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争議十足的電影就将上映,它就是迪士尼最新版的《小美人魚》。
很多人對《小美人魚》的故事應該十分熟悉,它出自《安徒生童話》,原名《海的女兒》。

在原著中,安徒生對小美人魚做了非常優美的描寫:
她的皮膚像玫瑰花瓣那樣細膩,她的眼睛像海水一樣清澈純淨。
以下是1989年迪士尼版《小美人魚》動畫電影中,小美人魚的樣子。
紅色的頭發,藍色的眼睛,用貝殼做衣服,沒有雙腿,隻有一條修長的魚尾。
因為《小美人魚》的形象十足經典,是以她也是很多中國小觀衆的童年回憶。
不過,這份美好,卻被好萊塢“篡改了”。
片中的小美人魚,變成了黑美人魚。
在燈光濾鏡的加持,這條小美人魚看上去似乎尚可。
但在預告視訊中,簡直不忍直視。
之前預告放出的時候,這條小黑魚就沖上了全美熱搜。
不少人看到這樣的《小美人魚》,眉頭都不自覺皺了起來。
美國網友更是直呼受不了,對于“該不該抵制《小美人魚》”的回答,清一色都是“太應該了”。
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甚至有網友連夜成立了“抵制《小美人魚》的社群”,加入者瞬間就上了3萬。
有女孩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呼籲:“我們這些和小美人魚一起長大的白人女孩,應該得到一個原汁原味的愛麗兒”。
甚至連南韓人都看不下去,吐槽“迪士尼瘋了”!
但對此,美國當地的黑人小女孩和媒體,顯然持不同的意見。
有一個視訊,專門記錄下了國外黑人小女孩看到《小美人魚》真人版預告之後的反應。
有的小女孩轉頭大聲告訴父母:小美人魚和我一樣,是個黑人!
也有小女孩全程帶笑、兩眼放光,黑人小美人魚瞬間成了她最喜愛的迪士尼公主。
更有的直接表示:她有黑皮膚,她很像我。
番茄君了解這種反應。
一方面,迪士尼《小美人魚》真人版的閱聽人群體,本就不是看着原版《小美人魚》長大的這群人。
而選擇黑人演員演小美人魚,是迪士尼多元文化戰略的重要部分,它要争取的,正是黑人和有色人種群體。
另一方面,這些孩子們心中還沒有對《小美人魚》的固有印象,是以看到長得像自己的公主,自然十分開心。
但讓番茄君不解的是,《小美人魚》全球首映禮的媒體口碑出爐後,媒體對這部影片的看法,卻超出了預期——黑人版《小美人魚》不僅被贊為迪士尼最佳改編電影,就連女主哈雷·貝利,更被稱為“完美的”小美人魚。
影評人佐莉·羅斯·布萊恩特直言:女主的表演簡直就是明星的誕生,她是這部新片值得一看的原因。
電影媒體《DiscussingFilm》表示:女主簡直就是小美人魚本魚。
影評人Grace表示:《小美人魚》真人版就是最好的真人改編。
媒體《Atom》更是直言: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家庭電影之一。
影評人Amber直呼:新的迪士尼經典誕生了!
那麼,作為從小就看過《小美人魚》原版的觀衆,從番茄君或普通大衆的視角看這部電影,是什麼感受呢?
它大抵又是好萊塢追求某種正确的犧牲品。
評價一部作品好不好,不是看它用什麼膚色的演員,尤其對一部經典影片來說,評價的次元無非兩個。
一個,是與原著的契合度;另一個,是影片本身的品質。
而作為《小美人魚》原版的資深粉絲,她與原著契不契合,番茄君還是有發言權的。
安徒生筆下的小美人魚,膚如玫瑰,眼似深海,發色豔麗,優美動人。
再看哈雷·貝利,與這16個字,不能說一模一樣,隻能說毫無關系。
黑色的皮膚,在水下毫不通透,沒有“小美人魚”的靈氣;一頭“髒髒辮”發型,看起來拖泥帶水,既不陽光,也不漂亮。
特寫中眼神渾濁,沒有了藍色的眸子。
變成人後的個子也非常矮,跟男主站在一起簡直是“最萌身高差”,毫無美感可言。
當她藏在岩石後面唱歌的時候,從她的容貌、眼神和肢體動作看,根本不像一個偷偷暗戀王子的人魚公主。
倒像是盯着岸上美味,意圖不軌的“魚妖”。
這樣的小美人魚,怎麼能和安徒生先生筆下的公主相比較?
當然,面對這種質疑,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就是反問:安徒生又沒說小美人魚不是黑人?
