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RAM與SDRAM的比較

  記憶體在電腦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采用半導體存儲單元,包括随機存儲器(RAM),隻讀存儲器(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

按記憶體條的接口形式,常見記憶體條有兩種:單列直插記憶體條(SIMM),和雙列直插記憶體條(DIMM)。SIMM記憶體條分為30線,72線兩種。DIMM記憶體條與SIMM記憶體條相比引腳增加到168線。DIMM可單條使用,不同容量可混合使用,SIMM必須成對使用。

按記憶體的工作方式,記憶體又有FPA EDO DRAM和SDRAM(同步動态RAM)等形式。

FPA(FAST PAGE MODE)RAM 快速頁面模式随機存取存儲器:這是較早的電腦系統普通使用的記憶體,它每個三個時鐘脈沖周期傳送一次資料。

EDO(EXTENDED DATA OUT)RAM 擴充資料輸出随機存取存儲器:EDO記憶體取消了主機闆與記憶體兩個存儲周期之間的時間間隔,他每個兩個時鐘脈沖周期輸出一次資料,大大地縮短了存取時間,是存儲速度提高30%。EDO一般是72腳,EDO記憶體已經被SDRAM所取代。

SDRAM 同步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SDRAM為168腳,這是目前PENTIUM及以上機型使用的記憶體。SDRAM将CPU與RAM通過一個相同的時鐘鎖在一起,使CPU和RAM能夠共享一個時鐘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每一個時鐘脈沖的上升沿便開始傳遞資料,速度比EDO記憶體提高50%。

DDR(DOUBLE DATA RAGE)RAM :SDRAM的更新換代産品,他允許在時鐘脈沖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傳輸資料,這樣不需要提高時鐘的頻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

RDRAM(RAMBUS DRAM)存儲器總線式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RDRAM是RAMBUS公司開發的具有系統帶寬,晶片到晶片接口設計的新型DRAM,他能在很高的頻率範圍内通過一個簡單的總線傳輸資料。他同時使用低電壓信号,在高速同步時鐘脈沖的兩邊沿傳輸資料。   RAM   Random-Access Memory(随機存取存儲器),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式和資料的部件,對于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或者記憶體儲器和外存儲器],主存儲器簡稱記憶體,記憶體在電腦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采用半導體存儲單元。

因為RAM是記憶體其中最重要的存儲器,是以通常我們直接稱之為記憶體。

記憶體就是存儲程式以及資料的地方,比如當我們在使用WPS處理文稿時,當你在鍵盤上敲入字元時,它就被存入記憶體中,當你選擇存盤時,記憶體中的資料才會被存入硬(磁)盤。

RAM就是既可以從中讀取資料,也可以寫入資料。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于其中的資料就會丢失。我們通常購買或更新的記憶體條就是用作電腦的記憶體,記憶體條(SIMM)就是将RAM內建塊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塊電路闆,它插在計算機中的記憶體插槽上,以減少RAM內建塊占用的空間。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記憶體條有 128M/條、256M/條、512M/條等。 RAM可分為:SRAM和SDRAM   SDRAM   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同步是指Memory工作需要步時鐘,内部的指令的發送與資料的傳輸都以它為基準;動态是指存儲陣列需要不斷的重新整理來保證資料不丢失;随機是指資料不是線性依次存儲,而是由指定位址進行資料讀寫。目前的168線64bit帶寬記憶體基本上都采用SDRAM晶片,工作電壓3.3V電壓,存取速度高達7.5ns,而EDO記憶體最快為15ns。并将RAM與CPU以相同時鐘頻率控制,使RAM與CPU外頻同步,取消等待時間,是以其傳輸速率比EDO DRAM更快。

SDRAM從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曆了四代,分别是:第一代SDR SDRAM,第二代DDR SDRAM,第三代DDR2 SDRAM,第四代DDR3 SDRAM.

