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作者:顔描錦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多少少有點驚豔到我。

梅博德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這裡商貿發達,精美的古驿站(Stage on Silk Road)(圖4-5)仿佛訴說着當年那些南來北往、東奔西走的商隊故事。如今這裡改造成了一個特色餐廳,可以品嘗到幾百上千年都沒有變過的傳統菜肴。

納林城堡(Narin Qaleh)(圖1-3)最初的地基超過3000年曆史,是伊朗現存最古老的磚土結建構築。城堡因地制宜呈現不規則的橢圓形,上下多達5層,包括多座堡壘和瞭望塔。登上頂端,可以俯瞰整個梅博德城市景觀。

鴿子塔(Pigeon Tower)(圖6)是古人智慧的又一展現。人們修建了這座高約8米的建築,裡面有超過4000個鴿子窩,最多可容納25000隻鴿子栖息。因其特殊結構而冬暖夏涼,可為鴿子遮風擋雨和繁衍生息。人們從這裡收集鴿子糞用作農業肥料,也可用于火藥和皮革制造。

顧名思義,冰屋(Ice House)(圖7)就是用來儲存冰塊的地方。門口有兩個大的蓄水池,夜晚溫度降到零度以下,水池結冰,再把冰塊放進冰窖内,等炎熱的夏天來臨之時便可解暑。内部是一個倒圓錐形結構,高約15米,極其涼爽,适合存冰。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沙漠裡的人們為了消暑也是想盡了辦法。

距離梅博德不遠的哈拉納克古村(Kharanaq Caravanseral)(圖8-9),依山而建,據說4500年前就有人居住,至今儲存了從薩珊王朝到恺加王朝的曆代民居風格。雖然現在已經多數坍塌,但依稀能看出過往的樣子,在村落裡穿行,看舊時浴室、廚房,爬到頂上看新城,穿越千年的恍如隔世感。#人文風光攝影圈# #伊朗# #旅行#@我和頭條的故事 @頭條号 @頭條旅遊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從伊斯法罕前往亞茲德的途中,有一個極易錯過的梅博德(Meybod)和極其小衆的哈拉納克(Kharanaq),這兩個地方多

繼續閱讀