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避免濫用退款機制,Steam上線試玩功能

作者:三易生活

早在2015年夏季,valve為Steam推出了全新的退款政策,使得玩家不再需要與客服扯皮,隻用滿足購買14天内、遊戲運作時間少于2小時的條件,即可以任何理由進行退款。這一退款政策一亮相就在玩家中好評如潮,并且這一段2小時的遊戲時間也被玩家們親切地稱呼為“試玩時間”。

不知道是不是一向高冷的valve傾聽到了玩家們的聲音,日前Steam正式宣布推出90分鐘遊戲試玩機制。

為避免濫用退款機制,Steam上線試玩功能

EA在今年年初釋出的第三人稱射擊類遊戲《死亡空間:重制版》,也成為了第一款支援該功能的遊戲。目前在Steam的詳情頁面隻需要點選“馬上開玩”、即可自動下載下傳遊戲,并獲得90分鐘的免費試玩時長。如果玩家在試玩後想要購買這款遊戲,那麼此前的進度還将被保留,不需要重新再來。

事實上,試玩是一個在遊戲行業源遠流長的概念,諸如E3、東京電玩展、科隆遊戲展、ChinaJoy等相關展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提供新遊戲的試玩給到玩家。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借助資訊技術的發展,玩家不再需要親自去展會也能有機會在付費前體驗遊戲,例如以《魔獸世界》、《劍網三》為代表的點卡收費網遊,就都會提供一小段免費的遊戲時間。

為避免濫用退款機制,Steam上線試玩功能

如今,不僅Steam提供了遊戲試玩服務,去年夏季索尼和微軟方面就已先後宣布,為Premium版的PS+會員提供免費試玩遊戲的福利,以及為XGP會員提供試玩服務“Project Moorcroft” 。而遊戲試玩功能陸續被各大平台上線,背後的核心原因是傳統的遊戲宣發模式已經與當下格格不入。

此前,體驗一款遊戲是需要成本的,這指的即是購買遊戲所需要付出真金白銀,也指的購買遊戲光碟或下載下傳所需的時間成本,是以為了避免沉沒成本,玩家自然希望在付出成本前就知道遊戲适不适合自己。

而要做到這一點,最典型的管道就是借助IGN或遊戲部落客的評測,這類專業人士會告訴玩家他們的體驗。然而,遊戲媒體和部落客與遊戲廠商之間糾纏不清的利益關系,導緻前者無腦鼓吹遊戲品質上乘、實際體驗很差的情況已經出現了無數次,也使得玩家越來越不願意相信這些專業人士。

最終的結果,就是導緻玩家隻能選擇百聞不如一見,要自己上手體驗。而這也正是微軟、索尼、valve,推出各種形式遊戲試玩服務的原因。

為避免濫用退款機制,Steam上線試玩功能

當然,valve為Steam推出遊戲試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此前他們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退款并非獲得免費遊戲的一個方式”,但架不住有相當多的玩家将Steam的退款政策當成了用來試玩遊戲的功能。畢竟隻要送出退款申請符合2小時遊戲這個期限内,valve都将提供無理由退款。

可如果整個遊戲的時長都不超過2小時呢?此前在2021年8月,就有一家遊戲開發商憤怒地指責了Steam的這個退款政策。

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這家名為EMIKA GAMES的開發商當時表示,由于退款金額較高,他們沒有足夠的收入來開發更多的遊戲,是以正在離開這個行業。而EMIKA GAMES在Steam上售賣的是一款名為《Summer of '58》的驚悚遊戲,其單價折合人民币約為13元,這款遊戲當時一共有512篇使用者評測、其中90%都是好評。雖然按照慣例,一款好評率如此之高的遊戲,退款率肯定也不會太高,但問題就出在《Summer of '58》的整個遊戲流程僅僅隻有90分鐘。

為避免濫用退款機制,Steam上線試玩功能

也就是說玩家如果在2個小時内就能通關,然後申請退款,就能免費玩到這款遊戲。無獨有偶,在一款名為《曆曆在目》的遊戲中也有類似的好評,“這遊戲時長雖然隻有1.5個小時,但是故事和理念都非常棒”,并且非常諷刺的是,在這條評論下方顯示的是“産品已退款”。

要知道,一款遊戲的時長短并不能代表它的品質,相對而言一款遊戲的流程長,也并不代表品質就一定高,畢竟如今即便是号稱3A大作的遊戲也不都是品質就高的。

盡管valve沒有在相關條款中明言,但Steam的退款政策其實是有數量限制的,玩家申請退款的次數過多會導緻客服認定你濫用退款系統,未來将不再受理相關申請。而Steam推出的這個遊戲時間在2小時内的機制,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避免因遊戲本身的品質缺陷損害使用者權益,并最大限度地采取了“疑罪從有”的方法。但當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濫用這條機制,并傷害到了開發者的利益後,改變也就成為了必須。

為避免濫用退款機制,Steam上線試玩功能

既然玩家們客觀上就有試玩遊戲的需求,Steam的退款機制又在過去的經驗中已被證明,确實存在被濫用的問題,那麼直接推出遊戲試玩功能簡直就再合理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