身的效果。

根據“中國報告大廳”資料分析,中國美容健身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達到3117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

毫不誇張地說,“瘦身風”憑一己之力撐起了健身美容行業半個江山。

各種變态的瘦身手術和瘦身機構層出不窮。隻要商家錢賺不夠,女性就永遠不夠瘦。

大衆一邊為了追趕潮流忙着瘦身,另一邊,服裝業打着“好身材,露出來”的旗号,也開始火上澆油。

人民日報評論#女裝尺碼為何越做越小,身高體重沒有變動,為何尺寸越穿越大?

為了節省成本,提高利益,衣服的尺碼一年比一年小,布料用的一年比一年少。

更有甚者偷偷修改尺碼标準,給人一種“你又胖了”的錯覺,通過販賣身材焦慮來促進消費。

縮水的标尺其實是對女性無形中的身材霸淩,服裝的本質是服務于人,現在卻本末倒置,讓人去迎合衣服。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裹腳布

當時尚帶了目的性,美就有了局限性。

知乎中有一個視訊,展示了中國最後一個“三寸金蓮”:骨骼扭曲變形,褐色的腐肉糾結纏繞生長。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有個網友的評論說出了大衆的心聲:“三寸金蓮”好看在哪?古人都什麼審美?

“三寸金蓮”美嗎?在21世界當然是不美的,不僅不會讓人感到美,而且還讓人覺得殘忍。

可是,“三寸金蓮”在它盛行的時代中就是美的,它的美是時代賦予它的束縛。

隻要女子纏了足,就不能長時間的走路、站立,古代女子就隻能被所在深宅大院中,以弱柳扶風的姿态依附于男人。

它的美來自于桎梏女性的自由。

而我們現在一味的追求的“骨瘦嶙峋”,對女性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纏足”?

到底要多瘦,才能配得上一句美呢?

《閃閃的兒科醫生》中,15歲的女孩為了暗戀的男孩子減肥,從節食到絕食,“甯可餓死,也要瘦死”,最後患上了厭食症。

厭食症是因為怕胖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營養不良的一種精神性疾病。

在50天沒有進食之後住進了ICU,此時她的體重隻有24.8kg,輕的如同一床被子。

醫生診斷,女孩嚴重營養不良,導緻全身多處器官損傷,尤其是大腦。

躺在病床上毫無生命力的“骷髅架”,這難道就是追求的“以廋為美”?

可女孩減肥之前的體重也隻有104斤,原本正常健康的身材,卻被人打上了肥胖的标簽。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被時尚脅迫着的身材焦慮,是這個時代給女性的裹腳布。

為什麼總是覺得瘦下來才是漂亮的呢?對美的定義,應該回到女性自己手裡。

女裝變童裝,明星都吐槽穿不下,100斤+不配穿衣服了?

寫在最後

古有三寸金蓮,今有以瘦為美,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裹腳布。

可是我們都忽略了,美本身就多種多樣。

一名總覺得自己身材和長相普通的部落客,從不敢穿漂亮的小吊帶,不敢穿短裙短褲,每當照着鏡子,她便會失落自己為何長得這麼難看。

直到後來她去了法國,她發現在法國的街上,不管身材如何,女孩都自信地穿着各式各樣的服裝。

沒有身材焦慮,沒有惡意嘲諷,你隻會發自内心地感受到她們洋溢着的自信與豁達。

為此,部落客也開始嘗試穿着漂亮的裙子出門,對着鏡頭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而她收獲到的,是别人對她滿滿的誇贊。

那一刻她發現,自信地去做自己,其實比什麼都重要。

上海安福路小公主走紅網絡,50歲的阿姨身材并不苗條,長相也不出衆,但是她卻穿着可愛的蓬蓬裙走上街頭。

因為她在自己的世界中的這份優雅被不少人認可,甚至被上海時裝周邀請,在高挑的模特面前,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風格。

身材豐腴的楊天真憑借高情商和溫柔的氣質,也可以斬獲一衆迷妹。甚至建立大碼女裝,建構屬于胖女孩的美。

流行不一定就要被接受,标準也可以被打破。

十幾年前,火得一塌糊塗的殺馬特風格,現在已經成為“90後”青春期的噩夢。

時尚是有局限的,但是我們的自身不應該有對美的局限。

我們不該為美削足适履,讓那些看似精緻的衣服閹割我們的身材。讓病态的審美控制我們的話語權。

因為你,本來就很美!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本文作者 | 北方有桔&小不點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中國鄉村靜悄悄,“金山銀山”無人問,農村空心化是人為所緻?

“病”了的樸樹,打了誰的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