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作者:父母成長說

聽過一句話:

孩子青春期,隻要不跳樓,就是成功的。

初聽時,我不以為意,覺得這話也太誇張了。

可真等兒子到了青春期,我才發現:青春期孩子給人的折磨,分分鐘能讓你斷了傳宗接代的念頭。

脾氣沖動又暴躁,說不到三句話就會炸,你說一句他頂十句,動不動就摔門鬥氣。

處處跟人作對,不是和爸爸吵架,就是和我幹仗,瞅見家裡的貓狗都要吼兩嗓子。

事事拒絕溝通,回家就是房門一關請勿打擾,甭管你問啥,他就會“嗯”“哦 “好”。

……

一不留神,家裡就是雞飛狗跳,我每天血壓飙升,處在崩潰邊緣。

我想不通,那個曾經乖巧的孩子,怎麼突然就變得這麼叛逆、不聽話了?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作者尹烨,說過一句話:

人類進步的本質,就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

一個孩子開始不聽話,那就标志着,他開始進步、他開始長大了!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女孩9-11歲,男孩11-13歲,開始進入青春前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身心經曆着巨變:

  • 生理上,激素大量分泌,體格、性器官、第二性征發育,帶來種種陌生的變化,讓孩子時常陷入迷茫、情緒飄忽而躁動。
  • 心理上,自我意識飛躍,開始脫離對父母的依戀,強烈抗拒父母意志,要求獨立、自由、個性。

身體、心理的變化,讓他們膨脹,會想“我是成年人了”。

但是社會、老師、家長,卻鮮有人會把他當作成年人,給予他成年人的尊重。

生理發育、心理獨立、社會認可,三者間的巨大沖突,讓親子沖突爆發增長,一觸即發。

一方面,TA會不斷去嘗試刺激行為,擴充行為邊界,脫離父母保護,以此來證明“自我”的存在。

比如:抽煙、逃學、早戀、打遊戲等。

另一方面,TA也會通過各種叛逆性行為,來跟父母宣示主權,尋求獨立。

比如:針鋒相對、故意發脾氣、摔房門、動手等。

這所有的逆反、對抗,其實都是孩子對展現獨立、追求與成人平等的渴望。

如果父母粗暴壓制,去和孩子硬碰硬,那結局一定會讓你傷透了心!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陳默老師說:當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允許被長大的時候,就開始反抗了。

你愈是壓制得緊,孩子的反抗就愈加激烈、沖動。

而青春期孩子的反抗,往往是,撕裂自己來對抗父母。

是以,家有青春期孩子,千萬别和他硬碰硬!

北醫三院的薄世甯醫生,就講過一個他接診的故事:

一個高中男生從5樓跳了下來,下肢、頸椎粉碎性骨折,引起高位截癱。

血壓要靠升壓儀,呼吸要靠呼吸機。

往後餘生,這個男孩都沒法再像同齡人一樣奔跑、跳躍了。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男孩為什麼要跳呢?

就因為和媽媽在家發生沖突,二人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結果,男孩就打開窗戶,從五樓一躍而下。

你會悲涼地看到,一個孩子,為了反抗家長,他會網瘾、厭學、離家出走、逃學、打架、混社會……

如果這些也不管用,那他就會自暴自棄、生病抑郁、跳樓、自殘、自殺……

青春期的孩子,不會刻意跟你過不去,但他一定要表明:我是獨立的,我是自主的、我可以自己說了算。

為此,他可以惜犧牲自己的未來,自己的前程,甚至自己的生命。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看起來格外叛逆又難搞,宛如一個火藥包。

這時候,父母請牢記:我們是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想要赢得青春期孩子,那父母一定要覺醒,去率先做出改變。

1、你要學會尊重孩子的空間

現在的孩子,青春期普遍來得早,9-12歲已經進入青春期前期。

強烈的獨立意識、領地意識,導緻他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關上房門。

因為,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空間,是人格獨立的一部分。

看過一則新聞,14歲男孩半夜報警,稱父母在他卧室安監控。

面對警察問詢,男孩父親回應:

我監控你怎麼了,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監控你?

青春期孩子心智的發展,會讓他認為:每個人都在關注他。

時常被關注的孩子,承受着極重的精神壓力,不安、躁動、敏感。

他們急需一個專屬自己的空間,沉溺在無人注視的自己的世界裡。

是以,你要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

不擅自闖入,進房間之前敲門,随手幫孩子關上門。

2、你要收起自作主張的建議

李嘉誠先生曾說: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你講一萬句不如他們自己摔一跤。

比如你說:這個事你不能這麼做,怎樣做會更好。

孩子肯定給你怼回去:你說這樣做不行,請問你驗證過嗎?

你說:我有經驗,這是我踩過的坑。

他一定會繼續:你不行,憑什麼就斷定我也不行?

如果你繼續唠叨:這樣做就是不對……

那完了,你和孩子鐵定會大吵一架,你怒不可遏,孩子怨恨不平。

一個急于向全世界證明自己的孩子,任何不請自來的說教和建議,都會激起他的憤怒和怨恨。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麼?

3、 你要聽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青春期孩子,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困惑精心包裝後,去試探父母。

孩子看似漫不經心的話語背後,一定有他的焦慮。

比如,孩子跟你抱怨總考試,背後焦慮可能是:我怕我自己考不好?考不好會不會被罵?父母愛的是好成績還是我?

比如,孩子突然開始愛打扮,背後的焦慮可能是:我這樣會不會有點醜?我這樣能不能融入群體?

想要赢得青春期孩子,你就要學會聽懂這些話外之音。

去接納他的問題、去回應他的需求、去看見他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