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融衍生品交易系統(場内交易VS.場外交易)的架構特點

背景

在說金融衍生品交易系統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在金融機構中那些靠交易賺錢的部門。他們是金融資訊系統的使用者,也是主要的stakeholder

1. Equity trading, 股票交易部門

所謂股票交易部門,其實不僅僅做股票,還有期貨、期權(場内)等等。隻要是交易所内的産品,都在這個部門交易

2. FICC,固定收益部門

FICC 是 FX (Foreign exchange), Interest rate, Credit, Commodities的縮寫,分别代表外彙、利率、信用、大宗商品的相關交易。要說固定收益部門,這個名字有一定的誤導性,因為其實這個部分的交易風險極高。之是以叫固定收益,是因為在最初,這個部門是以做債券交易為主,即通過購買債券,到期贖回本金并且收取利息的生意。在對方不破産的情況下,這當然是固定收益了。業務發展到今天,各種衍生品層出不窮,交易不再保本,但是名字卻沿用了下來。

Listed Trade (場内交易)

Listed這個詞很直覺,一個交易産品在交易所的大螢幕列出來了。它就是Listed Prouduct(場内産品)。傳說中的,上市了。

因為是在交易所進行交易,就決定這些産品有以下特點:

1. 标準化 - 即交易所标準化了産品合約

例如,黃金期貨合約,産品标準化了交易機關、報價機關、黃金的品質成色,交易時間等等。是非常标準化的。 

2. 間接的交易對手方-  即交易的對手方未知,隻和交易所達成交易(交易所撮合的買賣雙方)

OTC Trade (場外交易)

OTC,就是非處方藥的那個OTC(Over The Counter) ,即櫃台上的交易。因為不在交易所,産品有主要一下特點:

1. 非标準化 - 即産品合約是靈活多變的

2. 直接的交易對手方 - 即交易的對手方是确定的。

Listed Trade交易系統的特點

基于場内交易産品的特點,場内交易系統相應有以下特點(目标):

1. 系統要盡可能快的達成交易

在交易所内的交易一般采用競價交易模式,盡快達成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使交易能以更優的價格成交。國内外不少做高頻交易系統(high frequency trading)就是為了更快達成交易

2. 系統要盡可能多的達成交易

這裡主要用到的技術是order slice,即拆單技術。就是把一個數量大的交易,拆分成多個數量小的單子。在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整單不能成交(order fill),也能部分成交( partial fill),使的交易能夠盡可能多的達成

3. 系統要盡可能優的達成交易

常見的做法是,把将交易産品路由到不同的交易所,以尋求更優的成交價格。 例如輕質原油期貨WTI,為了尋求更優價格,可以路由到ICE、CME、NYMEX等交易市場。一部分算法交易程式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4. 系統需要提供風險控制 (Trading Risk Control)

我們常看到的“烏龍指”事件,例如買賣方向操作錯誤、價格和數量操作錯誤等,都是因為風險控制的缺陷造成。

5. 産品報價簡單

直接擷取交易所的報價

6. 交易結算簡單

買股票的當下,就可以計算出交易成本和收益。是以股票産品,也通常被稱為cash product。

OTC Trade交易系統的特點

1. 系統需要盡可能的靈活

因為場外交易的産品是非标準化、可客制化的,這給系統的可擴充性、靈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場外期權的交易,除了vanilla option之外,還有各種exotic option,以及多個option組成的結構化産品。一個系統的設計架構方面需要generic,同時又要避免over engineering,目的是能夠快速響應定制化的業務需求。

舉個例子,大宗商品交易中諸多實物交割,實物交割的數量和品質的機關由标的物不同而不同。這種系統的前端頁面,就應該由資料主導(即metadata driven)。當背景資料為煤,數量機關顯示為噸,品質機關為燃燒值。當資料為石油,數量機關就為體積機關例如barrel,品質機關為density。系統需要足夠靈活以承載大宗商品所有的交易類型與标的物。否則單獨為每一項業務單獨建立實物交割系統将是非常不經濟的做法。

2. 系統需要提供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這是交易後的風險管理。涉及計算交易産品的風險敞口(risk exposure),盈虧(PnL), 以及盈虧分析(PnL attribution),scenario analysis 等等。 

4. 報價的計算模型複雜

場外交易的衍生品,交易的産品有2個次元。一個次元是交易類型,例如swap、foward等,另一個次元是标的物,例如股票、大宗商品、外彙等等。是以報價的推算公式相對複雜并且影響因素較多。

例如一個外彙标的的場外衍生品的報價,除了跟匯率有關系、還有可能跟利率有關系。是以在FICC部門,産品的報價在業務部門之間需要一定程度上共享

5. 産品生命周期管理複雜

場内交易一般持續較短。股票交易有“日切”的概念,當天的交易當天清算結束。場外交易則不同,持續時間可達數年,在交易存續期間内,交易的修改、取消操作,市場行情的變化,reference data的變化,時間線的變化,都對交易産生方方面面的影響,是以在系統建設方面需要建立模型響應各種事件

6. 産品結算複雜

不同于E-commerce或者是場内cash product,場外衍生品的最終結算金額往往在達成交易的時候是未知的。

例如,一個标的物為股票的互換産品,是用一個固定價格的現金流和一個浮動價格(可能是該股票下個月收盤價的平均值)的現金流的交換。 那麼在達成交易的當下,結算的金額無法計算出來(因為下個月标的物的收盤價未知)。這就造成了結算模型的複雜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