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的OSI和TCP/IP網絡模型

1、計算機的網絡模型分為兩種OSI模型和TCP/IP模型,它們的對應關系如下

計算機的OSI和TCP/IP網絡模型

2、針對OSI模型,每一層都有各自的功能。

  1. 應用層

    應用層是OSI模型中最靠近使用者的一層,負責為使用者的應用程式提供網絡服務 。包括為互相通信的應用程式或程序之間建立連接配接,進行同步建立關于錯誤糾正和控制。同時還包含大量的應用協定,例如遠端登入(talent)、簡單的郵件傳輸協定(SMTP)、簡單的網絡管理協定(SNMP),超文本傳輸協定(HTTP)。

    所有能超聲網絡流量的程式都在應用層。

  2. 表示層

    表示層負責在不同的資料格式之間進行轉換操作,以實作不同的計算機系統間的資訊交換。還負責資料的加密,在傳輸的過程中進行保護,在發送端加密,在接收端解密,使用加密秘鑰來對資料進行加密和解密。

  3. 會話層

    會話層的主要功能是在兩個節點間建立連接配接、維護、釋放面向使用者的連接配接,并對會話進行管理和控制,保證會話資料可靠傳輸,在會話的過程中決定到底使用全雙工還是使用半雙工模式傳輸。

  4. 傳輸層

    傳輸層是OSI模型中唯一負責端到端節點資料傳輸和控制的層,傳輸層是在OSI模型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下面的三層主要主要面向網絡通信,以確定資訊準确有效的傳輸,上面的三層樹妖面向主機使用者,為使用者提供各種服務。

    傳輸層為了向會話層提供可靠的端到端傳輸服務,也使用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機制。4層的協定有傳輸控制協定(TCP),使用者資料報協定(UDP),順序包交換協定(SPX)。

  5. 網絡層

    負責選擇最佳的路徑,規劃IP(Internet Protocol)位址。

  6. 資料鍊路層

    資料幀的開始和結束,同時提供透明傳輸,差錯校驗。

  7. 實體層

    是OSI模型的最底層,它面向原始的比特流的傳輸,同時規範了接口标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