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完整社群“亮”在哪裡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發出《關于開展完整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将聚焦群衆關切的“一老一幼”設施建設,聚焦為民、便民、安民服務,切實發揮好試點先行、示範帶動的作用,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群樣闆,盡快補齊社群服務設施短闆,全力改善人居環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群有服務。

  居住社群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據研究,我國城市居民平均約75%的時間在居住社群度過。到2035年,我國約有70%人口生活在居住社群。居住社群也越來越成為提供社會基本公共服務、開展社群治理的基本單元。

  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兩院院士吳良镛先生此前提出:“社群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場所,社群規劃與建設的出發點是基層居民的切身利益。不僅包包覆房問題,還包括服務、治安、衛生、教育、對内對外交通、娛樂、文化公園等多方面因素,既包括硬體又包括軟體,内涵非常豐富,應是一個‘完整社群’的概念。”

  社群是城市社會最基礎的單元和細胞,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社群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城鎮居民生活的體驗和品質。為滿足新時代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指導各地統籌推進完整居住社群建設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總結廈門、沈陽等地創新實踐的基礎上,于2021年12月組織編制了《完整居住社群建設指南》,指導各地統籌推進完整居住社群建設工作。

  完整社群建設将給我們的社群帶來哪些變化?據介紹,完整社群建設試點工作自10月份開始,為期2年,重點圍繞四方面内容探索可複制、可推廣經驗。

  社群服務設施将得到完善。以社群居民委員會轄區為基本單元推進完整社群建設試點工作。規劃建設社群綜合服務設施、幼稚園、事先串通的人所、老年服務站、社群衛生服務站。每百戶居民擁有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于30平方米,60%以上建築面積用于居民活動。适應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郵件和快件寄遞服務設施、理發店、洗衣店、藥店、維修點、家政服務網點等便民商業服務設施。統籌若幹個完整社群建構活力街區,配建中國小、養老院、社群醫院等設施,與15分鐘生活圈相銜接,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

  生活環境更加宜居。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瓦斯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工作,加強供水、排水、供電、道路、供氣、供熱(集中供熱地區)、安防、停車及充電、慢行系統、無障礙和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改造建設,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完善設施運作維護機制,確定設施完好、運作安全、供給穩定。鼓勵具備條件的社群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和充電場所,并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順應居民對美好環境的需要,建設公共活動場地和公共綠地,推進社群适老化、适兒化改造,營造全齡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鼓勵在社群公園、閑置空地和樓群間布局簡易的健身場地設施,開辟健身休閑運動場所。

  智能化服務加速推進。引入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鍊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台,促進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發展。推進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台與城市運作管理服務平台、智能家庭終端互聯互通和融合應用,提供一體化管理和服務。整合家政保潔、養老托育等社群到家服務,連結社群周邊生活性服務業資源,建設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務圈。推進社群智能感覺設施建設,提高社群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準。

  社群治理機制更加健全。完整社群将建立健全黨組織上司的社群協商機制,搭建溝通議事平台,推進設計師進社群,引導居民全程參與完整社群建設。對于涉及社群規模調整優化、社群服務設施建設改造、社群綜合服務設施功能配置等關系群衆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應廣泛聽取群衆意見建議。開展城市管理進社群工作,有效對接群衆需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務水準。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育社群文化,凝聚社群共識,增強居民對社群的認同感、歸屬感。

  完整社群建設又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完整社群建設使居住社群短闆補齊。目前,居住社群普遍存在規模不合理、設施不完善、公共活動空間不足、物業管理覆寫面不大、管理機制不健全等突出問題和短闆,以社群為核心推動城市基本生活單元的更新改造是一項迫切的任務,以安全健康、設施完整和管理有序為目标精準發力,加快補齊既有居住社群設施短闆,居住社群建設品質、服務水準和管理能力将得到提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