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5月18日電 題:從“智易行難”到“智行合一”——從2023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看數智化轉型新成效
新華社記者張武嶽
走進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的展館,青島城市學院大二學生王培源内心的激動和驚喜難以掩飾:“很多幾年前看似難以實作的想法和概念,現在已變成實物呈現在大家眼前,有的已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作為一名“鐵杆”電子産品愛好者,王培源在現場給記者舉例說,2019年釋出的鴻蒙系統,在短短數年間,實作了從理論創新到現實應用,從支援智慧屏、電視拓展到眼前展示的支援手機、平闆、汽車、智能家居等,已經與很多人的智慧生活方式深度融合。
17日至19日在山東青島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暨青島國際軟體融合創新博覽會上,記者觀察到,許多原本停留在理論和公式中的“智易行難”科研成果,近年來加速轉化為可感覺、可體驗、可使用的産品。
海爾智家展區内,大大小小的物件蘊含着不少“黑科技”:搭載3D透視烘幹技術的洗衣機,具備“射流勻風”技術的空調,内含控氧保鮮科技的冰箱……讓現場參觀者切實體會到智慧生活帶來的便利。
一名從業人員在展會上為參觀者介紹“智慧客廳”。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基于科技支撐和科研成果轉化,我們現在可以為使用者帶來更融合、更完善的全屋全場景解決方案。”海爾智家三翼鳥場景企劃總監黃橙對記者說,海爾智慧家庭場景品牌曆經兩年多的發展,目前已擁有2萬餘款元件,形成了400多個場景方案和200餘種服務。
海信8K雷射電視,京東方“類紙護眼顯示”裝置,歌爾VR動感座椅……展會現場,消費電子領域各類創新成果競相亮相。與會人士認為,各方正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産業前端與後端的需求供給對接,消費電子領域“智行合一”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這是在展會上拍攝的“全場景智慧生活”構成示意圖。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在滿足生活娛樂需求的同時,數智化也在提升辦公效率乃至重塑産業生态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華為展台的智慧辦公展示區,商用筆記本、商用桌上型電腦、商用顯示器、商用平闆、商用列印機等裝置受到很多參觀者關注。據介紹,這些裝置可滿足企業無紙化會議、日常辦公等需要,為各行各業營造智慧辦公新體驗。
“華為積極探索政企場景解決方案,緻力于讓裝置的連接配接與操作實作協同,讓系統與應用的生态實作融合。”華為展台從業人員說。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看來,制造業數智化轉型深入推進,促進了生産組織和社會分工向網絡化、扁平化、平台化轉變。曾經僅是概念的“工業網際網路”,對制造企業的賦能、指派、賦智作用日益凸顯,正在作為一種新的生産方式登上曆史舞台。
5月17日,一名攝像師在展會上拍攝“靈動花鏡”。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京東方打造了覆寫設、産、銷等全鍊條的工業互聯體系,擁有标準化管理和研發平台800多個。“依托工業互聯平台,可實作高度智能化的計劃排産、生産制造、品質管控、良率管理等精細化營運工作,同時還能做到全流程資料可視,大幅提升企業營運效率。”京東方科技集團黨委書記馮強介紹。
專家認為,數智化轉型正在為提升大陸經濟的生産效率和國際競争力開辟更大空間,但數智化轉型不是數字和工具的簡單疊加,面臨着觀念、制度、管理、技術、人才等諸多方面的變革挑戰,需要各方攜手努力,一起應對。
“無論是産業數字化還是數字産業化,展現給我們的都是萬億級規模的發展機會,需要政、産、學、研、用等多方共同參與共克難關,不斷完善産業生态,把數字産業做強做大。”馮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