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售業難過,資本也難過:更煎熬的2023年還在繼續

零售業難過,資本也難過:更煎熬的2023年還在繼續

▲這是靈獸第1312篇原創文章

創投複蘇慢,募資難加劇,很多行業生存得都很艱難。

作者/晴山 

ID/lingshouke

疫情宣告放開後,創投的複蘇也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快。

“從今年的募資環境來看,人民币基金募資環境不利趨勢進一步加劇。”一位人民币基金管理人對《靈獸》稱。

1

不利趨勢進一步加劇

 2023年以來,LP端因央企國資新規,人民币基金的募資管道進一步萎縮。

從目前募資環境來看,人民币基金募資環境沒有任何好轉,不利趨勢進一步加劇。同時,美元基金的募集也呈現快速萎縮的态勢。

随着基金管理人手中可投彈藥不斷消耗和減少,投資活躍度也是肉眼可見地在下滑。

自資管新規落地以來,人民币創投與私募股權基金募資難已經成為行業的新常态。

從中基協釋出2022年資料及2023年一月份資料來看,募資難趨勢進一步加劇,無論是基金募集總規模還是單隻基金的規模都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伴随募資難,人民币基金管理人存量優勝劣汰速度加速。

據《靈獸》了解,截至2023年1月的1年内,在中基協登記的創投與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同比淨減少近1800家,創曆史新高。

央企基金監管新規進一步加強了央企出資市場化基金監管、門檻要求,并規定了過渡期。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央企出資市場化基金的管道已經受到明顯影響。考慮到後續地方國企可能跟進效仿的情況下,人民币基金的資金來源可能進一步萎縮,募資形勢不容樂觀。

不久前,清科研究中心也釋出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研究報告》,據報告内容,2023年第一季度,行業合規性要求持續增強,加之部分LP流動性有待釋放,募資市場有所回落,整體新募集基金數量和金額分别為1601支、3500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33.0%。

其中,外币基金募資尤為艱巨,2023年第一季度共8支外币基金完成關賬,數量僅為去年同期的28.6%,降幅超過七成;募資規模約為275.66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與此同時,市場仍存在一定的避險情緒,投資人出手更加謹慎。

清科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個月,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節奏延續減緩,投資案例數共1722起,投資金額1300億元人民币,兩個數字同比都幾近腰斬。

退出層面也并未見好轉。一季度退出案例總量共521筆,同比下滑51.5%,各類退出交易數量均有所減少,被投企業IPO數量也同比下滑了近四成。

曆經了艱難的2022年,情況更為煎熬的2023年還在繼續。

2

市場出清并回歸理性

根據中基協于2023年2月15日釋出的私募基金産品備案月報,2023年1月私募股權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存續數量創新低——較2022年1月下降1772家,為13251家,下降幅度遠超均值。

私募股權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申請通過數亦處于曆史低位。

2022年之前,大陸存量的私募股權與創投基金管理人一直維持在15000家左右,而2022年4月份開始逐漸下滑,特别是2022年底前和2023年1月份,呈現大幅下滑态勢,存量出清速度加速。

從新募基金的規模來看,據清科研究中心季報資料,2023 年第一季度大額基金的設立與募集步伐有所放緩,僅有 7 支新募基金的單支募資規模在 50 億元及以上,數量為去年同期的 41.2%;

募資總規模為 657.23 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57.7%。無論是國資背景管理人所管理的大型政策性基金,還是非國資機構設立的大額産業基金,募集數量、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滑。

據《靈獸》了解,單隻基金規模年均縮水近兩成。自2018年以來,新增私募股權和創投備案規模呈持續下降趨勢,2022年全年新增備案規模僅有4,465.60億元,同比下降34.66%。

單隻基金的平均規模越來越小的趨勢則得到了延續,新備案的單隻基金平均規模從2018年的11552.24萬元降至2022年的5118.17萬元,累計降幅達55.70%,年均降幅18.41%。

雖然政府引導基金出資相對穩定,但投後和退出或受到諸多制約。

在募資規模持續下降的趨勢中,依舊活躍在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的LP方是關注的重點。作為國内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的重要出資人,政府引導基金在拓寬企業融資管道,鼓勵創新創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支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以及促進産業轉型更新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

但另一方面,政府引導基金與單純财務性投資機構相比,具有産業培育引導乃至為地方招商引資的功能,這使得政府引導基金出資的私募股權及創投基金在投資時受到一定行業及地域限制,部分基金出現返投要求完成困難的情況。

而政府引導基金背後的國資及财政監管體制,使得政府引導基金的管理人不得不在子基金即将到期時将退出壓力傳導至GP,無法很好地履行政府引導基金長期支援創新創業及産業發展的作用。

也許,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恰恰是市場出清并回歸理性的過程,正如近日紅杉全球執行合夥人、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與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的圍爐夜話中所說,——順風順水看不出差距,越是艱難的上坡,才更能彰顯真實本事。

3

黑馬何在?

