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剛開始接觸移動頁面重構,是不是很迷惑應該按照多大的尺寸制作?320、640 還是 720?

按照640的設計稿重構完頁面,是不是還需要寫其他尺寸來适配不同的螢幕大小?

—— 這源于對viewport和px的不了解。

已經重構了好多移動頁面,但是對為什麼要按照640的大小來設計頁面,不清楚答案。

給元素賦予固定的像素值,但是奇怪的是在不同的手機裡看起來都差不多大小,不需要另外去适配,真是太爽了。為什麼?不知道耶。

——這源于對viewport和px的不了解。

先來羅列下學習移動頁面重構的過程中可能看到過迷糊過放棄過的一些機關:

px、pt、pc、sp、em、rem、dp、dip、ppi、dpi、ldpi、mdpi、hdpi、xhdpi、xxhdpi……

接下來分類給大家介紹下:

① 什麼是絕對長度機關?什麼是相對長度機關?

② 什麼是螢幕尺寸、螢幕分辨率、螢幕像素密度?

③ 什麼是ppi、dpi、dp、dip、sp、px?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④ 什麼是mdpi、hdpi、xdpi、xxdpi?如何計算和區分?

1、什麼是絕對長度機關?什麼是相對長度機關?

  • 絕對長度機關:

    in(inch英寸)、cm(厘米)、mm(毫米)、pt(磅)、pc(pica)。

    in、cm、mm和實際中的常用機關完全相同。pt是标準印刷上常用的機關,72pt的長度為1英寸。pc也是印刷上用的機關,1pc的長度為12磅。絕對長度機關,雖然了解起來很容易,但是在網頁的設計中很少用到。是以我們就忽略它們吧。

  • 相對長度機關:

    是網頁設計中使用最多的長度機關,包括px、em、rem等。

2、什麼是螢幕尺寸、螢幕分辨率、螢幕像素密度?

  • 螢幕尺寸:

    指螢幕的對角線的長度,機關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常見的螢幕尺寸有2.4、2.8、3.5、3.7、4.2、5.0、5.5、6.0等。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 螢幕分辨率:

    指在橫縱向上的像素點數,機關是px,1px=1個像素點。一般以縱向像素橫向像素來表示一個手機的分辨率,如1960*1080。(這裡的1像素值得是實體裝置的1個像素點)

  • 螢幕像素密度:

    螢幕上每英寸可以顯示的像素點的數量,機關是ppi,即“pixels per inch”的縮寫。螢幕像素密度與螢幕尺寸和螢幕分辨率有關,在單一變化條件下,螢幕尺寸越小、分辨率越高,像素密度越大,反之越小。

最明顯的就是iPhone 3GS和iPhone 4的差別。螢幕尺寸一樣,螢幕分辨率相差一倍,螢幕像素密度也相差一倍。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 計算像素密度的公式: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勾股定理算出對角線的分辨率:√(1920²+1080²)≈2203px

    對角線分辨率除以螢幕尺寸:2203/5≈440dpi。

3、什麼是ppi、dpi、dp、dip、sp、px?

  • ppi:

    pixels per inch,螢幕上每英寸可以顯示的像素點的數量,即螢幕像素密度。

  • dpi:

    dots per inch,最初用于衡量列印物上每英寸的點數密度,就是列印機可以在一英寸内打多少個點。當dpi的概念用在計算機螢幕上時,就稱之為ppi。ppi和dpi是同一個概念,Android比較喜歡使用dpi,IOS比較喜歡使用ppi。

  • dp、dip:

    dp和dip都是Density Independent Pixels的縮寫,密度獨立像素,可以想象成是一個實體尺寸,使同樣的設定在不同手機上顯示的效果看起來是一樣的。

在Android中,規定以160dpi為基準,1dp=1px。如果密度是320dpi,則1dp=2px,以此類推。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Android和IOS都會通過轉換系數讓控件适應螢幕的尺寸。

一個按鈕給了44*44dp的大小,在160dpi密度的時候,按鈕就是44*44px大小;在320dpi密度的時候,按鈕就是88*88px的大小。不需要我們去書寫多套尺寸。

  • sp:

    scale independent pixels,用法與dp類似,是專門用來定義文字大小的,受使用者android裝置字型設定的影響。

  • px:

    就是通常所說的像素,使網頁設計中使用最多的長度機關。将顯示器分成非常細小的方格,每個方格就是一個像素。(網頁重構中使用的px和螢幕分辨率的px不一定是一樣的大小。)

4、什麼是mdpi、hdpi、xdpi、xxdpi?