第一代與第二代SDRAM均采用單端(Single-Ended)時鐘信号,第三代與第四代由于工作頻率比較快,是以采用可降低幹擾的差分時鐘信号作為同步時鐘。

SDR SDRAM的時鐘頻率就是資料存儲的頻率,第一代記憶體用時鐘頻率命名,如pc100,pc133則表明時鐘信号為100或133MHz,資料讀寫速率也為100或133MHz。

之後的第二,三,四代DDR(Double Data Rate)記憶體則采用資料讀寫速率作為命名标準,并且在前面加上表示其DDR代數的符号,PC-即DDR,PC2=DDR2,PC3=DDR3。如PC2700是DDR333,其工作頻率是333/2=166MHz,2700表示帶寬為2.7G。

DDR的讀寫頻率從DDR200到DDR400,DDR2從DDR2-400到DDR2-800,DDR3從DDR3-800到DDR3-1666。

很多人将SDRAM錯誤的了解為第一代也就是 SDR SDRAM,并且作為名詞解釋,皆屬誤導,SDR不等于SDRAM。

Pin:模組或晶片與外部電路電路連接配接用的金屬引腳,而模組的pin就是常說的“金手指”。

SIMM:Sigle In-line Memory Module,單列記憶體模組。記憶體模組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憶體條,所謂單列是指模組電路闆與主機闆插槽的接口隻有一列引腳(雖然兩側都有金手指)。

DIMM:Double In-line Memory Module,雙列記憶體模組。是我們常見的模組類型,所謂雙列是指模組電路闆與主機闆插槽的接口有兩列引腳,模組電路闆兩側的金手指對應一列引腳。

RDIMM:registered DIMM,帶寄存器的雙線記憶體子產品

SO-DIMM:筆記本常用的記憶體模組。

工作電壓:

SDR:3.3V

DDR:2.5V

DDR2:1.8V

DDR3:1.5V   SRAM   SRAM是英文Static RAM的縮寫,它是一種具有靜止存取功能的記憶體,不需要重新整理電路即能儲存它内部存儲的資料。不像DRAM記憶體那樣需要重新整理電路,每隔一段時間,固定要對DRAM重新整理充電一次,否則内部的資料即會消失,是以SRAM具有較高的性能,但是SRAM也有它的缺點,即它的內建度較低,相同容量的DRAM記憶體可以設計為較小的體積,但是SRAM卻需要很大的體積,是以在主機闆上SRAM存儲器要占用一部分面積,在主機闆上哪些是SRAM呢?

一種是置于CPU與主存間的高速緩存,它有兩種規格:一是固定在主機闆上的高速緩存(Cache  Memory );二是插在卡槽上的COAST(Cache On A Stick)擴充用的高速緩存,另外在CMOS晶片1468l8的電路裡,它的内部也有較小容量的128位元組SRAM,存儲我們所設定的配置資料。   還有一種是為了加速CPU内部資料的傳送,自80486CPU起,在CPU的内部也設計有高速緩存,故在Pentium CPU就有所謂的L1 Cache(一級高速緩存)和L2Cache(二級高速緩存)的名詞,一般L1 Cache是内建在CPU的内部,L2 Cache是設計在CPU的外部,但是Pentium Pro把L1和L2 Cache同時設計在CPU的内部,故Pentium Pro的體積較大。最新的Pentium II又把L2 Cache移至CPU核心之外的黑盒子裡。 SRAM顯然速度快,不需要重新整理的動作,但是也有另外的缺點,就是價格高,體積大,是以在主機闆上還不能作為用量較大的主存。現将它的特點歸納如下:

◎優點,速度快,不必配合記憶體重新整理電路,可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缺點,內建度低,功耗較大,相同的容量體積較大,而且價格較高,少量用于關鍵性系統以提高效率。

◎SRAM使用的系統:

○CPU與主存之間的高速緩存

○CPU内部的L1/L2或外部的L2高速緩存

○CPU外部擴充用的COAST高速緩存

○CMOS 146818晶片(RT&CMOS SRAM)   SRAM與SDRAM的比較:

SRAM是靠雙穩态觸發器來記憶資訊的;SDRAM是靠MOS電路中的栅極電容來記憶資訊的。由于電容上的電荷會洩漏,需要定時給與補充,是以動态RAM需要設定重新整理電路。但動态RAM比靜态RAM內建度高、功耗低,進而成本也低,适于作大容量存儲器。是以主記憶體通常采用SDRAM,而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則使用SRAM,在存取速度上,SRAM>SDRAM。另外,記憶體還應用于顯示卡、聲霸卡及CMOS等裝置中,用于充當裝置緩存或儲存固定的程式及資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