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之下,什麼樣的GP能募到資?

5月18日,啟明創投宣布正式完成第七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基金規模達到65億元人民币,出資方包括8家保險機構、知名市場化母基金、領先的上市公司及國有企業、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等,LP複投率超70%。

這是今年迄今為止中國創投市場最大規模的人民币基金募資。

至此,啟明創投旗下總計管理18隻基金,已募管理資産總額達到95億美元,将繼續投資科技及消費、醫療健康兩大領域的早期和成長期的項目。

早在2022年7月,啟明創投就曾低調披露了其第七期人民币基金完成首輪關閉,規模為人民币47億元,到今天正式官宣募集到了65億元。這樣的數字相比2021年初28.52億元的第六期人民币基金,幾乎是翻了兩番。

除了募資節奏穩之外,新基金LP陣容也很亮眼。

按照啟明創投的披露,第七期人民币基金LP包括了保險機構、知名市場化母基金、領先的上市公司及國有企業、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等,複投率超過70%。

一直以來,保險機構都是VC基金最為期待,但同時也是最難擷取的LP群體之一,而這一次啟明創投引來了8家保險機構,數量是上一期的4倍,出資金額更是達到了新基金總規模的四分之一。

雖然基金規模已經比過去大很多,但啟明創投仍然還是集中精力在兩大闆塊投資,即科技及消費和醫療健康兩大領域,而且仍然投資這兩大領域的早期和成長期項目。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菜鳥與中國人壽攜手設立倉儲物流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總投資規模超過30億元,聚焦于投資長三角經濟圈多處高标準倉儲物流基礎設施。

同時,除菜鳥與中國人壽共同作為基石投資人外,該基金背後還包括中宏人壽、财信吉祥人壽等多家境内保險公司。

菜鳥方面介紹,本次基金投資的項目選取了菜鳥國際物流與供應鍊網絡中位于長三角經濟圈核心節點城市的高标準、現代化倉儲設施,這些項目均由菜鳥地網統一營運管理,是數字技術和物流實體營運的深度融合典範。

自2013年,中國人壽在業績會上宣布與阿裡巴巴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利用保險資金支援阿裡倉儲和物流建設,到現在,雙方合作基金總規模已超過100億元人民币。

4

該如何出手?

面對業内募資難加劇,投資形勢也随之變化。

一是,世界格局和環境發生了變化。過去20年的全球化大趨勢正在發生改變,現在不能說去全球化,至少程序是受阻了,甚至一些局部領域在發生一些根本性變化,這對于全球産業鍊、供應鍊帶來很大的影響。

二是,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也在發生一些變化。從追求速度到追求高品質的發展,也給整個經濟結構帶來改變。

當市場整個投資邏輯在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實際上是應該重新審視,而不是延續以往的慣性向前走。

此外,上市即破發的現象,對于背後的投資機構和LP來說,也是心有餘悸。

投資機構在企業上市破發之後出現投資虧損,意味着投的價格或者投的階段不對,價格的安全墊不夠高。

一位消費領域投資人表示,在一級市場上一個項目若是早期階段投進去幾個億估值,上市規律周期也要5到10年。這麼一算,到了上市時即便不虧損,收益也不高,大家都慢慢認識到這個結果,出手就會更加謹慎了。

他稱,謹慎不意味着不投,資金确實會在現階段變得更加謹慎,但作為一家理性的、成熟的投資機構,還是要在堅持自己的判斷和标準的基礎上,留意部分優質企業,該出手時就要出手。

此外,由于監管環境和稅收負擔,加之當下經濟形勢壓力,勢必加速社會資本,特别是民營企業出資人加速離場。

是以,亟待通過監管松綁、稅收優惠等制度性創新,引導更多社會化資本進場。同時,應通過大力發展市場化母基金、引導保險、養老金入市等方式,拓寬創投市場的長線資金來源。

本輪投資寒冬将是又一輪行業洗牌的開始,不少業内人士認為,行業分化将進一步加劇,未來将更加考驗管理人的品牌、專業能力、管理水準和投後管理及增值服務能力。

正如啟明創投邝子平所說,身處一個多變的世界,我們期待2023年重新開機經濟的自信與活力,在多變中找回一道恒定。

他稱,這個恒定就是中國的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隻要有這個恒定,中國的經濟發展就有希望,創投機構投資人就有機會。(靈獸傳媒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