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很難獨立存活的地圖o2o市場

[ O2O研究 ] 很難獨立存活的地圖o2o市場

簡介:地圖市場目前還沒有進入o2o的紅利期,廠商在地圖o2o層面投入都是入不敷出。基于目前對于網際網路地圖的使用大部分人還僅停留在查位置,僅有少量需求被分流至o2o層面,尚不足以規模化。 低調許久的騰訊地圖近日終于發 ...

地圖市場目前還沒有進入o2o的紅利期,廠商在地圖o2o層面投入都是入不敷出。基于目前對于網際網路地圖的使用大部分人還僅停留在查位置,僅有少量需求被分流至o2o層面,尚不足以規模化。

低調許久的騰訊地圖近日終于發聲,在高百大戰過去一年後,有關地圖的讨論偃旗息鼓,而騰訊地圖從釋出路寶到入股四維,其發展邏輯反而值得觀察者玩味。

騰訊地圖上周正式更新至4.4版本推出了零流量功能。使用者可根據需要關閉地圖流量。巴人在了解這一版本功能後一頭霧水,在釋出路寶産品及入股四維後,騰訊為何不在地圖o2o市場發力?在釋出會上騰訊地圖副總經理王建宇對媒體表示,地圖市場目前還沒有進入o2o的紅利期,廠商在地圖o2o層面投入都是入不敷出。

騰訊如此布局地圖市場

在高百大戰過去一年後不少人發現,曾經熱鬧的地圖市場似乎過于冷清了,彼時,高德百度僅因為免費一說鬧得不可開交,雙方訴至法院,而結果當然是不了了之。騰訊地圖在此時并未發聲,偏安一隅,而在其後開始緩慢發力,從推出路寶應用到打出路寶盒子,再到入股四維圖新,騰訊對于地圖的布局在一年内出招不少。

在巴人看來,騰訊的主要邏輯非常簡單——布局lbs基礎服務市場。不難發現,無論是怎樣的布局,騰訊地圖部門很少提及o2o,騰訊地圖副總經理王建宇表示,地圖從長遠角度說的确是連接配接線上下的便捷橋梁,疊加過多o2o服務成本是非常高的,圖商往往入不敷出。這句話的邏輯不難了解,從整年來看,無論是百度還是高德在高舉高打o2o牌後,的确未見太多成效。于是百度轉身發力百度糯米,而高德則完全跻身阿裡門下後着力lbs大資料。

而對于騰訊地圖來說,從一開始的布局似乎就沒o2o啥事,整個部門核心關注的點是對于使用者體驗的改進及發力車主市場,核心依然是專注于基礎地圖服務。顯然,在内部認為地圖o2o大潮暫時不會到來的情況下,騰訊地圖目前也隻能去做基礎的地圖服務,當然,從巴人角度看,這裡的邏輯還包括騰訊地圖目前屬于騰訊mig(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與扛起騰訊o2o大旗的微信、支付等部門相距甚遠,同時,一直緻力于為騰訊各業務線提供基礎位置服務的騰訊地圖部門目前團隊規模依然不大,比起百度高德體量仍有差距。

地圖o2o尚未來臨?

其實,地圖o2o大潮來沒來大家心知肚明。此前,搜狗地圖總經理孔祥來曾表示,地圖o2o市場聽起來的确美麗,但目前仍隻停留在想象中,需要巨頭耐心的培育市場。換句話說,一切力量薄弱的地圖廠商冒然進入,無異于找死。孔的邏輯核心是基于目前對于網際網路地圖的使用大部分人還僅停留在查位置,僅有少量需求被分流至o2o層面,尚不足以規模化。

在巴人看來,地圖o2o市場未必不存在,但是其很難獨立存活。比如,汽車、社交平台、乃至室内定位都是地圖等lbs需求良好的載體。地圖的應用是基于人們在不同的位置需求場景下,單獨的剝離地圖需求隻能讓地圖産品成為空中樓閣。而百度和高德也正式在逐漸認清這一邏輯的前提下,開始将業務重點轉向别處,比如百度lbs事業部雖然以地圖為核心,但内部正在孵化大量基于地理位置的産品,而高德也正在利用自身地理資料優勢與阿裡的零售資料結合創造價值。

最後巴人在不止一篇文章中寫道,o2o是一個絕對的慢行業,任何企圖用一種模式短時間颠覆一個行業的言論都是空談。地圖市場也是如此,雖然大潮并未到來,但不代表這一市場不存在、沒價值,反而未來依托于更多載體的lbs産品将從另一個角度為o2o行業帶來驚喜。

原文引用永康用友網:www.ykufida.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