  • Google官方指定按照下列标準區分不同裝置的dpi: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 蘋果的區分則更為簡單:非高清屏、高清屏、超高清屏。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 從數值上看,蘋果和安卓有這樣的對應關系: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機關介紹完了。總結下如何使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工作。

我們重構移動頁面的時候使用px其實跟安卓開發中使用dp是一樣的

有個背後的系數會幫我們把數值适配到這款手機的大小。而這個系數就是上圖的1x、2x、3x……這個系數怎麼來?是依靠分辨率和螢幕尺寸計算到的螢幕像素密度,再看螢幕像素密度屬于哪個系數等級。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以上是機關的介紹,下面再來認識個重要的知識點。

Viewpoint

手機浏覽器是把頁面放在一個虛拟的“視窗”(viewport)中

視窗可大于或小于手機的可視區域,一般手機預設 viewport 大于可視區域。這樣不會破壞沒有針對手機浏覽器優化的網頁的布局,使用者可以通過平移和縮放來看網頁的其他部分。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部分機型預設 viewport 大小: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我們可能會這樣設定viewport:

每個設定對應的是:

參數 意義
width 設定 Layout viewport 的寬度, 為一個正整數, 或字元串"device-width"
height 設定 Layout viewport 的高度, 這個屬性對我們并不重要, 很少使用
initial-scale 設定頁面的初始縮放值, 為一個數字, 可以帶小數
minimum-scale 允許使用者的最小縮放值, 為一個數字, 可以帶小數
maximum-scale 允許使用者的最大縮放值, 為一個數字, 可以帶小數
user-scalable 是否允許使用者進行縮放, 值為"no"或"yes", no代表不允許, yes代表允許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這個頁面背景圖是作為背景給了

background-size:100%;

的,是以整好鋪滿整個螢幕,大小看起來很适合。而上面的元素使用固定的px值來賦予大小的,例如左上角的人頭給了

width:100px;height100%;

。為什麼兩者分别是這樣子顯示的?

網頁重構時使用的機關px,就是通常所說的像素,是網頁設計中使用最多的長度機關。将顯示器分成非常細小的方格,每個方格就是一個像素(這和我們了解的螢幕分辨率的1920px 1080px的px是不同的)。不同設定下,方格的大小不一樣。

例如 iPhone4S 如果不設定 viewport ,他就會預設是 980px,就像把螢幕分成980份(不是螢幕分辨率的640px哦!)。如果設定一個元素為100px*100px,看起來就是螢幕的100/980,可能如下圖所示: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例如 iPhone4S 如果設定

viewport width=device-width

,他就會是320px,就像把螢幕分成320份(不是螢幕分辨率的640px哦!)。如果設定一個元素為100px*100px,看起來就是螢幕的100/320,可能如下圖所示: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上圖未設定 viewport,彈出來的都是裝置的預設寬度,基本是980px,除了最後一台三星老爺機是800px。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上圖設定了viewport,

width=device-width

,彈出來的是設定好的寬度,375px、360px、320px。為什麼是這個大小?這就要用到上面講的知識點了。

iPhone6的螢幕分辨率是1334*750px,ppi是326,是以系數是2x。那device-width就等于750/2=375px。

紅米1s的螢幕分辨率是1280*720px,ppi是312,是以系數是2x。那device-width就等于720/2=360px。

頁面裡的紅色塊給的是200*200px,在幾個裝置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大的樣子。

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深度講解VIEWPORT和PX是什麼

三星note4的螢幕分辨率是2560*1440px,ppi是515,是以系數是4x。那

device-width

就等于1440/4=360px,和小米的

divice-width

一樣大小。但是看起來左邊的紅色塊明顯大于右邊,因為左邊的裝置大啊,雖然兩者都是分成360份,但是明顯左邊的1份比右邊的1份大。

以上解釋了為什麼給元素賦予固定的像素值,給字型16px的大小,在大部分手機裡居然能看起來差不多大小,也明白了我們并不需要寫其他尺寸來适配不同的螢幕大小。不知道我這樣拐彎的解釋大家能明白不?

對于應該按照多大的尺寸來設計移動網頁,這個看設計師喜歡,640是以前的主流,因為好多設計師用的是 iPhone4S、5S。現在在慢慢轉向750,因為iPhone更新成6了。不管哪種尺寸的設計稿,重構都可以用一套方法制作好頁面,如果是背景平鋪(background-size:100%)、上面的元素px設定大小的話,沒問題,能順利适配其他手機的。如果是固定整體大小重構,再利用 js 判斷螢幕大小進行頁面縮放,也沒問題,能順利适配其他手機的。重要的前提是要設定好正确的 view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