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台标準的計算機從外觀上看,計算機硬體從外觀上看主要有主機箱

簡單介紹計算機硬體的組成部份

計算機硬體從外觀上看主要有主機箱、鍵盤和顯示器;從邏輯功能上看,可以分為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五個部分,一般地又把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為中央處理器。判斷一台計算機的性能主要看兩個名額,第一是CPU的型号與主頻,第二是總線類型。

打開計算機主機箱,裡面有一塊印刷電路闆,這就是計算機的主機闆(簡稱主機闆),一般地,計算機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計算機的主機闆上。主機闆的類型和品種很多,從類型上來說,它們都是以CPU來分類的,CPU晶片在主機闆上是可以插拔的。主機闆上還許多部件,如ROM、RAM、總線槽、插座、電池等。

(1)CPU

CPU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英文縮寫,它是計算機的運算控制中心,是計算機中內建度最高、最貴重的一塊晶片。它是由幾千~幾千萬個半導體組成的超大規模的內建電路晶片。計算機所有資料的加工處理都是在CPU中完成的。CPU還負責發出控制信号,使計算機的各個部件協調一緻地工作。

(2)存儲器

①内部存儲器

内部存儲器簡稱為記憶體,計算機要執行的程式、要處理的資訊和資料,都必須先存入記憶體,才能由CPU取出進行處理。

記憶體一般可以分為随機讀寫存儲器(RAM)和隻讀存儲器(ROM)兩種。

ROM中存儲的資料隻能讀出,而用一般的方法不能寫入。它的最大優點是它儲存的資料在斷電後不會丢失,是以用來儲存計算機經常使用且固定不變的程式和資料。ROM中儲存的最重要的程式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這是一個對輸入輸出裝置進行管理的程式。

RAM中存儲的資料可以随時取出來(稱為讀出),也可以随時存入新資料(稱為寫入)或對原來的資料進行修改。RAM的缺點是斷電以後所存儲的所有資料都将丢失。

充當記憶體的內建電路晶片是做在一小條印刷電路闆上的,稱為記憶體條。記憶體條可以很友善地插在主機闆上,其容量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在選擇記憶體條時,要考慮容量稍大一些的,但不要插滿槽口,為今後的更新及記憶體的擴充留有餘地。

②外部存儲器

記憶體的容量有限,且價格較貴,關機以後記憶體中所存儲的資料就消失了,是以計算機還必須有外部存儲器(簡稱外存)來存儲資料。外存的特點是存儲容量大、價格較低,所存儲的資料在計算機關機後也不會丢失。外存有軟碟、硬碟、CD光牒等。

(3)輸入/輸出裝置

輸入裝置就是把資料送入計算機的裝置,它接受使用者的程式和資料,并轉換成二進制代碼送入計算機的記憶體中存儲起來,供計算機運作時使用。輸出裝置就是把經過計算機處理的資料,以人們能夠識别的形式輸出的裝置。輸入/輸出裝置就如同人有了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聽、嘴巴可以講、手可以寫字一樣,輸入/輸出裝置是計算機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輸入裝置有鍵盤、滑鼠器、掃描器、手寫筆等。鍵盤主要用來輸入各種文字、資料和指令。滑鼠器主要用于繪圖以及快速地移動光标進行選擇或輸入。掃描器用來将圖形或圖像資料輸入到計算機中。

輸出裝置有顯示器、列印機、繪圖儀、音箱等。顯示器,能顯示計算機輸出的文字、圖形或圖像;列印機能把計算機輸出的文字、圖形、圖像等列印到紙上,列印機的種類很多,有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熱敏列印機、雷射列印機等;音箱能輸出經過計算機處理的聲音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