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繪本長大的孩子讀什麼?橋梁書成為閱讀新剛需!

作者:青島畫報

讀繪本一代的孩子長大了,他們該如何進行幼小銜接,如何從以圖畫為主的閱讀過渡到以文字書為主的閱讀,如何适應國小低年級的國文教學,成為目前衆多家長的困惑。橋梁書的出現可謂應運而生。5月21日,接力出版社在青島茑屋書店舉辦了“和大師做朋友——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成長進階有辦法!”的講座。育兒暢銷書作家、百萬粉絲公衆号“大J小D”創始人大J對談“世界橋梁書精選書系”主編、國際格林獎得主、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朱自強,與大家誠懇分享他們關于橋梁書選擇與閱讀上的經驗和觀點。橋梁書有哪些獨特的藝術特質?該如何給孩子挑選有趣又有益的橋梁書?不少家長攜孩子參加,活動全程直播,截至對談結束,累計近萬人線上參加。

讀繪本長大的孩子讀什麼?橋梁書成為閱讀新剛需!

1.什麼是橋梁書?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以及和粉絲日常的交流過程中,大J較早就看到了橋梁書閱讀的剛需。兩年前,她曾因對橋梁書認知的渴求登門拜訪朱自強老師;兩年後,她帶着思考和問題,再度采訪朱教授。

讀繪本長大的孩子讀什麼?橋梁書成為閱讀新剛需!

什麼是橋梁書?這是很多人的困惑。朱自強認為,橋梁書是為兒童讀者從親子共讀向自主閱讀過渡而搭建橋梁的兒童讀物。特别适合6—8歲,國小一、二年級孩子閱讀。橋梁書具有篇幅短小精悍,文字獨立完整、圖畫為輔,叙事優先,口語講述,單本文字量大約在4000—8000字等典型的藝術特質。一本好的橋梁書在滿足兒童閱讀趣味的同時,也培養孩子了解故事的機趣、叙事的智慧、細膩的情感,訓練兒童聯想、歸納、判斷、推論的能力,培養整體、全局的觀念,提升其認知世界的能力。

2.為什麼孩子要讀橋梁書?好的橋梁書具有什麼标準?

讀繪本長大的孩子讀什麼?橋梁書成為閱讀新剛需!

橋梁書剛開始并不是有理論指導的出版物,而是來自小讀者的需求。“這書我能自己讀”是橋梁書誕生的基礎,孩子有了自主閱讀的需求。橋梁書是精細化閱讀或者說分級閱讀服務發展的必然産物。

朱自強以橋梁書《鳥窩先生和叢林之屋》為例,說明孩子為什麼喜歡讀橋梁書。橋梁書以叙事為主,故事一波三折,能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機趣。在閱讀過程中孩子必須了解、分析、提煉情節,心智能夠得到大幅提升。

讀繪本長大的孩子讀什麼?橋梁書成為閱讀新剛需!

朱自強從事兒童文學研究40載,他對兒童閱讀的發展趨勢具有前瞻性的預測。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就預見了繪本閱讀的重要性。近年來,他密切關注兒童文學與國小國文的銜接,呼籲開展文學教育、通識教育。同時,國文課程标準将“整本書閱讀”作為拓展型學習任務。那麼,如何在國小國文的課堂上有效開展整本書的閱讀,朱自強認為,選對合适的文本非常重要。橋梁書就是整本書閱讀中一種特殊的文類。

讀繪本長大的孩子讀什麼?橋梁書成為閱讀新剛需!

朱自強認為家長和老師在選擇橋梁書時,要具備兩項能力。一是辨識好書的能力。要想達到好的閱讀效果,第一位是要有好的閱讀文本,二是分級閱讀的能力。要判斷一本書合适什麼年齡段的小讀者閱讀,就要具備分級閱讀的能力,把适合的作品給适齡的孩子閱讀非常重要。

“世界橋梁書精選書系”的策劃出版,早在幾年前就已啟動。朱自強帶領的中國海洋大學國際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團隊,經過嚴格的遴選和嚴謹的翻譯,目前已經出版了第一輯(6冊)。入選該系列的作品作家屢獲國際大獎,包括國際安徒生獎、法國榮譽騎士勳章、英國兒童文學桂冠作家等。該系列作品主題和風格多樣,具有典型橋梁書的藝術特質:篇幅短小精悍,圖文比例約為1:1,故事情節新奇有趣、語言機趣幽默、暗含細膩的情感,以期幫助6—8歲兒童從親子共讀的圖畫書閱讀,走向獨立自主的文字書閱讀。

讀繪本長大的孩子讀什麼?橋梁書成為閱讀新剛需!

從全世界大量的作品中篩選橋梁書,朱自強具有非常明确的标準。朱自強認為,好的橋梁書應該具備六大标準:以兒童為本位,具有端正的價值觀,具有廣博的愛心和真摯的情感,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具有獨特的創意性,具有幽默感。

3.橋梁書該怎麼讀?

為孩子選擇了适齡的好書後,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開展閱讀呢?朱自強認為,發展型的橋梁書裡包含了複雜的故事意義、複雜結構和複雜的人物形象,把複雜的關系處理清楚才會有好的閱讀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心智能力就得到了質的提升。比如,《鳥窩先生和叢林之屋》故事一波四折,叙事非常吸引人,閱讀時可以引導孩子關注故事的結構性;《外公是個宇航員》可謂文學的含蓄性表現的典型,可以引導孩子了解“潛文本”,用問題設計的政策,讓孩子在故事中找依據,讓他們讀出潛在文本裡外公和外孫的生死離别和臨終托付;《嚎哭包的微笑》則可以關注人物的成長性,精準抓住“成長”主線,引導孩子了解喬西對弟弟的接納和成長變化,體會溫馨美好的手足之情。

讀繪本長大的孩子讀什麼?橋梁書成為閱讀新剛需!

橋梁書是否需要拼音伴讀,對此也是争議不斷。朱自強認為,有繪本閱讀積累的孩子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量,面對文字量更多的橋梁書,孩子有能力聯系上下文進行“連蒙帶猜”的閱讀,不認識每一個字并不影響他了解故事。是以,朱自強認為橋梁書不需要有拼音伴讀,但這不代表學習拼音沒有必要,家長應引導孩子認識到學習拼音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從需求出發進行學習,孩子就不會産生抵觸心理。

不少觀衆表示對如何給孩子篩選好的橋梁書,以及如何養育6歲及以上年齡的孩子有很多困惑和焦慮。對此,大J坦言,她和大家一樣,在不斷學習和認識橋梁書,和朱自強老師的學習探讨将會持續。

據悉,“世界橋梁書精選書系”第二輯、第三輯正在籌備中,朱自強将繼續攜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團隊為中國孩子帶來更多優質的橋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