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一說dwm和dwm相識恨晚一切從簡,重新開始

和dwm相識恨晚

一直以來,我不斷嘗試各種作業系統,我不斷的嘗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特别喜歡嘗試。

我的第一個作業系統是XP。直到現在,我仍懷念xp。但僅僅是懷念。因為各種軟體已經不再支援xp。那時的我玩的第一個遊戲是奧比島。後來陸續完了淘米公司的塞爾号等遊戲。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病毒就是這個時候。

當時為了下載下傳一個外挂,到一個滿是廣告的網站去下載下傳。的确是幫我自動更新了一個滿級,但可能也讓我的電腦中了病毒。

後來那台電腦的生命終結在一次更新Win7上。

直到現在,我還不知是否是記憶體太小的緣故還是病毒的緣故。因為我知道xp系統的彙編是很簡單的,國内教材很多,是以想要用彙編攻擊xp還是很容易的。

一直到我上大學,我才接觸win7。

這個系統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不适。我恨win7的背景,恨它的圓潤的設計。但是說實話,它讓我告别了xp系統上的卡頓,體驗到了流暢的感覺。随着專業的學習,我也在不斷重新認識win7。才發現這是一個現代的作業系統。互動等等都很時尚。尤其是那個毛玻璃特效簡直好看及了。在然後就是win10。

我曾無數次的重裝系統,主要都是在win7和win10之間猶豫。偶爾遷到xp,但是那糟糕的體驗讓我不想再在那裡停留一秒。

win8也在我的電腦上存活過一天左右,但讓我莫名其妙的是

.exe

檔案有時還不能安裝在win8上。看到它的UI讓我不禁懷疑這是一個專門為平闆電腦設計的系統。于是,我也分不清win8和win8.1的差別就過渡到win10。

到了win10,我才有一種被驚豔了的感覺。

我發現僅僅是每天在電腦上打開檔案浏覽器都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剛買了一個新手機,睡覺時都舍不得放下的那種感覺。

說實話,win10是我用過最久的作業系統之一。

win10陪伴了我整整兩年多的時間。這兩年幾乎每天我都要打開電腦。而不是像xp一樣僅僅是周末玩玩遊戲才打開。

不管再好看的系統,終究逃不過看膩的一天。當然,這裡可能就有一個辯證。難道看膩了就得換?當然不是,如果可能,我隻是想更加地折騰我的電腦而已。

因為隻有不斷的嘗試安裝各種軟體,遇到各種問題,才可以更進一步。

對我來說,windows實在是使用的差不多了。當然我沒有诟病它的UI,你從我至今仍然喜歡xp的UI就可以看出。我隻是不喜歡它本身了。

我記得作業系統老師講課時提到windows的誕生曆史。windows基于MS-DOS系統。那個系統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誕生,主要裝在大型機上面。當時還沒有人去做PC。也就是90年代左右帶有GUI的系統才開始湧現。蘋果,微軟才開始做pc系統。

是以我可以認為這個系統内部是很老的系統。很多的庫很久了。是以我轉而投奔其他系統。

當然,我一直使用的安卓手機因為屬于嵌入式領域,是以暫且不談,因為我說的是PC。那種筆記本電腦/桌上型電腦裝的系統。

後來花錢請别人裝了黑蘋果,但是我那台電腦實在不給力。Mac的體驗的确超棒。然而Mac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傻瓜的,免折騰的。這讓我學習不到任何東西,進步不了,是以就放棄了。而且因為蘋果電腦高昂的售價,垃圾的性能,我實在不願意交智商稅在那上面。

總之,我覺的Mac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那麼就隻剩下Linux了。

我一直很但心,不敢去裝Linux.因為我怕把我的電腦的引導搞丢,我怕我整不好Linux想換回Windows發現換不了。這讓我對Linux望而卻步。

當然虛拟機裡是可以跑的,然而我需要一張入場券,而不是逃票去電影院。

學校竟然開了一門Linux的課!!!

真的愛了。真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其實Linux課交的内容非常簡單。就教了一些指令的使用。

我是會操作Linux了,但我有一大堆問題得不到解決。

比如,我一直不太明白挂載的意思。

這非得我實際操作才可以明白。

于是,我在b站漫無目的的閑逛中,無意中點進一個up主,

theCW

。他志力為Linux的中國化做貢獻。我就加入了他的小粉絲群。那裡面天天有人問各種問題。我也有一句沒一句地和他們閑聊。直到有人建議我裝deepin,他們說這個系統真的很好。于是趁着假期的時間,因為我以前也用過deepin嘛,不過給我的感覺不太好,正好我換了台電腦。Linux核心估計也更新了,驅動什麼的應該更新了一大堆,于是我就上了。

emmm.最初解決了無線網卡的問題,其他的都迎刃而解。當我把IDE也成功遷移過來的時候,我發現,我真的可以和Windows說byebye了。别說什麼學校網站隻能用IE的破理由,那才用到幾次啊。直接虛拟機走一波玩事兒。