這個反駁,并不對。
安徒生雖然沒有在原著中說明小美人魚的“膚色”問題,但從他的描述中基本可以确定,小美人魚不是黑色或褐色皮膚。
另外,《海的女兒》創作時間是1837年,這個時間點,哪怕在丹麥,黑人的地位也還是很低的。
按照當時的思維和階級局限,黑人是不太可能以公主的身份,出現在《安徒生童話》中的,之前多版《小美人魚》的影視改編,也一次次證明着這個鐵律。
是以,有一個事實基本可以确定,那就是迪士尼選角,絕不是以原著或故事為參考,而膚色正确的考量占了很大的比重。
在迪士尼的官方海報中,小美人魚愛麗兒與六個姐妹的形象,完全就是七個不同膚色和種族的人。
這裡面,有白人有黑人,有亞裔有拉丁裔,有印度裔有非洲裔……
說實在的,膚色加上魚尾,顔色差點都不夠用了。
而在追尋所謂“文化多元”的道路上,迪士尼也已經一去不複返,迪士尼高管就曾在公司會議上放下狠話:未來推出的所有角色中,少數人群要占比一半以上。
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黑人等少數族裔,甚至LGBT等群體,将齊齊出現在迪士尼(經典)電影中。
其他的暫不清楚,之後迪士尼已經确定要拍的幾部經典動畫,就已經開始了“毀童年”的腳步。
真人版《彼得潘與溫蒂》中,仙子小叮當将變為黑仙子;
要知道,精靈本就是金發白膚,跟《指環王》中的精靈王子一樣,此次主演變成黑人女演員雅拉·莎希迪,實在讓人看不下眼。
真人版《白雪公主》中,皮膚雪白的白雪公主,将變成膚色偏深的公主;
再看一下之前真人版白雪公主的樣貌,高下立判。
更為諷刺的是,真人版《白雪公主》裡的惡毒皇後,是由蓋爾·加朵飾演的……
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多的童年經典角色,都會慢慢換了膚色,在“深色”和“少數”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些年,在歐美各種運動風起雲湧,大批群眾瘋狂追求各種正确的大背景下,不少影視作品,已漸漸跟《小美人魚》一樣,陷入了魔怔一般的“膚色追求”和“少數追求”中。
比如:2021年的《灰姑娘》裡,教母長這樣。
同樣在2021年,英格蘭王後女王,也被悄悄換成了黑人版本。
更加可氣的是,我們熟悉的動作大片,超英大片,科幻大片,沒有一種類型能逃過“黑化”的影子。
先是《變形金剛》“淪陷”,《變形金剛7:超能勇士崛起》的女主,是一位名叫多米尼克·菲什巴克的黑人女演員,長這樣。
作為爆米花大片,《變形金剛》中雖然汽車人是主角,但人類女主也不能太過離譜。
要知道,在前6部中,女主個頂個都是超級大美女。
第一部中的女主梅根·福克斯,在好萊塢豔壓群芳。
第二部中的羅茜·漢丁頓,郭達森的妻子,維密著名超模。
第三部中的妮可拉·佩爾茨,是實實在在的美國甜心長相。
即便之後女主的顔值略有下降,但也不至于像第七部這麼拉胯。
光看背影,你甚至很難厘清,誰是男主,誰是女主。
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超級英雄《超人》獨立電影,華納兄弟也在尋找一位黑人演員扮演。
DC宇宙中的亨利·卡維爾,或許是最後一個“白人”超人。
消息一出,影迷并不買賬,甚至開始沖擊華納的社媒。
華納無奈才放話表示,黑超人并不會取代DC宇宙超人的位置,而是一個全新的形象和故事。
但實際上,《超人》獨立電影已經沒有再拍下去的計劃,“黑超人”或許将逐漸取代超人在觀衆視野中的地位,并最終取而代之。
除了《變形金剛》和《超人》,《007》也沒幸免于難。
我們都知道,丹尼爾·克雷格已經演了5次007了,而在《無暇赴死》中,他的邦德也正式“陣亡”,是以《007》急需要引進新鮮血液,
但奇葩的是,《007》不僅要實作“黑人”,還要實作“性别的轉換”,最新一代007的稱号,很可能被一位黑人女性繼承。
據好萊塢匿名人士透露,《007》将換上曾出演過《驚奇隊長》的黑人女主拉什納·林奇接棒。
她也将正式成為第一位代号007的女特工。
面對黑色“女邦德”,你能接受嗎?
如果說,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加工作品,盲目安插黑人主角還能接受,那在紀錄片中尋找“正确”,簡直就是讓人無語了。
網飛的新紀錄片《埃及豔後》中,就将埃及豔後的扮演者,确定為了一個黑人。
因為篡改曆史,随意安排角色,這部影片在IMBD評分僅有1.1分,觸摸到了曆史地闆。
而在豆瓣上,它也僅僅隻有2.6的評分,與網飛紀錄片一貫的高評分互相倒挂。
要知道,真實曆史中,埃及豔後是純正的希臘血統,也就是白種人,大概就是1963版本中的這個樣子。
在大背景的影響下,好萊塢正在毀掉那些我們熟知的影視作品或者曆史片段。
可以預見的是,在選角上,好萊塢的導演們已經将膚色等其他因素,排到了超越故事、劇本、立意、核心等等其他決定性因素的第一位。
如果一部影片,在選角的時候,首要不是電影的藝術性和故事性,對角色契合度和完成度沒有任何要求,而是考慮怎樣安插一位深色人種,那這個市場的衰落,或許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你我都清楚,被裹挾的好萊塢電影,選擇黑人演《小美人魚》僅僅隻是個開始。
以後還有大量的經典重新開機或翻拍,等着他們去禍禍。
西方世界,連帶西方電影和藝術作品,就已經走上了一條衰落之路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