于是我又可以折騰作業系統了。

deepin給我的感覺更像是過渡。

因為我在中國,我的母語是漢語,是以首先在我面前的就是一道語言關。我的詞彙量對于日常浏覽網頁來說有些捉襟見肘,是以國外的論壇(像CSDN)我是不咋逛的。我又不太喜歡換源,總覺得不安全。于是deepin就給我了一種開箱即用的感覺。可以讓我牢牢記住的一個deepin版本,deepin15.11desktop,它的鏡像會在我的硬碟上一直待着。我不知道将來deepin系統發生多大變化。然而就是這個系統,給我一種過渡的感覺。輸入法,浏覽器,等等都給你預設安裝,多麼照顧小白。軟體商店有一堆國産軟體,基于debian,穩定,又不像其他國産發行版那麼小衆,遇到問題論壇相對齊全,總之就十分适合我熟悉Linux。你可以想象,我剛掌握了Linux基本指令就可以在一個真實的機器上實驗的感覺嗎?太幫了!

不過這個系統還是一定程度阻撓了我繼續學習Linux。

在用了好久deepin後,我在想,我以前用Windows,後來用linux,到底圖個啥?或者我就喜歡比較小衆的玩意兒?又或者我喜歡折騰?不,我肯定不喜歡折騰。因為遇到一些問題我真的會很生氣,我受不了那種機器出毛病的感覺。

我用電腦隻是用電腦。而不是幹别的。

我沒有诋毀任何系統的意思,隻是我覺得所有的所有,在我遇到

dwm

之後,都可以沒有。

比如說:windows右鍵的重新整理在Linux上可以沒有吧。

Linux桌面崩了就把那個桌面給殺死就ok了。

那麼多的圖示其實也可以沒有!!!找這些圖示真的很不友善。更甚的是有一些windows軟體推出的桌面助手,這種邏輯是沒問題,可是如果要在windows這個大容器上搞就顯得不合适了。我過去一直對記憶體不感冒,因為我的記憶體8G。不開虛拟機,不運作大型軟體,頂多跑個IDE。夠了。可是我就想啊,不同的作業系統的記憶體是不一樣的。Linux的邏輯很簡單,就是一個shell再跑一個桌面,一個桌面再帶着一堆圖形化軟體。

Windows真的不知道占用那麼多的記憶體是去幹什麼了!!!

記憶體裡面可是存放着指令和資料。或許是資料多一些?或許是指令多一些?

可能windows自己也不知道誰多一些。

Linux就分的很清楚嘛。

于是我選擇Linux。

可是我第一次入坑的ubuntu16.04竟然崩了,崩了!!!

一個桌面崩了就很槽心,無數的依賴讓我有種想砸了電腦的沖動。我竟然萌生了回到Windows的想法。

當然隻是一個圖形界面崩了而已,并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ubuntu他的圖形界面自帶了一堆圖形界面的軟體!!!一堆軟體。誰知道那個GUI的桌面什麼時候會突然運作個什麼程式讓我的電腦運作呢?

這些都是那些項目組打包的。我又選擇不了。

這些所有的一切都讓我對ubuntu厭惡至極。

如果能定制自己的系統我會很開心。

那麼現在我找到了,arch.可以定制系統。

系統占用資源很少。

有arch wiki.幾乎可以解決所有linux發行版的問題。

好了,就到這裡吧。

我實在不想折騰了。

我甯願手動去輸入指令控制我的電腦也不願意用那麼大的GUI了。

有人說我是白癡麼?用那麼簡單的GUI。

我想的是,在這個時間,在這個時間點上,我隻是想要最基礎的功能。我實在是受夠了Windows。

一切都交給dwm吧。

一切從簡,重新開始

再見吧windows。我不會用委屈求全的wine。真的用到你了我就用虛拟機。安卓的生态不也比你好萬倍?

我會逐漸嘗試指令行的軟體。

比如指令行發郵件,等等。

qq神碼的就挂在手機上。

忘了一說,我的安卓手機也是特地和老爸的垃圾手機換了換。

沒辦法,新的手機老是下載下傳遊戲。

當然也是為了避免大資料追蹤上我吧,我選擇了早就被抛棄的陣地或是新興還沒被開墾的陣地,反正linux上有很多陣地,一言不群組個新的陣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隻要我逃的比大叔據快,大叔據就不可能追到上我。

真要是最後一片淨土被攻陷,我還有指令行的浏覽器呢。誰怕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